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6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详细论述了地图数据及其空间关系、地图数据的几何与属性的关系以及地图要素空间关系的建立与地图要素完整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解决由于地图要素分层管理所带来空间关系分割问题和多图幅之间空间关系连接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地图数据空间关系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22.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3.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各种GIS应用系统在空间数据获取中存在大量重复获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力、财力巨大浪费和数据二义性、难以协同使用等问题,以数字海图和地形图融合为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空间数据的融合方法。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空间数据模型融合,物体的分类分级融合以及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一种面向对象的4层空间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数据是否要建立拓扑关系并在数据库中显式地存储记录"一直是GIS领域争论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融合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实体数据模型,进而在分析和总结现有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4层空间数据模型.对模型作了4个层次划分:几何对象、基本和复杂要素、分层与分区以及多尺度表达.模型具有3个特点,即多尺度描述地理空间;能描述不同要素层、不同区之间的关系;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要素层拓扑关系.最后给出了模型在自主开发的地理数据库管理平台Geoinfo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6.
主要介绍了SOA软件架构应用空间信息服务的基本思想,提出把与空间信息相关的服务资源都转变成服务的方式,并通过构建SOA空间信息服务架构的思路,把空间信息服务活动的基本过程结合到工作业务流程中,在SOA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灵活的、基于服务的空间信息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中导航地图数据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的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动态更新模型.首先基于时空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将导航数据空间关系分为一级几何拓扑和二级逻辑拓扑.利用触发器,使得导航数据的任何变更(几...  相似文献   
28.
王玉海  崔铁军  郭黎  陈应东 《测绘科学》2007,32(6):54-55,23
本文阐述了建立C/S(Client/Server)结构与B/S(Browser/Server)结构相接合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结构体系,以及在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中如何通过网络感知器、环境感应器和任务负载调度器共同协调实现对数据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对海量数据服务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9.
3维地图及其设计:对地图学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3维地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对于3维地图的定义并未统一,而对于3维地图的设计也未形成一定的标准。结合相关的文献,笔者认为扩展人类的空间认知手段和范围才是3维地图的本质目的所在,其定义应根据其是否具备超2维的感知效果来确定,而3维地图的设计原则也应从3维感受效果和新的符号视觉变量体系来考虑,同时充分利用2维地图信息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0.
随着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各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力量和能力不同,培养出的人才水平良莠不齐,很多单位培养的GIS人才不尽人意。本文根据GIS教育的特点,就GIS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技能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供大家批评与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