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8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1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篇 |
大气科学 | 69篇 |
地球物理 | 140篇 |
地质学 | 419篇 |
海洋学 | 109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82篇 |
自然地理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最小二乘解的一种直接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於宗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24(1):68-70
提出一种最小二乘解的直接算法,它无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就可以求得问样的L和X。 相似文献
12.
13.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首次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区脱塔拉剖面的吞龙共巴组底部发现,主要由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Sweetognathus whitei,Sweetognathus ironatus和Mesogondolella cf.bissilli组成,指示的地层时代为Artinskian中晚--Kungurian早期。此前,该动物群仅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堪萨斯州、哥伦比亚的布卡拉曼加、帕米尔东南部和中国滇西保山地区。该牙形石动物群的产出地点位于班公湖以北、龙木错以南的喀喇昆仑地层分区,跨越了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北界,而这一动物群被认为是冈瓦纳北缘浅海区特有的浅水相类型,因此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不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高精度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PSR)将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多维数据,同时构造小波核函数改进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PSR-WSVM模型并应用于边坡位移预测。将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与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小波支持向量机(WSVM)模型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支持向量机(PSR-SV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3个精度评价指标验证PSR-WSVM模型的可行性。工程实例结果表明,PSR-WSVM模型预测结果的3个精度评价指标都优于另外3种模型,边坡位移预测的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西藏改则物玛地区发现了约33属47种及未定种的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珊瑚化石指示其所在的地层并非是原来认为的早二叠世下拉组,而是晚侏罗世牛津期—基末里期的吐卡日组。基于对改则物玛北剖面的研究,在吐卡日组之下新建了晚侏罗世萨波直不勒组。进而将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段的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萨波直不勒组、吐卡日组和沙木罗组。改则县物玛乡北部吐卡日组的发现证明吐卡日组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部有着更广泛的分布。将“下拉组”修订为吐卡日组也表明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改则地区物玛段并不存在二叠系灰岩与侏罗系木嘎岗日岩群碎屑岩的构造混杂现象。吐卡日组以浅海碳酸盐台地相的生物礁亚相、鲕粒滩亚相为特征,厚度也十分可观,指示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潜力,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段及南北两侧的碳酸盐岩相上侏罗统的油气前景评价工作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小土尔根是近年来阿尔泰诺尔特盆地发现的首例斑岩铜矿床,其成岩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可以对矿床模型构建、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制约。矿区侵入岩发育,矿化受花岗闪长斑岩控制,少部分赋存在地层中。文章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对矿区岩体进行了成岩年代学研究。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01.0±2.9)Ma、(398.1±2.2)Ma和(400.5±2.0)Ma,为早泥盆世同一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不同侵入岩。侵入岩年龄结合凝灰岩年龄,将矿区地层划归早泥盆世诺尔特组。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限定小土尔根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略晚于401 Ma,即矿床形成于早泥盆世。 相似文献
18.
小土尔根是近年来诺尔特地区新发现的斑岩铜矿。矿区内发育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为了确定矿区侵入岩成因及其与铜矿化的内在关系,对矿区内发育的岩体开展了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岩石富硅和碱,铝含量中等,属高钾钙碱性和钾玄质系列岩石。所有样品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a、Ti、P、Sr和重稀土元素,指示其为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这些岩体是俯冲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交代上覆地幔楔后,在上升过程中经分离结晶作用后的产物。与典型的还原性斑岩型铜矿形成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小土尔根地区有形成斑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环境考古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针对全新世以来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突变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人类对环境变迁的调整与适应、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与干预以及史前农业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极端气候事件的确对人类文化与农业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人类也一定程度上对气候变迁做出了调整与响应.尽管在很长时间内,人类处于被动角色,但是随着时间延续,人与自然间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动,逐步演变为人类对于自然的强烈影响与干预.目前各国科学家对此两个问题的讨论已经逐步摆脱定性阶段,开始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孢粉、磁化率、有机质等代用指标的运用,使得这一领域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和生命力.史前农业的研究牵涉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农业起源、农业传播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它们与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一直是环境考古学家努力探索的方向,至今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和分歧. 相似文献
20.
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咨询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质单位对自身无力解决的重要财务管理问题应该寻求外部咨询机构的有效帮助,针对地质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需要咨询课题,而咨询机构通过对地质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改善方案和指导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