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1.
黑碳(Black carbon,BC)是土壤惰性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黑氮(Black nitrogen,BN)同样对碳封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化学氧化法研究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炼山和保留采伐剩余物)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0~10 cm)BC和BN含量及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次采样年份,炼山和保留采伐剩余物的BC平均含量分别为2.99~3.70 g/kg和3.52~4.36 g/kg,储量分别为3.24 t/hm^2和3.87 t/hm^2;炼山和保留采伐剩余物的BN平均含量均为0.12 g/kg,储量分别为0.12 t/hm2和0.11 t/hm^2。方差分析表明,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下的土壤BC和BN含量以及储量年际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BC和BN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上勘探现场质控是评价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数据质控、导航数据质控和震源近场数据质控.传统方式是现场质控以磁带为介质,质控采集资料内容需待采集测线完成后进行,具有滞后性,影响了海上地震资料现场质控效率.这里针对这一难题,设计方案,首次提出实时质控方法.首先通过设置和连接,实现数据在采集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好氧反硝化微生物在氮元素污染湿地水体原位修复工程中的可行性,采用培养基富集,NO3-BTB平板划线法,从大庆湿地筛选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DQ1,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测定(登录号为:JQ669957)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DQ1在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以柠檬酸为唯一碳源,在30℃的条件下静止培养30 h,总氮(TN)去除率达到91.9%,整个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亚硝态氮(NO2-—N)的积累;在初始氮源浓度为1 930 mg/L,以柠檬酸、酒石酸钾钠、无水乙酸、葡萄糖和乙醇等为唯一碳源,5d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7.4%、97.1%、97.2%、97.6%和98.5%。当pH为6.5、6.95、7.45、8.0和8.5时,5 d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3.71%、97.27%、97.59%、97.35%和96.85%;当初始pH为7.45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97.59%,菌株DQ1在温度20~37℃范围内,5 d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8.03%、98.12%、98.23%和98.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