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71.
SST对台风“珍珠”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使用了最新的中尺度大气模式WRF模式,结合Nudging方法和自动移动嵌套方法,采用TRMM/TMI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进行了5组数值试验,模拟了0601号台风"珍珠",分析了在台风作用下的海面降温对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对比各组模拟结果表明,SST的变化对台风路径和强度都有较大影响,采用了TRMM/TMI观测资料后,能够显著提高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模拟,此外,数值模式模拟结果还表明:SST每增加或减少1℃,热带气旋的最低气压大约增加/减少16 hPa.  相似文献   
72.
新一代天气雷达负仰角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当CINRAD.SA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目前最低仰角同定为0.5°的模式探测时,探测肓区较大,对低层降水回波的探测能力严重不足.在实地展开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负仰角探测时雷达最低探测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仰角为0.5°、0°、-0.3°、-0.5°时不同探测距离上的雷达最低探测高度,对比分析不同仰角观测模式的主要雷达产品特点,探讨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负仰角观测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负仰角观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南宁良庆大桥北岸锚碇深基坑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等因素的综合研究,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基坑边坡稳定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暴雨工况下边坡不稳定。选用最具代表性的剖面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最大不平衡力收敛曲线,模型水平、铅直和剪切3个方向的应力和位移云图,分析总结了该边坡内部应力的平衡状态以及边坡的滑坡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4.
宁蒗6.2级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图象与序列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高原地震》2000,12(3):15-22
1998年11月19日云南宁蒗发生了6.2级地震,根据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分析研究了区域应力场作用下,震源区介质由稳定状态进行入稳定状态过程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特征。同时,根据序列参数h、b值的动态变化,给出序列异常变化特征。主要特征为:1.地震孕育中期阶段,3级以上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震源外围地区,震源区高度平静;地震孕育发展至短期阶段,震源外围地震活动消失,震源周围地震活动迅速增强,且随着地震的逼近,地震活动逐渐向震源区收缩;至短临阶段,孕震区出现显的小震群活动。2.宁蒗6.2级地震在其5.3级地震前,震群发育,震群参数h值小于1.0,且随着地震的逼近,震群参数h值逐渐减少、b值逐渐增大。3.5.2级前震和6.2级震前,序列参数h值均出现明显快速减小的动态异常过程。此外,5.3、5.2级前震后,其2级以上余震衰减迅速,且余震又少又小。  相似文献   
75.
刘翔  李奎 《北京测绘》2014,(3):89-91
介绍了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统筹城乡农村房产测量工作外业操作方法,详细阐述了作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细节,并概述了内业数据入库的基本流程,最后总结了该项目的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6.
金鸡岭岩体北外带不仅存在良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而且还具有富大铀矿的形成条件。构造控制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通过对含矿断裂带元素分带性研究,总结出铀矿体部位的元素组合特征:Ba,P,Co,Ni,V为铀矿床原生晕前缘元素组合,Zn,Cu为近矿指示元素组合,Mo,Sn,As,Sb为铀矿床尾部矿根元素组合。U,Pb,Cr,Be为铀矿体中组合元素。建立了本区铀矿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7.
2001年4月12日施甸震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施甸地震前施甸及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动态图像,分析研究了本次地震群孕育模式,给出了中强震前余震活动时、空演变、序列震源深度变化及序列参数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78.
湘桂地区中新生代走滑断裂系统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桂地区是我国的重要铀成矿区之一。该区自中生代末期以来进入了全新的陆内走滑作用阶段,并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构造转换,即晚三叠纪末至侏罗纪末的会聚走滑和白垩纪至第三纪早期的离散走滑。三条NNE向的主走滑断裂(PDZ)和一系列NE向的同向右侧列走滑断层(P)以及NW向的反向走滑断层(R')组成了复杂的走滑断裂网络系统,并直接控制了湘桂地区铀矿床(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79.
黄石市矿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索到商朝中晚期。古代有铜绿山,近代有黄石港,现代有黄石市,三者是矿业发展史上的典型缩影。根据矿业发展的特点,将黄石市矿业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矿业史(1840年以前)、近代矿业史(1949年以前)、现代矿业史(1949年以后)。通过对黄石市矿业遗迹的调查研究,对于研究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黄河文明与古长江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来看,黄石市的历史就是一部灿烂的矿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