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篇
  免费   668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468篇
大气科学   462篇
地球物理   703篇
地质学   2508篇
海洋学   600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49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河口羽流是河口冲淡水在陆架中扩展的主要形式, 其扩展受到诸多动力与地形因素的影响, 口门拦门沙就是其中之一。以一个理想化的河口为例, 采用区域海洋模型(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 ROMS), 研究口门拦门沙对河口羽流扩展的影响, 具体包括拦门沙对羽流的出流状态、扩展范围以及远场区沿岸流淡水输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拦门沙增加了口门处的水体分层, 减小了羽流出流速度, 增大了羽流凸出体的半径, 减小了远场区沿岸流宽度, 并进而减少了沿岸流中的淡水输送。本项研究对地形因素对河口羽流的扩展研究以及陆源物质的向海输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2.
东北三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数据( MSS、ETM、CBERS) 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 多年来东北三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 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76-2000 年、2000-2007 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 5. 10%增加至6. 32%,扩展强度比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 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 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953.
为查明八车力矿区及其外围资源潜力,在综合该矿区已有资料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草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等方法,对八车力矿区及外围进行Au、Mo 隐伏矿体预测和定位,并实施了探槽和浅井地表工程验证,发现了5 条Au、Ag 矿脉和隐伏钼矿体一处。该矿点的发现是利用地质、物化探等综合信息方法找矿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54.
作为省《资源导刊》杂志的特约记者,在这个寒意未尽的暮春,我们一行跟随固始县黎集国土资源所孙永红所长来到黎集镇元圩村,开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首次之行-采访元圩村治保主任兼村国土资源协管员郭光德。在村“两委”会议室里、在拆除黏土砖瓦窑厂后复垦的麦地、在新农村规划点旁,郭协管一次次扳着手指,向我们算起他那一笔笔“明白账”。  相似文献   
955.
本文对胶州湾沉积物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用地球化学法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富集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用Spearman’s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差,而贝类和藻类较强;沉积物重金属均能促进或抑制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而对贝类的抑制作用最强。此结果可以为海洋生物的选择性养殖和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6.
江西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及其与邻区对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长期从事江西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地质资料成果的收集、研究和重点考察,运用构造、岩性组合、标志层序列与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对比分析方法,重点对江西及邻区震旦纪前的中新元古界区域褶皱基底浅变质地层及其上的"青白口纪晚期"与南华纪等3套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序列的梳理和时代划分对比,据此提出歙县—德兴蛇绿混杂岩带为华南洋残迹,其南侧的怀玉岛弧属于华夏古陆缘,对新元古代早期的弧缘盆体制和"青白口纪晚期"裂谷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7.
Fe2+/H2O2和紫外光协同作用下的均相光助Fenton反应体系(UV/Fenton)在酸性水溶液中具有很强的催化氧化能力,因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此均相反应体系中Fe离子的分离和反复使用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亦即  相似文献   
958.
根据最新的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调查成果,分析总结了拟建的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区域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地壳稳定性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有10条,从东到西包括:点苍山东麓断裂、云龙-永平断裂带、保山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太平-罗明坝断裂、镇安断裂带、龙新共轭断裂系、黄连河共轭断裂系、龙川江断裂和畹町断裂带,其中晚第四纪期间活动性最显著、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点苍山东麓断裂带、保山盆地西缘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畹町断裂带等。同时,通过整理分析近代强震资料发现,仅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所揭示的高地震烈度区是不全面的,结合最新的活动断裂调查成果,对大瑞铁路沿线区域的地震烈度分区进行重新划分后,认为大瑞铁路工程场地区从东到西至少存在:大理-弥渡、保山、蒲缥-施甸、镇安-荆竹坪和瑞丽-畹町5个大于等于区级的高地震烈度区,需要在铁路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时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59.
在整理、分析云南大理至瑞丽拟建铁路沿线及其邻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资料,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地温场与岩浆活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中高温温泉(中高地温场)的空间分布与地表岩浆岩的出露、地表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分布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的中高温温泉可归结为岩浆热源型、断裂深循环型和岩浆热源叠加断裂深循环作用型3种基本成因类型。同时还发现,该区的温泉分布与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上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据此将区内划分为4个地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表温泉分布所反映出的地温场特征对本区的工程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0.
论桐梓上升——志留纪埃隆晚期黔中古陆北扩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渝川边区16个县、25个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剖面的岩石、生物地层、沉积构造、风化壳及其黏土矿物成分证实,在石牛栏组最上部沉积期间(埃隆晚期),上扬子海域南部海水曾一度退尽并遭受风化剥蚀,使黔中古陆范围明显扩大。埃隆晚期全球海平面处于上升期,而研究区却出现海平面下降、基底隆升并露出海面,笔者将这次地表升隆事件命名为桐梓上升。它的风化剥蚀过程是短暂的(可能不超过0.1Myr),但海底升隆过程漫长(可能超过2Myr)。扬子区在兰多维列世发生的上升事件(宜昌上升、桐梓上升和扬子上升)均受到华南大地构造活动的控制,这些活动深深地影响了扬子海域古地理变迁。相对而言,桐梓上升的范围最窄、规模最小、时限最短,在区域地层对比意义较大。志留纪可能在埃隆晚期之后,上扬子海域海水从黔东北向南,先到达黔中贵阳和黔东南凯里一带,后侵漫到黔东南三都和独山地区。分析表明,志留纪华南大地构造活动并非处于匀变状态下,而具有强弱不等的幕式活动阶段,反映了华南大地构造运动对上扬子海域影响的时间点与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