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584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窦炜  崔立新  杨立君 《测绘通报》2020,(11):145-150
在规划和国土部门合并的背景下,原规划和国土系统也亟待整合。本文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工程建设改革”及“多审合一”的要求,分析了原南京规划和国土业务的交叉点,研究了系统整合的关键流程和技术,提出了系统整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2.
收集陕西中南部1970年以来的多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用基于GPS垂直运动速率约束的动态平差方法获得区域垂直运动速度场。分析表明,地壳垂直运动总体表现为山地、高原相对隆升,盆地相对下沉。相对于关中盆地,西部秦岭、陇山上升速率为4~5 mm/a,北秦岭造山带为2~3 mm/a,盆地北部的鄂尔多斯南缘为3~4 mm/a;相对于北秦岭,汉中盆地下沉速率为1.0 mm/a左右,安康等北大巴山裂谷下沉速率接近20 mm/a;秦岭北缘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1.3~1.8 mm/a,华山山前断裂为2.0~2.8 mm/a,渭河断裂小于1.0 mm/a,渭河盆地北缘断裂为1.0~2.5 mm/a,南部断裂为0.7~1.1 mm/a。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海带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海带养殖规模与养殖产量均世界首位,并形成了一个集育苗、养殖、食品加工、藻类化工与生物制品开发于一体的链式产业,有关工作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基础.在国家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和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刻背景下,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是保障海带养殖产业优质、健康和高效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植物激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 2 ,4 - D、KT、IAA、NAA四种植物激素对海带配子体克隆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 D对附着有较明显的促附着作用 ,最有效浓度为 2 .5mg/L 和 5mg/L,其 4 h的附着率分别是对照的 2 .79倍和 2 .95倍 ;KT的作用较复杂 ,在浓度为 1mg/L 时 ,对附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 4 h的附着率是对照的 2 .3倍 ;IAA对配子体附着没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NAA对附着有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 ,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多口钻孔岩心、测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补连塔煤矿中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及微相划分,总结其沉积环境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补连塔煤矿中生界可以区分出7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13个中周期基准面旋回,在全矿区均可对比。从下向上,侏罗系延安组为三角洲沉积相,侏罗系直罗组和安定组为河流沉积相,白垩系志丹群为冲积扇沉积相。中生代从早到晚,补连塔煤矿由近坳陷湖盆三角洲沉积环境逐渐演化为远坳陷湖盆的河流沉积环境(河流—冲积平原)以及凹陷盆地冲积扇沉积环境,其水平面具有两次加深—变浅的旋回性变化过程。地层组合序列变化记录了盆地沉积演化的地质历史,反映了一个陆相坳陷盆地初始形成、扩张、萎缩到消亡和一个凹陷盆地的形成、发展和萎缩的叠合过程。长周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晚期出现的煤层具有条带状冲刷减薄现象,在掘进中重点预防厚煤层顶板层状剥落现象;而在长周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与下降半旋回转换处(最大水泛面处)沉积煤层具有分叉、合并现象,在掘进中需要重点预防顶板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996.
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形变场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2002~2005年的4期水准测量数据、2000~2005年6期GPS测量数据以及1999年以来的定点地倾斜观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9月~2002年6月期间,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表变形很小,基本上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1993~1998年的InSAR观测资料也未发现明显的地表变形;(2)2002~2003年,长白山天池火山出现了明显的地表形变异常变化,其水平形变表现为以天池火山口为中心的放射状膨胀运动,垂直形变则表现为近火山口的快速隆起,显示天池火山下部可能有岩浆压力增大变化;(3)长白山天池火山2003年以来的形变速率有逐年迅速衰减的变化特征,其最大水平运动速率已由2002~2003年期间的38.3mm/a衰减到2004~2005年的15.8mm/a,最大垂直形变速率则由2002~2003年的46.0mm/a 衰减到2004~2005年的5.0mm/a.  相似文献   
997.
Mogi模型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首先介绍了Mogi模型的阻尼最小二乘反演,得出应用形变资料联合反演压力源参数的公式,再指出用等效源半径反演时不同初始值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说明选择合适的初始值可以方便地得到可靠的反演结果。然后用此方法反演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压力源的大小和位置参数。采用垂直和水平位移的联合反演,数据为2002—2005年共4期的水准和GPS观测资料,最后结合其它观测资料,分析近年来岩浆可能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岩浆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体积增量逐年减小,表明火山岩浆在2002—2005年的活动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998.
联合1998~2004年的五期水准测量资料以及2002~2004年的GPS观测成果,分析了腾冲火山区岩浆的活动特征。垂直形变资料显示,火山区南部发生较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岩浆和水的流失及放气等原因引起;水平形变资料显示,以固东—腾冲断裂(F2)的西支为界,断层两盘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运动,断层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拉张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岩浆可能沿断层从南部向北部运移,并在断层内重新聚集形成岩墙;垂直形变的多个极值区以及水平位移的不规则性表明,火山区岩浆体不很规则或有多个岩浆囊体存在;从形变量大小分析,岩浆的活动量远小于中等程度火山喷发的质量,表明火山近期喷发的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999.
开展北京松柏植被的高分辨率空间信息提取及其花粉致敏风险评估对花粉浓度监测及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9—2020年冬季304景高分辨率哨兵2A号(Sentinel 2A)卫星影像,引入新型增强型归一化植被指数(Enhanced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地表水分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开展了10 m空间分辨率的北京松柏植被分布制图研究;同时依据风险评估原理,结合2020年北京松柏花粉浓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松柏植被分布的花粉致敏风险空间评估方法,并初步开展了影响松柏花粉浓度范围与花粉致敏风险空间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冬季合成晴空Sentinel 2A卫星影像,利用EVI和LSWI可有效提取北京10 m空间分辨率的松柏植被分布,用户精度可达80%以上;②松柏花粉观测站14 km范围内松柏植被对该站花粉浓度具有正贡献,其中6 km范围内的松柏植被贡献最大;③松柏花粉致敏相对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昌平北部以及门头沟东部、石景山西北和海淀西南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The grain size and palinology of sediment and the frequency of 14C dada provide an integrat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olocene warm-humid phase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Two clear intense and long-lasting warm-humid phase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 this region. The first phase was dated back to the early Holocene (9 000–7 000 a BP), and the second was centered at 5 000–3 000 a BP. The warm-humid episode between 9 000 and 7 000 a BP was also recognized at other sites showing global clima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