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地层速度模型精度对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定位结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常规的速度建模方法是根据声波测井资料建立初始层状速度模型,根据拾取的射孔信号初至通过反演进行速度模型优化,结果受射孔信号信噪比及初至拾取误差的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地面微地震监测.为了提高地面微地震速度模型的精度,提出了将多道射孔信号的叠加能量作为目标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地面微地震速度模型优化方法,并通过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无法拾取初至或初至拾取不准对速度模型优化结果的影响,有效实现了速度模型的优化,明显提高了地面微地震监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2.
近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矿山资源过度开发情况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制约了石家庄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全面了解石家庄市区存在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掌握这类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防范和治理各类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合理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地质基础依据。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客观的反应了石家庄的生态地质环境实际情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水足迹与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的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钋  尚熳廷  姚梅  刘佩贵 《水文》2021,41(1):49-54,34
通过耦合水足迹理论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基于水足迹的新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2010~2015年间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最差,供水压力最大.其中,研究区的承载力主要受水资源和社会因素以及进出口贸易中虚...  相似文献   
84.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典型湿地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适合三江平原土壤污染特点且具有较广适应性的重金属超富集湿地植物。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中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臌囊苔草和柳叶绣线菊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体及土壤中铜(Cu)、铅(Pb)、锌(Zn)、锰(Mn)、铬(Cr)的含量,利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对3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叶章沼泽土壤Cu、Pb、Zn和Cr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样地,其中土壤Cu和Pb含量差异显著(P<0.05)。臌囊苔草沼泽土壤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样地(P<0.05)。3种植物对Cu、Zn和Cr的富集系数大于1,3种植物均显示出对Zn良好的富集能力,臌囊苔草-小叶章沼泽中的小叶章富集系数达144.03。在重金属的转移过程中,所有样地小叶章Cr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而小叶章其他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均大于1。臌囊苔草在臌囊苔草沼泽中Cu、Mn转移系数大于1,在臌囊苔草-小叶章沼泽中Mn的转移系数大于1。柳叶绣线菊仅有Cu的转移系数大于1。小叶章对Cu、Zn、Cr的富集效应强于柳叶绣线菊和臌囊苔草。  相似文献   
85.
86.
杨林  朱首峰  尚通晓 《江苏地质》2020,44(3):326-331
资源型城市不可避免会面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采空区治理等问题,而地下采空区的密集分布,成为运用物探手段探明地下地质情况的障碍。以江苏徐州贾汪地区为例,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地热资源勘查,通过变换收发距及位置,查明了区内地层结构、热储层埋深及断裂构造位置,经钻探验证,钻孔地层、含水层与物探推断结果基本吻合,井口水温为48 ℃,涌水量为43 m3/h。研究结果为采空区物探方法的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基于2014年8-9月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两个临近站位(站位A,20.736°N,117.745°E,水深1 249 m;站位B,20.835°N,117.56°E,水深848 m)的潜标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所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特征,分析了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频率的调制及其对近惯性动能分布和传播的影响。站位A(B)142(175) m以浅,近惯性频率由0.710 1(0.713 3)周/d红移至0.659 2周/d,频率减小了7.2%(7.6%),观测结果与两个站位所处的背景涡度相吻合。中尺度暖涡改变了水体层结状态,两个站位的近惯性动能在不同层结中被改变了0.5~3倍。水体层结对能量的折射作用使得站位B的近惯性动能在深度158~223 m之间衰减较少,而站位A的近惯性动能则随着深度的增加快速减小。站位A和站位B近惯性内波的垂向群速度分别约为15.2 m/d和14.1 m/d。如果忽略近惯性动能的水平辐散,近惯性内波的垂向传播分别造成了两个站位垂向上约47%和38%的近惯性动能衰减。  相似文献   
88.
据140个钻孔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利用相-厚度分析法查明:山西组沉积时具有五个更次级坳陷与隆起,其展布与配置控制着二_1煤层的厚度变化。一般在坳陷部位煤层较厚,而在隆起部位煤层较薄,并且由于区内更次级隆起与坳陷的分异东北部比西南部强烈,从而造成二_1煤层在西南部相对稳定,厚度较小;而在东北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坳陷区)、煤层厚度亦较大。  相似文献   
89.
CSAMT一维全区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汉克尔变换和连分式求解水平层状大地电偶源的水平电场和垂直磁场,然后由电场和磁场求得卡尼亚视电阻率,不进行近区和中间区校正,直接用阻尼最小法对近区和中间区发生畸变的卡尼亚视电阻率反演,得到地下电性参数。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虽然近区和中间区的视电阻率不能正确反映地下电性垂向变化,但由其反演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矿山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肥城煤田6 1%的煤炭储量受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威胁,采场底板破坏深度的监测是该煤田底板水害防治的重要内容,选择肥城煤田曹庄井田8煤层和9煤层开采作为监测对象,利用向底板岩层注水方法监测岩层破坏情况。利用专利产品“钻孔双端封堵测漏监测仪”,监测煤层采前的底板原始裂隙发育程度和采后矿山压力底板的破坏深度。监测结果表明,8煤层开采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可达36.5m;9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可达14.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