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2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东纪山金矿矿物标型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胶东半岛西北部招掖金矿带内的纪山金矿,3号脉和3号支脉是主要的工业矿体。矿物标型的空间分带:3号脉矿体上部,黄铁矿形态以八面体晶面发育的聚形晶体(Fo)为主,黄铁矿热电动势(Vn)绝对值小于18.5mV,石英中水的相对吸光度(D1)为6.00—4.50,石英中二氟化碳的相对吸光度(D2)为1.05—0.75;矿体下部,黄铁矿以立方体晶面发育的聚形晶体(Fc)为主,Vn绝对值大于18.5mV,D1为4.50—3.00,D2为0.75—0.55。3号支脉矿体上部,黄铁矿形态主要以Fo类聚形晶体为主,Vn绝对值小于21.0mV,D1为4.50—4.00,D2为0.80—0.70;矿体下部,黄铁矿形态主要出现Fc类聚形晶体,Vn绝对值大于21.0mV,D1为4.00—3.00,D2为0.70—0.55。矿物标型特征与矿石金品位相关。  相似文献   
32.
新疆齐求Ⅰ金矿床蚀变矿物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33.
采用具有不同孔隙尺寸的沸石为基质约束CdS团簇的大小.通过测定Raman光谱观察到随着CdS团簇尺寸减小,Raman光谱中LO声子振动频率略向低频方向移动.利用二级LO声子的振动强度与一级LO声子的振动强度之比(2LO/LO),研究团簇电-声子耦合强弱的结果表明,随着团簇尺寸减小,电-声子耦合增强.  相似文献   
34.
中太平洋富钴锰结壳水羟锰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场发射电镜(JSM-6700F)和透射电镜(JEM-2000FX)研究了富钴结壳中水羟锰矿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水羟锰矿单体片径一般为30~50 nm,集合体成片状或鳞片状;获得了水羟锰矿d=0.142 9 nm的单晶和三连晶电子衍射结构;水羟锰矿中Fe3+、Co3+、Ni3+为高自旋态离子,Co3+、Ni3+、Cu3+易与Mn4+形成类质同像置换,部分Fe3+与Mn4+可能存在有限的类质同像置换,置换反应为3 Mn4+=4Co3+(Ni3+、Cu3+、Fe3+),体系总电价平衡。  相似文献   
35.
人造金刚石合成片中的特殊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平  姚杰 《世界地质》2000,19(1):95-97
在人造金刚石合成片内,常见矿物为金刚石、再结晶石墨和金属碳化物.此外,在与叶腊石接触的局域空间,发现了新的特殊产物锰铝榴石、锰辉石和锰橄榄石,为人造金刚石用非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工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6.
37.
中太平洋YJC海山富钴结壳矿物组成与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凤友  胡大千  姚杰 《世界地质》2006,25(3):245-253
运用等离子光谱、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太平洋威克(Wake)海岭YJC海山中的富钴结壳中不同构造层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石矿物是水羟锰矿和少量的钙锰矿,脉石矿物是磷灰石、石英和方解石等,微量矿物有蒙脱石、高岭石、钠沸石、斜发沸石、伊利石、水黑云母、磁铁矿和角闪石等。老结壳磷灰石的质量分数>10%,P>1%;新结壳磷灰石<10%,P<1%。老结壳相对富集Cu、Ca、P等元素,新结壳相对富集TMn、TFe、Co、Ni、Ba、Zn、Pb、Mo等元素。结壳内部纹层构造的不同位置及包体内的微区成分变化较大,TMn和TFe呈同消长关系,但TMn/TFe值相对稳定。结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1761.88×10-6,Ce具明显的正异常。老结壳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新结壳略富Eu。  相似文献   
38.
制图综合中存在大量模糊现象。以居民地的选取为例。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砝定量地描述制图物体的重要性,由于能考虑多种因素及各自不同的隶属函数,并选择适当的算子,具有精确定量刻划的特点,为计算机辅助居民地选取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1950—2015年中国棉花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1950—2015年中国棉花生产分布数据,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棉花产量、面积及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在此基础上量化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① 1950—2015年间,中国棉花产量和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加521.44万t,单产增加1381.83 kg/hm2,面积经历剧烈波动、平稳发展及3次起落5个时期后,与1950年基本持平;② 棉花产量和面积区域性差距较大,但总体呈增加趋势,单产变化趋势稳定,其中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年际波动最大;③ 1950—2015年中国棉花种植区域中近87%的地区产量增加,约63%的地区棉花面积减少,70%以上地区棉花单产增加。三大棉区产量和单产增加,但增长速率不断减小,西北内陆棉区缩减幅度最小,亦是中国棉花面积增长的主力棉区;④ 中国棉花生产形成“东南—西北”的格局,主产区由黄河流域棉区转为西北内陆棉区;棉花产量和面积重心均向西北方向移动,总移动距离分别为1947 km、1398 km,2010—2015年移动速度最大,分别达到159 km/a、140 km/a;西北内陆棉区生产重心由和田迁至阿克苏,长江流域棉区由六安迁至黄冈,黄河流域棉区则由邯郸迁至聊城;⑤ 全国棉花产量贡献由单产主导逐渐转变为面积主导,从棉区来看,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亦由单产主导逐渐转变为面积主导,西北内陆棉区则一直为面积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