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11个省(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油气资源长期安全可靠的储存对于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油气储库基地建设规划布局的需求,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岩盐矿床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评价了盐穴油气储库建设的可行性。长江经济带除上海和贵州外,其余9省(直辖市)均发现了大量的岩盐矿床,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古近纪; 成盐盆地范围0.29~10 000 km2,盐层累计厚度3~1 050 m,矿体埋藏深度40~3 400 m; 矿石中NaCl含量20%~99.86%; 矿体顶底板及夹层岩石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地质调查揭示出区内大部分地下盐穴远离地震活动带,构造稳定,因此可以改造为石油储库。考虑储气库的密闭性及安全性,江苏金坛盆地等6个盐矿埋深适中,建穴地质条件较好,适合建造储气盐穴库; 江苏淮安等14个盆地的局部地区适合建造天然气储库; 重庆垫江等11个盐矿埋深较大,可以建造储气盐穴库,但建造成本较高; 湖南澧县等21个盐矿埋藏偏浅,应选择更深部的盐层空间建造油气储库。建议在江苏金坛、淮安、赵集和丰县,江西清江和会昌,湖北云应、天门小板和潜江等盐矿地区优先开发利用盐穴。  相似文献   
112.
大河流域的水系统是支撑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解水系统的结构变化是深入揭示区域系统演化的关键。基于自然-社会水系统视角,从黄河全流域和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利用1998—2018年降水、蒸发、径流、社会经济耗水等水系统变量,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水系统要素的变化趋势及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全流域尺度,降水、蒸发分别以4.25 mm·a-1、4.09 mm·a-1的速率上升,但蒸发在空间上的变化更显著;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再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且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社会系统耗水量呈现增速减缓的特征,农业灌溉占耗水结构的比例以0.50%的速率逐年下降;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耗水比例分别以0.07%、0.29%、0.11%的速率上升。在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各水系统分异特征明显,兰州至头道拐段及花园口以下区域水系统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经出现了超载。各水系统要素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演变趋势,在湿润区域,蒸发相较于降水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但在干旱区域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黄河流域水系统要素在时空上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未来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区域的水资源压力加剧。  相似文献   
113.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出发,在深入研究RESTful API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了基于RESTful API的智慧旅游框架,制定了RESTful API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资源标识、参数、资源的表述、验证、异常处理和缓存6个方面分别介绍智慧旅游API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可提高智慧旅游系统的扩展性、耦合性和可用性,为智慧旅游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5.
磨西-田湾剪切带氡异常及其对金矿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氡方法是寻找深部隐伏矿的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方法.在川西田湾大发沟矿床,由于金矿化严格受剪切带和辉绿岩脉控制,且剪切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因此,应用测氡方法寻找剪切带和辉绿岩脉可以达到间接找金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锡矿山锑矿田硅化碉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中锡矿山锑矿田是世界闻名的超大型锑矿田。本文系统地叙述了该矿田该中各矿床蚀变硅化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稀土元素所反映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尽管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相比有所改变,但仍可根据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恢复原岩;根据硅化灰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测硅质岩的物质来源于地壳上部,结合本区硅化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特点,可以推测硅质交代中的硅为源  相似文献   
117.
滨岸地带自然环境多变,地质环境极为脆弱,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着重分析我国东部滨岸侵沉变异特征,研究滨岸侵沉变异地域分异规律与成因规律。  相似文献   
118.
“长荡湖1号”A系和B系是分别以成活率和大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选育品系,为评估“长荡湖1号”偶数年群体(偶数年繁殖孵化)选育第二代(G2)的选育效果,本实验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和对照组在实际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A系和B系在扣蟹、成蟹养殖阶段的最终平均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雌体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 B系最终平均体质量均略高于A系,但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实验蟹雌雄个体在成蟹阶段的生殖蜕壳高峰期分别为2021年8月10~30日和8月30日~9月20日,各组成蟹完成生殖蜕壳后性腺迅速发育,并且性腺发育后期,对照组GSI最高、B系的GSI最低;(3)就成活率而言,三组蟹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成活率大小顺序为:A系>对照组>B系,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产量、大规格蟹比例和饲料系数方面,两选育品系均优于对照组。综上,经过两代配套系选育,“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均获得良好的选...  相似文献   
119.
针对船舶抛锚、海洋平台坠物以及渔业拖网板对海底管线的撞击会造成损伤,本文采用非显式有限元法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模拟。采用Drucker-Prager(DP)模型模拟海床,建立了坠物-管道-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坠物质量、形状、撞击速度、海床土体性质(弹性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埋深及拖网板撞击方式对海底管道塑性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以为管道的设计与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且与现行规范进行了比较,本方法结果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0.
利用WRF模式中5种常用边界层参数化方案(ACM2、YSU、BouLac、MYJ和MYNN2.5)及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试验(ARM)寿县综合观测数据(2008年8—12月),对比分析了晴天及阴天条件下,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典型农田下垫面气象要素及边界层结构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模式对于云层状况的模拟,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方案优于局地方案.(2)对于近地层气象要素,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对于2 m温度和比湿的模拟效果最好,MYJ方案对于风向风速的模拟效果最好.(3)对于位温及比湿垂直廓线的模拟,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非局地方案(ACM2和YSU)对白天的模拟效果优于局地方案;ACM2方案对夜间弱稳定层结和逆湿结构的模拟最优;(4)对于风速垂直廓线的模拟,白天不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MYJ方案最优,阴天MYNN2.5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夜间弱稳定条件下,晴天条件ACM2方案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最小,阴天YSU方案模拟效果最好;(5)总体而言,在对典型农田下垫面进行模拟时,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均是ACM2方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