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753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5年   5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和承宗 《探矿工程》1994,(4):49-49,56
天井山控制松动大爆破参数设计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和承宗1993年5月,我队对外承包一项以松动大爆破取土石10万m3的工程。第一次大爆破,总装药量为736.71kg,总爆破量为7500m3。爆破效果很好,无大飞石,最大装药量药室的射散只有34m,周...  相似文献   
84.
1.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实验场地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汤坑盆地中央。盆地内分布有F_1、F_2、F_3和F_44组断裂,其中F_1为张性兼压扭性断裂,F_2为扭性断裂,F_3为张扭性断裂,F_4为压扭性断裂(图1)。  相似文献   
85.
日本海区板块俯冲与华北地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日本海西部17次深源地震(h>350公里,Mb>4.0)震源机制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该区地震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主压应力轴为85°—110°,主张应力轴为255°—280°。 据日本海西部深源地震与华北、东北强震活动的相关性,求得地震迁移的距离与时间的回归方程。这个结果对华北地震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四万十带是海沟的增生体吗?在日本西南部临太平洋一侧,有个名叫四万十带的巨大的地质构造区,它分布于北起房总半岛,南迄琉球群岛(参见图2),最宽约80km,长达1800km以上的地带.四万十带主要由硬质泥岩和砂岩以及它们之间各种不同厚度的互层所构成,由于在四万十带中基本不含有肉眼所能识别的大型化石,所以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止,人们还叫它作“时代未详层”,关于它的层序和构造方面自然还有好多问题尚未搞清.  相似文献   
87.
新邵菱铁矿是一个较富的矿床。十余年来虽经地质工作者的反复工作和研究,但对其成因仍争论颇多。本文根据资料和矿床开采中提供的大量地质现象,着重对该矿床的成因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8.
在晴朗静风的夜晚,近地面空气因辐射冷却而降温。在坡面上,冷空气由于重力作用而流下。这就是冷径流(吉野1961,1980)。冷害、霜害、风害等等,与冷径流及其汇集形成的冷湖都有密切的关系。小地形对冷径流和冷湖的形成影响很大。 本文试图定量地分析小地形与冷径流、冷湖形成的关系。如果确立了这种关系,就可以在缺乏气象观测资料的地方,借助于地图,来推断冷径流和冷湖的状态。进而推测出冷害、霜害等状况、对今后的防御是有用的。 1980~1981年度,我们对下列三个项目进行了研究。其一是在长野县管平盆地进行了冷径流和冷湖形成的观测;其二是在北海  相似文献   
89.
在攀西地区,自海西期以来出现两套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的岩浆岩共生组合,即基性岩套与碱(酸)性岩套。与基性岩套有成因联系和紧密伴生的印支期碱性正长伟晶岩脉和碱性花岗伟晶岩脉等,普遍具稀有、稀土和铀钍矿化,有的已形成中小型铌钽矿床:碱(酸)性岩套以超基性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为代表,并具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和铀钍矿化。本文对上述碱性杂岩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并对主要控制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李继田  和治城 《气象》1986,12(9):37-37
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高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的极限高度在这里的宁蒗县永宁乡上瓦都村海拔2710m处。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水稻品种为黑谷。抽穗开花期在8月中、下旬,多年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7.1、17.0℃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8℃,全年无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时间,稳定通过15℃的结束日期,80%保证率多年平均为8月24日。高原水稻何以能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开花结实?这是农业和农业气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弄清高原水稻开花结实的气象指标,研究这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对引种、育种及农业气候分析利用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观测地点及方法 观察地点选在海拔2400m的滇西北丽江坝太和村。此处历年水稻产量不稳定,大田平均亩产200斤左右,暖年200—300斤,冷年百斤上下,已属水稻分布的温度下限地区,水稻开花时期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 观察品种为黑选5号,采用编号挂牌定穗观察,每10穗1组,从8月29日至9月7日,每日定10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