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ODIS数据的海洋表面温度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海及东海海域为对象,研究用MODIS数据提取我国海域海洋表面温度的方法,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海域的MODIS海洋表面温度遥感实用模式。研究表明,此算法的反演精度比较高,用这种模式计算的海面温度可较真实地反映海洋表面温度分布状况。由于同一天可以获取同一地区的上午和下午两景MODIS数据,因此MODIS数据在探测海洋现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DLG数据生产流程复杂且繁琐,其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检查占有一定的比例。结合"数字荆门"测区讨论了在进行DLG生产作业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多种手段,并采用全野外检测方法对成果进行了检验,这表明了多种质量控制方案确实有利于提高成果的质量,为以后相关数据的生产检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导航一张图建设项目作为湖北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对北斗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一张图以及智慧湖北时空信息云平台一张图等项目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湖北省导航一张图建设项目生产实际,探讨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高精度导航生产中的应用方式、技术流程和实际效果,为全国其他省份导航地图生产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虹晕等几种大气光学现象的偏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后发  阮士文  周军元 《气象》2000,26(11):45-47
观测到虹的偏振。分析了虹、晕等现象的特点。运用菲涅耳公式给出其偏振度。结果表明 :各种现象的偏振度相差较大 ,主虹、二次虹分别为 0 .93和 0 .81 ,多次虹的偏振度也较大 ,在 0 .75以上 ;46°晕的偏振度为 0 .1 6 ,2 2°圆晕的偏振度很小 ,仅为 0 .0 4。假日环、日柱的偏振度随入射角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虹、假日环、日柱是反射式偏振 ,以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为主 ;而 46°晕、 2 2°圆晕则是折射式偏振 ,以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为主。着重讨论了水虹和冰虹的偏振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EasyDomer软件生产正射影像的方法,并以"数字随州"为例,主要从5个方面介绍了采用EasyDomer软件快速生产大范围正射影像的优点,为以后大范围正射影像的生产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ADS40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ADS40数据的特点及ADS40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区别,并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在生产过程中ADS40数据处理及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7.
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可同时从一个垂直和4个倾斜等5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的三维建模。通过对以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倾斜摄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的介绍,结合起来探讨了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气象通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快捷、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通信为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 ,不断完善优化气象通信网络特别是市县通信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1 市县级气象通信网络的现状近年来 ,随着 92 1 0工程等一大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极大地提升了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通信能力 ,长期以来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通信瓶颈问题得到了质的改观。然而作为气象部门的基层单位—县区气象局 ,由于其数据传输业务量相对较少 ,又长期依赖电信部门 ,因而通信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 ,虽经努力 ,但市县通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75-1984年资料分析,得出了“三夏”期间我区降雹的典型天气形势,采用二级预报推理,建立了较为客观的预报方法。1992年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如何稳定提高天气预报水平。使气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历来是气象工作中的重大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在预报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预报水平的提高却显得非常缓慢。这样在日常工作中,空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的发展和不尽如人意的预报服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预报水平的提高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加细谈。仅从分析一次预报失误入手。从中也许给我们留下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