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CFG短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某小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CFG短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总参大屯住宅小区南4号、5号楼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在多种方案比较中证明该方案是最优的。跟1号、2号楼相比,仅少量改变桩间距,节省直接成本达8万元,不仅能很好地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而且还有潜力可挖。并指出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2.
中朝地台南部下、中寒武统 (风台组—张夏组 )可划分 9个三级层序。除底部的 DS-A层序外 ,其余 8个层序均可与中朝地台大部分地区进行对比。下部的 3个层序 (DS- A~ DS-2 )属 型层序 ,其余为 型层序。研究表明 ,本区的沉积层序除受早古生代全球海平面变化控制之外 ,秦岭板块的俯冲对中朝地台南部层序地层的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黄铁矿及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碲,采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分解样品,用浓盐酸将六价碲还原成四价碲,再用硼氢化钾继续还原使碲形成氢化物TeH2,在AFS1201C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测定碲的检示限为0.18μg/g,精密度RSD%为6.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费用低,可应用于大批量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4.
史丰博  曹琴  魏军 《北京测绘》2022,(10):1345-1349
针对当前曲面点云配准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点的曲面点云配准方法。首先通过计算特征点曲率的豪斯多夫距离(HD)获得初始匹配点对;然后利点云局部表面曲线形状特征提取精确特征点对;最后用对偶四元数实现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粗配准,获取良好的初始的配准参数,并采用改进的最邻近点迭代算法实现点云的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点云中误差在0.005 m以内,且配准时间在7 s以内,提高了传统曲面点云配准的精度和配准效率,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5.
伽玛射线暴源的新分布“BATSE的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上BATSE有关暴源分布观测的新发展。这一发现对80年代以前所普遍接受的γ射线暴起源于银盘内中子星的模型提出了严重挑战,并阐明了几种以BASE结果基础的暴源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159.
牛淑贞  张一平  乔春贵  史一丛  袁小超 《气象》2018,44(10):1318-1324
利用2009—2016年5—9月郑州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5615个单体回波按不同预报时效、不同生命史和不同类型强对流的风暴追踪信息产品进行统计,较系统地分析了单体回波的距离误差和方向误差,探讨了实况与预报的偏差方向。结果表明:30和60 min距离误差分别为9. 3和16. 9 km,方向误差变化不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距离误差增大;生命史≤1h、1~2 h和超过2 h的30 min预报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9. 8、8. 8和7.7 km,方向误差分别为25. 2°、25. 7°和22.8°;生命史在1~2 h和超过2 h的60 min预报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7. 3和15. 9 km,方向误差为24. 4°和22. 7°,随着单体生命史的延长,方向和距离误差呈减小趋势;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两种类型单体回波和整体误差一致,两种类型回波单体30和60 min方向和距离误差基本相当;不同类型、不同预报时效统计均为实况偏于预报路径右侧的次数多于偏左的次数,30和60 min偏右比例分别为57. 5%和55.6%。  相似文献   
160.
黄彬  许健民  史得道  柳龙生 《气象》2018,44(10):1342-1351
2016年3月3—5日,渤海和黄海大部出现了一次大范围持续性的海上大雾天气过程。本文从卫星遥感监测上分析海雾在生成、发展和消亡三个阶段的形态演变特征。从海洋气象条件上分析了山东半岛东南近海没有海雾和海雾形态演变的原因。结果表明:(1)在海雾形成初期,在山东半岛东南海域有弱气旋性弯曲,大气层结不稳定,地面形势受低压影响,虽受偏南风控制,但湿度小,无水汽辐合,因此在山东半岛东南近海没有雾。(2)海雾的形成与低层的偏南暖湿气流有关,而这个偏南暖湿气流来源于西北太平洋,雾区对应着水汽辐合区,海气温差为0~1℃的区域与雾区吻合,在海雾发展成熟期,雾顶长波辐射导致雾体降温,出现气温低于海温的现象。(3)925~1000 hPa垂直风切变有利于海雾在逆温层内维持和垂直高度上的发展,形成有一定厚度的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