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为响应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七个台站联合举办的“探索宇宙奥秘”科普活动的号召,在“五一”放假期间,利用“七曜会聚”、“宝瓶座流星雨极大期”、太阳活动峰年的机会,天津市天文学会、天津科技馆,于5月6日联合举办了天文科普知识报告会、受到公众热烈欢迎。在170多位听众中,部分听众,从当日凌晨2时就在科技馆参加宝瓶座流星雨的观测活动,他们始终精神抖擞,热情极高。天文科普知识报告会之前,首先由天津市天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科技馆馆长吴凡同志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科技馆新馆的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  相似文献   
312.
射电天文在HF-VHF频段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观测,根据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的要求,每个阵列单元天线的增益、结构一致性、稳定性、阻抗变化趋势和极化纯度等方面需要达到较高指标,才能满足太阳、木星、再电离纪元等多种测量在极化测量、天线跟踪稳定性以及接收机宽带匹配等方面的需求。根据SKA requirement 2165:极化纯度2135-38和每极化方向灵敏度2814-15提出的性能需求,以及在总结原有设计的经验后,针对10~90 MHz频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HF-VHF的新型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具有重量轻、风阻小等优点,在10~90 MHz的超宽频段内阻抗变化缓慢、极化纯度良好。其中,在阻抗变化方面,天线的阻抗实部从0.8Ω到631.132Ω变化,优于低频射电阵列(Low Frequency Array, LOFAR)的天线,降低了接收机匹配难度和噪声;在极化纯度方面,天线整体轴比小于0.41 dB,对于太阳射电爆发等强极化信号具有良好的极化隔离度。  相似文献   
313.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提出天然气多种来源、多元生烃机理,建立了腐泥型烃源岩生气模式,明确了腐泥型烃源岩中不同类型生气母质的生气潜力;重新认识了煤系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并厘定了其生气下限;②稀有气体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油气成藏年代学的发...  相似文献   
314.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地区来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意义重大。本文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根据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搜集2000年至2020年的所有关于“干旱区地下水”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并运用Citespace、Excel等软件得到该主题的发文量、研究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国内近20 a有关干旱地区地下水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区地下水”方面的论文数量自2002年之后每年稳步增加;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地下水、干旱区、水资源、地下水埋深、塔里木河下游、数值模拟、地下水位、生态环境、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等;研究前沿越来越细化、科学问题越来越具体、研究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比如采用同位素技术分析地下水的来源。该研究领域经过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活跃阶段和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315.
采用静态试验法研究了水溶性富勒烯对U(VI)在氧化多壁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化富勒烯(C60(OH)n)和羧基化富勒烯(C60(C(COOH)2)n)的加入对U(VI)在氧化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量影响作用类似。在pH<3范围内,羟基化富勒烯和羧基化富勒烯对吸附几乎没有影响,在pH>3以后,二者开始抑制碳纳米管对U(VI)的吸附。较低浓度(10 mg/L)的C60(OH)n对U(VI)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而等量的C60(C(COOH)2)n已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机理不同,前者可能是由于羟基化富勒烯和U(VI)竞争氧化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位点造成的,后者则可能改变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电荷。用双位点模型对不同固液比和U(VI)初始浓度下U(VI)的吸附率随C60(OH)n和C60(C(COOH)2)n初始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16.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地层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及烃源岩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可分为5段:底部黑色含磷硅质岩段,下部黑色泥岩段,中部灰色白云岩段,上部黑色页岩与灰色微晶灰岩互层段,顶部浅灰色粉晶白云岩段。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氧化-还原指标及热液示踪参数显示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不同层段的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底部硅质岩形成于缺氧环境,热液活动显著;下部黑色泥岩形成于强缺氧硫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强;上部黑色页岩形成于贫氧-氧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弱。综合研究表明: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沉积时期,水体先变深后变浅,氧逸度先降低后升高,古生产力逐渐减弱,在缺氧的水体条件和热液作用主导的高生产力综合控制下形成了以玉尔吐斯组下部黑色泥岩为代表的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317.
马昭雄  邹俊  谢伟  刘鹏 《四川地质学报》2023,(4):597-601+614
西藏自“十二五”时期大力实施城镇供暖工程,重点推进高寒高海拔县城的供暖工程建设。萨迦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该县拟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开展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城清洁能源供暖工程。萨迦县卡吾地热位于EW向伸展构造形成的较为典型的4条近SN走向地堑带之一的申扎-定结地堑带南段,拉轨岗日构造带北部,为地热形成提供了良好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卡吾地热资源的运移、储存、成因模式及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318.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下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对管线周围的土体计算范围的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管线周围土体的有效计算宽度W、有效计算长度L和有效计算深度H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W的取值与管径D紧密相关,H可取30~60 m,L应至少包含一个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段的波长,此分析结果可满足大多数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