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536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482篇
地质学   1449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球不同空间尺度陆地年降水的年代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保梁  杨庆  马柱国 《大气科学》2017,41(3):593-602
基于1951~2010年GPCC(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的逐月降水数据,利用集合经验模分解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法)对全球、东西半球、五个大陆和四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年降水量的年代尺度特征进行了研究,区分了不同空间尺度上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长期趋势。结果发现:(1)全球陆地平均降水既存在年代际的周期振荡,又存在长期变化的趋势,降水的年代际周期振荡的强度远大于降水的长期趋势,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全球陆地平均降水呈现以年代际周期振荡为主的特征。(2)在半球尺度,2000年以前,东、西半球具有明显相反的年代尺度变化特征,东半球变干(降水减少),西半球变湿(降水增加)。(3)1951~2010年,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与北美、南美和澳洲大陆的年代际振荡和趋势存在着一个近似反位相的关系;干旱化与干旱时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两者所处的时段也不同;近10年(2001~2010年)全球五个大陆可能将进入一个相对湿润的时段。(4)四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年代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来说,华北和北非与北美和中亚降水在长期趋势及年代际振荡上具有反位相的特征。华北和北非的年代际振荡具有近似的位相。在最近几十年,北美和中亚同处于湿润时段,但前者开始于1975年,后者开始于1985年。此外,中亚的第一个湿润时段(1959~1968年)却对应北美的干旱时段。  相似文献   
92.
基于GIS的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规律分析及遥感监测方法的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省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该系统运用结构化设计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及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确定了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以为主要支撑软件,建立了安徽省干旱,洪涝及低温冷害的基本数据库、灾害监测评估模型和应急反应及决策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3.
李国会  马光祖 《岩矿测试》1994,13(4):264-268
研究工作表明在粉末压片试样中,由于不同价态的硫所发射的X射线谱发生位移,Ka/kβ谱线强度比不一致;以及粉末压片-XPE测定硫的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增长发生变化,导致了分析地质试样中全硫时的测定误差,提出采用熔融粉末压片法制样,试样中硫全面部转为在硫酸盐硫,克服了谱线位移和试样不稳定问题,提高了全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哀牢山过山气流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研讨哀牢山脉北段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的过山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95.
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生物修复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3方面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采用植物进行石油污染湿地修复时,选择湿地环境下典型植物或者能适应湿地特殊环境的植物品种是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采用微生物进行石油污染湿地修复时,主要通过投加外源微生物和改变环境因素或施加营养元素刺激土著微生物等方式。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湿地的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自身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增加植物吸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由于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对污染物浓度有一个耐受极限,植物和微生物修复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石油污染物浓度。为此,将湿地的石油污染浓度降到植物—微生物可降解范围内,并提高联合修复的降解效率,将是今后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生物修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新试剂N-间甲苯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MMPT)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6~5.6的HAc-NaAc介质中,Cu2+与MMPT形成的配合物至少稳定5h,其λmax=3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Cu2+的质量浓度在0.08~1.4mg/L时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1。方法简便、快速,用于铅矿中铜的分析,测定结果与监控样推荐值相符,对w(Cu)=0.8%的试样测定6次,RSD=3.2%。  相似文献   
97.
素有“世界钨都”美誉的赣南产有密集的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然而,目前对钨锡成矿和花岗岩成岩年龄还缺乏很好的约束。本文以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为对象,在详细的矿田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解剖基础之上,采用高精度测年技术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利用锆石SHRIMPU-Pb法,分别获得天门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红桃岭黑云母花岗岩体成岩年龄分别为151.8±2.9Ma(n=14,MSWD=1.3)和151.4±3.1Ma(n=11,MSWD=0.34);利用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牛岭内带石英脉型和樟斗外带石英脉型钨矿成矿年龄分别为154.9±4.1~154.6±9.7Ma和149.1±7.1Ma(n=6,MSWD=1.3)。可见,本区钨矿床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成岩年龄限定在晚侏罗世,对应于区域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钨成矿与花岗岩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  相似文献   
98.
新疆乌伦布拉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誉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99.
白云岩酸解法制备轻质氧化镁和碳酸钙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卢氏县黄跃沟纯质白云岩为原料,利用盐酸进行分解,制得MgCl2-CaCl2溶液。经过通氨气调节pH值除铁、氨化反应、陈化反应以及碳化反应等过程,制备轻质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钙,研究氨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Mg2+沉淀率的影响,以及碳化时间对碳酸钙制品晶型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轻质氧化镁制品颗粒形貌呈片状,粒径为150 nm左右,其性能达到HG/T2573—2006优等品标准;轻质碳酸钙制品颗粒形貌呈球状,粒径为100 nm左右,其性能达到HG/T2567—1994优等品的标准。实验采用的工艺路线具有能耗低、白云石资源利用率高、加工过程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等优点,是白云岩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碳、氧同位素作为反映古沉积环境、成矿物源和水–岩反应等良好的稳定同位素指标,被广泛应用。通过对老挝龙湖钾盐矿区ZK309、ZK301、ZK311和ZK004四个钻孔农波组盐岩上覆泥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讨论了盐岩上覆泥岩沉积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及其指示的沉积环境。经分析,所测碳、氧同位素基本代表了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初步推测这些碳酸盐均为当地自生,受后期改变很少,δ13C和δ18O平均值分别为-5.1‰和-4.6‰,其中δ13C值略高于一般陆相碳酸盐碳同位素最大值–5.69‰,δ18O值介于–2.71‰~–10.8‰之间,ZK309和ZK301钻孔碳、氧同位素相关系数均小于0.7,初步指示盐岩沉积之后沉积环境为陆相。δ13C值略高于–5.69‰,推测是后期盐岩层被淋滤,泥岩层受淋滤后的残余卤水影响的结果,这也解释了蒸发岩沉积层序异常(钾石盐覆盖于光卤石之上)的沉积特征。因此,在本研究中,大气水在泥岩碳、氧同位素的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