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度对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分解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温度对大兴安岭北坡连续多年冻土区湿地泥炭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其中采样点北极村、图强和壮林(52°45'~53°12'N,122°16'~122°46'E)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北坡,而飞虎山和呼中(51°45'~52°09'N,122°57'~123°02'E)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北坡.室内培养实验在4个温度梯度下(5℃,10℃,15℃和20℃)进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采用碱液吸收法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碳的矿化具有增加的趋势,在40天的培养期内,泥炭总的矿化量变化范围为 24.87~112.92mg/g; 同一温度下,泥炭矿化率随着培养时间具有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两层泥炭(10~20cm和 20~30cm)对温度的响应趋势基本相同,不过表层泥炭的矿化率和矿化量要高于深层泥炭.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变化范围为 2.03~2.41,而深层泥炭的Q10值相对较大,表明冻土湿地深层泥炭对增温的响应也较敏感,并且大兴安岭东北坡冻土湿地的Q10值要大于西北坡的冻土湿地,表明大兴安岭东北坡的冻土湿地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将更强烈.并且基于Q10值的二元动力学方程很好的反映了大兴安岭北坡冻土湿地泥炭矿化随温度和时间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2.
红旗沟金矿床主要产于元古宇色洛河群地层和花岗岩-绿岩带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矿体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再造)金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场趋势显示该区为金矿集中区,大多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具有直接指导地表工程布置和有可能发现矿体及矿化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大约55年以前,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的厄斯帕尔塔省(Isparta Province)首次发现了饮用高氟水(1.5-4.0ppm)而导致的氟斑牙即牙齿上生成斑釉。氟化物主要来源于火山岩矿物,火山岩主要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氟磷灰石、玻璃质矿物组成。据报道,大约35年以前,在土耳其东部的Tendurek火山附近的Dogubeyazlt和Caldiran地区,在人和家蓄中就发现了严重的氟斑牙和氟骨症,这个地区的原水氟化物含量为2.5~12.5ppm。人们假设氟化物(可以通过火山岩喷气孔或者不透明的火山岩逸出)牢固地附着在一些矿物的表面,与后形成的Tendurek火山区丘陵地带pH值高的地下水中的OH‘发生置换反应。在土耳其中西部Eskisehir省的Beylikova镇的Kizilcaoren村,也发现了氟斑牙和氟骨症,该区水的氟化物含量为3.9~4.8ppm。高氟水的起因与村庄附近补给区氟石的沉积有关。在土耳其中西.南部Esme-Usak的Gillu村调查期间,发现这个村的大多数居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生活在这个村里,最长的时间为10-30年,这些居民都患有轻度到中度的氟斑牙。该村饮用的深井水氟化物含量为0.7~2.0ppm。人们认为,Pliocene湖石灰岩区的非结晶质极小氟石可能是当地水氟化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84.
85.
86.
Studies of sedimentology, ore micrascopy and geochemistry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a Ni- Mo- multi-element-bearing black shales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Chemical analyses, electronprobe analyse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methods,optical, spectrographic and DTA techniques and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s arc also used in the research. Conclusive information has been obtained about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nickel,molybdenum and other elements, about thei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and about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various types of sedimentary rock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s also given to the depositional sequence of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as well as to thc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enrichment of these elements. Nickel and molybdenum are mainly enriched in thin-bedded and leuticular bodies within which Pt, Pd, Os, Au, TR, Se, T1, Cu, Zn etc. are also concentrated, showing a complex assemblage of elements and various occurrences. Major ore minerals are vaesite, polydymite, millerite, gersdorffite, jordisite, pyrite, chalcopyrite, tennantite.sphalerite. Gold and silver occur as Ag-bearing native gold. Barium is presented as barite. Selenium and thallium are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pyrite. Rarc earths, on the other hand, are concentrated in phophorite and phosphorous nodules. The black shales have undergone sedimentation-diagenesis, epigenetie alteration and secondary oxidation.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as strongly reducing. Organic materials played a definite part in the formation of siliceous matter, pyrite and some other sulfides. Nickel-molybdenum-multi-element-rich beds are foun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phosphorite to hlae.k siliceous rocks. It is believed that changes i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enrichment of the multi-element.  相似文献   
87.
88.
笔通过岩石后生蚀变与气-液包裹体特征研究,认为吐哈盆地西南缘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地层存在两期明显的古流体地质作用:早期酸性氧化古流体和晚期碱性还原古流体地质作用。前造成本区J1—2Sh地层由“黄色”及“红色”蚀变岩石组成的层间氧化带的广泛发育,该期古流体作用对铀成矿极其有利;后是本区“钙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对铀成矿不利。据气-液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初步认为:古流体的组成主要是地下水及煤成天然气。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描述了砷在耕作土壤中的作用过程中,有关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需要用许多模型参数定义所涉及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即使是简化的数学形式。根据参数值的范围和源于出版的文献的初始条件进行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耕作土壤施肥和灌溉水,植被对砷的摄入量引起根部区总砷含量逐渐增加。搞清楚植物对砷的吸收和析出与弄清楚对增加砷的去除途径同等重要。反过来,矿物相的溶解动力学和吸附相的分布系数影响植物吸收和浸出的可用性。根据实验室砷矿相的分解、As(III)的矿化和氧化推导出参数,而砷植物的吸收似乎对砷在土壤中的传输估计过高。数学模型的研究是一个简明的过程,而用自信度定义的模型参数值的不同阻碍了它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目前对土壤一一植被系统中砷的传输过程和作用的了解是不充分的,所以要校准或者验证模型。研究必须了解土壤中砷矿物分解和沉淀的动力学原理和土壤中根部生长以及植被砷吸收的动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90.
1998年5~6月,新疆地震学会开展了换届选举工作。新疆地震学会办公室对新疆地震学会的全体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注册,有140名会员保留会籍。针对会员分布全疆各地的具体情况,采用了通讯选举和现场投票选举相结合的方式,经会员选举产生了新疆地震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2名,常务理事7名,理事长朱令人,副理事长王海涛、罗福忠,秘书长韩月鹏。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协作委员会发字(1998)39号文批复同意,新疆地震学会于1998年6月18日召开了第二次会员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新疆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