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探讨了基于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沉积河谷地震响应代理模型的可行性。首先建立沉积河谷对地震波散射的求解方法,以半圆形、V形沉积河谷为例,以入射波条件、沉积内外介质属性、场地形状为特征参数,以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系数为预测目标参数,构建数据集;其次,建立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效应人工神经网络、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模型,对比两种算法计算精度和稳定性,并进行了特征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预测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效应,使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显著提高;入射波频率是影响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系数的主要原因,沉积内外介质密度比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结论可对地震作用下更为复杂的局部场地效应预测和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2.
固定相位时长的信号灯控制由于无法根据实时路况进行自适应调节,对交通拥堵现象的改善程度有限。为了模拟根据实时路况进行信号灯相位自适应调节,以Webster算法为基础,融合虚拟仿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信号灯配时优化与自反馈闭环系统。首先,构建基于Unity3D的道路交通仿真场景,模拟车辆启停、行驶及信号灯控制;然后,利用OpenCV库处理采集的车流视频,统计通车流量并计算最佳信号周期和确定通车相位;最后,将配时计算结果作用于仿真场景,实现信号灯相位的实时调整与优化循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号灯自适应配时优化与闭环反馈能较大幅度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相似文献   
663.
柯石英 (coesite)是SiO2 的一种高压相 ,柯石英人造晶体是在 35 0 0 0atm (1atm =10 132 5Pa)压力和 5 0 0~ 80 0℃温度下 ,熔融氧化硅结晶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 (Coes ,195 3) ,柯石英天然晶体是在美国Arizona ,Meteor陨石坑首次发现的(Chao等 ,196 0 )。对其较系统的结晶学与矿物学研究是在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初 ,其形态参量、物理性质、光学性质的数据均测自人工晶体 ,晶体结构参数和原子坐标也仅见人工晶体的X射线衍射资料 ,至今尚缺少化学成分的定量全分析资料。 70年代在RobertsVictor金伯利岩矿井的超高压变质岩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664.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 温度105~145℃) 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盐沉淀和易溶矿物溶解过程交替出现.根据腹部地区超压顶面附近深埋砂岩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储集物性、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烃源岩热演化模拟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 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是主要的胶结成分, 长石类成分的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纵向上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出现15%~30%含量的地层厚度范围约在邻近超压顶面之下100m至之上大于450m, 碳酸盐胶结物出现大于25%含量高值带分布在靠近超压顶面向上的250~300m的地层厚度范围, 超压顶面附近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值的深度范围也是次生溶蚀孔隙(孔隙度10%~20%) 发育带的范围; 因晚白垩世以来深部侏罗纪煤系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 导致在超压顶面附近砂岩晚成岩作用阶段深部富含碳酸盐的超压流体频繁活动, 所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受到了明显的与深部生烃增压有关的超压热流体和有机脱羧作用的影响; 超压流体多次通过超压顶面排放, 使得超压顶面附近砂岩遭受了多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过程, 形成了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665.
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湘东南地区位于南岭中段北缘。本文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测定了湘东南地区5个侵入体的热历史,进而分析湘东南中新生代的隆升过程,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对热演化过程与构造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总体上分为由较快速→快速→缓慢→快速的4个阶段,222~146.Ma期间以0.069mm/a的平均速率较快隆升,146.4~94.11Ma期间以0.113~0.186mm/a的平均速率快速隆升,94.11~14.8Ma期间以0.014~0.028mm/a的平均速率缓慢隆升,14.8Ma~0.0Ma以0.143~0.295mm/a的平均速率快速隆升。晚近时期的隆升总体呈加速趋势。隆升过程在空间上具有非均匀性,不同岩体间隆升过程存在差异。地壳隆升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早期具较快速或较大幅度隆升的岩体,通常伴随着晚期相对较慢和较小幅度的隆升。根据热年代学分析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其它地质资料,推断五峰仙、大义山、骑田岭等地区在中三叠世后期因构造叠置增厚了4100~7700m以上,证明印支运动早期为强烈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燕山晚期岩体隆升和降温由早期构造剥蚀和晚期风化剥蚀造成,并具有良好的盆地沉积响应。湘东南地区晚近时期的快速隆升是区域性整体抬升。  相似文献   
666.
为探明淮河下游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于2020年11月对该区域进行代表性采样,共采集地表水样13个,地下水样82个.结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公布的南京降水同位素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49δ18O+17.71,其斜率和截距高于全球大气降水线(...  相似文献   
667.
海湾扇贝体内一种球型病毒样颗粒及宿主细胞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对养殖中罹患“性腺萎缩症”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做了观察,结果显示,在病贝的消化盲囊上皮细胞中感染有一种病毒样颗粒。该颗粒近球形,无囊膜,直径50~80nm。同时在细胞质内观察到许多泡状的包涵体以及病毒样颗粒的形成过程。受感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染色质减少,核膜膨胀、部分溶解;内质网肿胀、核糖体脱落,线粒体嵴退化,溶酶体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668.
目前,在北京市域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有CASS软件DTM土石方计算法和垂直纵投影(水平投影)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前者运算过程复杂,且难以查错,后者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利用3D Mine软件,计算北京市某村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结果经过相关部门证实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证明3D Mine软件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查错、三维可视化、成果直观等优势。  相似文献   
669.
近年来由海洋生物入侵造成的核电冷源安全事件频发,表明冷源安全已成为核电安全与可靠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发生的主要冷源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冷源致灾生物的分类特征及其致灾机制,探讨致灾生物的筛选及分级预警标准,解析相关的探测技术、预警手段及处置方法,提出致灾生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期为更好应对解决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0.
摘要:利用2016-2018年6-8月ECMWF细网格、GRAPES _MESO、黑龙江省822个自动站资料研究黑龙江省6-8月短时强降水(一般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方法和各项影响因子指标与他们之间的融合。采用双线插值法或临近格点法、分位数法、配料法、排除法、多重分析法,形成以水汽、不稳定、抬升为框架的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发现,强降水的环境背景不仅受限于各物理因子阈值,也与他们之间融合密切相关。各因子间存在一定旬差异和日较差,夜间与水汽相关的各阈值明显大于白天,白天热力不稳定性高于夜间。6月中上旬与水汽含量相关的各因子阈值小于其他时段。从检验结果上看,由于强降水的突发性、局地形和研究方法以及模式本身的特性,预报的空报率非常大,漏报率较低,TS评分最低且随着分布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一般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的TS评分为0.015左右,14km和40km点对面检验夜间TS评分约0.03和0.08。极端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TS评分约0.004,14km和40km点对面检验准确率约分别为0.005和0.02。7月份由于强降水分布密度相对较大,检验效果也相对较好。一般性强降水EC细网格TS评分高于GRAPES_MESO,而极端强降水检验TS评分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