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问题入手,研究了以多层网络服务结构为核心、网络安全传输算法为基础、授权管理、监控审计和身份认证为辅助,同时兼顾性能、并具扩展性的分布式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架构;并以多种比例尺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和各种专题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高质量、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解决了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网络服务安全的矛盾,为应用部门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服务,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3.
为了研究洞穴母岩对洞穴系统及次生沉积物产生的影响,以重庆丰都雪玉洞母岩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还探讨母岩的沉积地质特征与洞穴发育及次生沉积物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雪玉洞的母岩层位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二段,其沉积相为颗粒滩。母岩的岩性为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砾屑灰岩, 夹少量微晶灰岩。母岩和洞穴次生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低镁方解石(LMC, low magnesium calcite)。母岩较低的Mg/Ca导致洞穴滴水的Mg/Ca也较低,这使得组成次生沉积物的低镁方解石晶体快速侧向生长,并导致方解石晶体纯净、粗大且自形程度高。雪玉洞母岩顶底板岩层沉积期稳定的滩间海沉积环境有助于形成高强度的厚层微晶灰岩从而为洞穴系统的发育提供有效的支撑。这表明洞穴母岩的沉积地质特征会在物质基础的层面对洞穴系统的发育以及洞穴次生沉积物的特征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滨海湿地是全球变化背景下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揭示滨海湿地在长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规律,有助于确定生态系统失衡的阈值,实现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在8个AMS 14C测年数据基础上,基于孢粉、藻类、粒度、地球化学元素以及氧同位素等代用指标的变化,揭示了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南大港湿地(剖面0~4m)近4000年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南大港湿地在3850~3570 cal.a B.P.期间,端元组分以EM3(海洋沉积)为主,沟鞭藻浓度较高,Cl元素含量和Sr/Ca值为研究段最高,Ti和K元素含量较低,说明沉积环境主要受到海洋影响,为开阔的浅海环境;3570~3450 cal.a B.P.期间,端元组分变为以EM1(河流沉积)为主,沟鞭藻浓度减少,Cl元素含量和Sr/Ca比值降低,Ti和K元素含量增加,陆源沉积物汇集明显,海洋影响减弱,此阶段应为潟湖环境;3450 cal.a B.P.以来,端元组分EM1(河流沉积)减少,EM2(风成或近源沉积)组分增加,沟鞭藻浓度明显减少,表明潟湖消亡,滨海湿地形成.2)南大港湿地岩芯钻孔孢粉组合特征显示3500 cal.a B.P.前后差异显著,3500 cal.a B.P.前孢粉组合以松属和栎属等木本植物为主,区域内木本植物盖度较大;而在3500 cal.a B.P.之后,孢粉组合中木本花粉含量明显减少,近源的草本花粉占据主导,包括藜科和禾本科这些典型的湿地草本植物大量增加,喜干旱环境的蒿属植物增加,指示森林植被占比下降,草地植被占比升高.3)约3500 cal.a B.P.之后木本花粉的减少及草本花粉的增加主要与3500 cal.a B.P.弱季风事件有关,该时期全球太阳辐射量降低,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向冷干化发展,使得渤海湾西部地区植被盖度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能力增强并在海岸处大量沉积,相对海平面下降,南大港湿地形成.  相似文献   
145.
钟福平  钟建华  由伟丰 《地质学报》2011,85(12):2003-2013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和华北四个板块的结合部位,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形成了一套中基性火山岩.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该盆地中的苏红图火山岩属高钾玄武岩,岩浆来源于富集软流圈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经历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通过将研究区与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四子王旗及辽西义县组火山岩的地球...  相似文献   
14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报,可有效地防止工程事故、加快施工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比较,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为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7.
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是计算干旱、半干旱区无水文资料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一种较适用的方法。该方法要通过图表查算、产流试算、汇流计算来完成,计算较为繁杂,且存在图表查算缺乏唯一性的缺憾。利用Excel软件丰富的图表计算、函数与宏运算以及控件工具等功能,编制了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的自动化计算模板程序,旨在运用该方法推求设计洪水中减少试算、查图等工作量,避免图表查算存在的人为性。  相似文献   
148.
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城市化对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布的影响,介绍了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暴雨过程的验证情况。在分析天津市暴雨频次分布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的暴雨特点和汛期排水运作规则,利用天津市内涝灾害仿真模型,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暴雨引起内涝灾害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9.
肖文交  由雪莲 《沉积学报》2019,37(1):224-224
在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20th ISC,2018年8月13日—17日,加拿大魁北克)的闭幕式上,经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加拿大、比利时两次执行局会议通过,由前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主席德国波鸿鲁尔大学Adrian Immenhauser教授宣布:为纪念已故中国著名沉积学家孙枢院士对沉积学的杰出贡献,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正式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沉积学家奖项“Sun Shu Prize”。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目前设有Honorary Members、Early-Career Scientist Award、Johannes Walther Award和最高奖Sorby Medal,此次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第一次以中国沉积学家的名字命名国际沉积学家奖,对推动我国沉积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孙枢奖(Sun Shu Prize)针对中青年沉积学家(mid-career scientists)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2名在沉积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青年沉积学家。孙枢奖设立孙枢基金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前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主席Adrian Immenhauser教授、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成员和1位执行局成员共同组成,由委员会起草孙枢奖明确的要求和申请指南。首届孙枢奖将于2020年进行评选,每四年在国际沉积学大会上向前两届的获奖者颁发此奖项。孙枢院士生于1933年,长期从事地质学研究,在沉积学和沉积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孙先生曾任《沉积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及《科学通报》副主编、《地质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等杂志编委,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孙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任顾问组成员,也曾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太平洋科学协会地球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地质计划委员会委员等职。孙枢院士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沉积学界走向世界舞台,他为中国的沉积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国学者首次参加的国际沉积学会议是第1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11th ISC,1982年8月23日—27日,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由时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任委员)的叶连俊院士和秘书长孙枢院士带队,共18名中国沉积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国沉积学家第一次当选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中的理事委员。1990年,经过孙枢院士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组织筹划,我国就曾向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提出过由中国举办1994年第14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但是最终以几票之差失利,而由巴西取得主办权。此后,孙枢先生一直希望中国终有一日能获得每四年一届的国际沉积学大会的主办权。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取得了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的主办权。第21届大会将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届时将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承办。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上经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推荐,由大会选举王成善院士成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这标志着中国沉积学正在快速发展,中国沉积学家正在走向世界,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0.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无居民海岛的综合性海岛资源调查,从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环境资源、航运资源、淡水资源、风能资源和战略资源等方面对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其资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