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三清山地区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具有十多亿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区内地质遗产丰富,特别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系列地质遗产,世界罕见。保存有中一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大洋斜长花岗岩、蓝闪石片岩等古大洋与古板块碰撞遗迹。在中生代时期,不仅出露了陆内A型俯冲形成的“I-A”三种类型花岗岩,其演化序列完整、特征典型;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成矿作用,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田,已探明3个超大型铜、金、钽铌矿床和多个大型金属矿床,是研究花岗岩、特别是陆内深俯冲造山带花岗岩的重要科学园地。三清山地区的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多样、造型奇特,是一个天然的花岗岩微地貌博物馆,也是世界花岗岩地貌景观中最杰出的代表。三清山地区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地球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具有建立以三清山为中心、以20~50km为半径的地质科学园区之条件,根据其地质自然遗产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七大地学园区即: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怀玉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灵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三清湖岩溶景观区、德兴矿山地质公园区、张村樟树墩新元古代板块构造景观带、玉山常山金钉子地层古生物景观区等。  相似文献   
72.
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发现的“熔离小球”,直径多数<1 mm,除个别出现微晶外,均为非晶质,属于熔体淬火冷却产物。提供了29个小球的主元素分析和3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3种类型:(1)高铁钛小球;(2)硫铁镍小球;(3)浅色硅铝质小球。其中高铁小球w(FeO)高达99.39%,高钛小球w(TiO2)达45.90%,它们含MnO也偏高,最高达23.75%。Fe、Mn、Ti都属于高负电性元素,在熔体中与氧结合的键强度大,容易发生熔离。硫铁镍小球的w(SO3)变化于38.27%~51.95%,w(FeO)为0.31%~23.10%,w(NiO)为25.24%~61.05%。浅色小球w(SiO2)变化范围为24.01%~52.64%,Al2O3、CaO含量高但变化范围大,总体成分接近基性—超基性硅酸盐熔浆。主元素、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硫铁镍小球中发现了高镁(Fo=0.95)橄榄石捕虏晶表明,小球形成于金伯利岩岩浆的介质环境。此外高铁及硅铝质两种成分呈交生结构的两相小球的发现,暗示二者为熔离作用成因。小球的熔离作用可以应用SiO2-FeS-FeO的液态不混溶相图做出解释。认为小球形成于岩浆结晶的晚期阶段,相对富含CO2、SO3、FeO、MnO、TiO,在岩浆快速上升、快速降温、降压、熔体中出现了多种局部有序区的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73.
南京地区冬季路面结冰天气标准及其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梅  尹东屏  王清楼  高苹 《气象科学》2007,27(6):685-690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1984—2003年20 a 110个降水结冰样本当日温度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南京地区结冰时间变化和各影响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对结冰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探讨了南京地区结冰预报方法,该方法具有显著的预报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Norrman提出的路面打滑分类,结合南京地区具体情况得出了南京雨雪天气路面结冰的类别、标准和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4.
尹作为  赵雁 《地球科学》1998,23(5):498-498
玛瑙,是一种隐晶质石英,硬度6.5~7,比重2.55~2.65,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约1.53~1.54,玻璃光泽,有白色、绿色、蓝色、杂色等,多呈条带状构造.世界各地均易见到.其中比较珍贵的为含有特殊包裹体的品种,特别是含有水胆的玛瑙,成为购买和...  相似文献   
75.
尹国胜 《江西地质》1998,12(4):309-314
质量工作,是融技术工作与经济工作于一体的技术经济工作。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地勘行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十多年来,在确保和提高成果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地勘单位的经营管理,增强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6.
距今5000年左右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一次幅度较大的短期降温气候事件,通过对金川剖面泥炭地层14C测年,孢粉分析,认为东北地区此次降温事件结束的14C年龄在4700aB.P.左右,降温事件出现之前气候温暖湿润,降温事件过后温度持续下降,金川剖面的记录与东北地区其它类型沉积物所记录的降温事件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降温事件对燕辽地区古文化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前言作者等于1956-1957年在柴达木北緣某鉛鋅矿床氧化带中找到若干含鋅很高的硫酸盐矿物。其中二种,經过1962-63年的室內工作肯定为鋅赤铁矾(Zincobotryogen)和鋅叶綠矾(Zincocopiapite)。前者是赤铁矾族的新变种,后者是叶綠矾族的新变种。它們在成分上接近于这两族矿物的鋅的极端組分,即鋅赤铁矾的理論分子式为ZnFe3+(SO42(OH)·7H2O,鋅叶綠矾的理論分子式为ZnFe43+(SO46(OH)2·2OH2O。工作中曾利用了叶韵琴同志采集的部分标本。  相似文献   
78.
《土地管理法》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了20多年,其间作过两次修订。无论从立法宗旨、修订的内容,还是政策法规调整的方向看,体现了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有机结合。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是全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9.
连续6年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矿产开发秩序先进单位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100%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杜绝了新征用地因补偿安置未到位引起的上访没有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2007年,怀化市国土资源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80.
城市海量手机用户停留时空分异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海量手机数据中蕴含的行为模式,是地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与难点。目前,较多研究针对手机用户移动特征开展,而对停留及其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其时空分异规律对理解城市人群动态,甚至优化城市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人们日常时空约束条件定义了手机用户停留,提出了基于海量手机位置数据的手机用户停留模式的提取方法,以深圳市约790万个匿名手机用户一天的海量手机位置数据为例,识别出了覆盖约98%用户的典型停留模式,并结合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剖析不同停留模式的手机用户空间分异特征和城市不同区域停留次数的时段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15种停留模式可覆盖约98%的手机用户,而且其一天不同的停留位置数量不超过4个;(2)15种停留模式手机用户在城市区域空间上的分布存在分异现象,严重受制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3)城市不同区域停留次数的时段分异特征与该区域常住人口、人口密度,以及区域主要职能和性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对理解城市手机用户行为模式的群体特征有积极的意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科学决策和城市交通规划与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