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70篇
地质学   204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基于地震和钻井资料,利用层序地层学及源—渠—汇分析技术,探讨了惠州25转换带文五段早期低位体系域发育背景及源—渠—汇沉积充填模式,并对勘探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惠州25转换带文五段具有三级层序属性,依据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特征,将文五段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2)综合分析文五段早期低位体系域沉积的源—渠—汇耦合关系,将低位体系域划分为惠州5-4沉积区、惠州5-7A沉积区和惠州5-7B沉积区:惠州5-4沉积区低位体系域规模最大,以文六段滩坝相砂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为母岩,经3号沟谷搬运入湖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特征;惠州5-7A沉积区低位体系域规模最小,以文六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提供母岩,搬运入湖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惠州5-7B沉积区低位体系域规模中等,以文六段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砂体和惠西低凸起西段花岗岩母岩混合物源供源,分别经2号和1号沟谷搬运入湖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于惠州5-7A区和惠州5-4区;3)惠州5-4沉积区低位体系域砂体规模大、储层优、盖层封堵条件优越,且相对于惠州5-7区低位体系域砂体具有旁生侧储、近源成藏优势,是下一步寻求隐蔽油藏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62.
6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1°×1°和2.5°×2.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娄底市久旱转暴雨天气过程环流演变特征等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特别是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的演变,是久旱转雨的前提条件。经干旱期间与暴雨时段大尺度环流场前后对比分析得出,干旱期间500hPa高度场长期维持“西高东低”环流形势,暴雨时段环流场迅速调整为“东高西低”。干旱时期水汽输送条件弱是干旱发生的重要原因,暴雨期间西南气流加强,水汽输送通道建立,这种水汽输送形势有利于强降水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4.
杨帅  郑伟  尹文杰  刘杰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9):3068-3082
本文围绕GRACE数据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泄露误差开展了探索性研究.第一,在传统尺度因子法的基础上,根据模型与CSR-SHc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性赋予权重,构建了新型尺度因子校正法.第二,以长江流域为例,评估该方法的校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尺度因子校正法校正结果综合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水文模型计算的尺度因子校正结果空间分布趋势的优点,避免了 CSR(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官方提供的尺度因子、WGHM(Water GAP Global Hydrology Model)尺度因子和迭代恢复法校正结果空间分布趋势不均匀的现象.在长期趋势上,该方法校正结果优于GLDAS水文模型计算的尺度因子校正结果;在周年振幅上,新型尺度因子校正法校正结果明显优于迭代恢复法和CSR Mascon数据的结果.第三,基于该方法校正结果显示,长江流域、上游和中下游在2002年4月-2017年1月水储量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0.29 cm·a-1、0.14 cm·a-1和0.49 cm·a-1,相比于校正前CSR-SHc数据在长江流域、上游和中下游上升趋势0.21 cm·a-1、0.07 cm·a-1和0.40 cm·a-1,分别提高了 38%、100%和23%.长江流域水储量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中下游.  相似文献   
65.
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剖面对沉积物波的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沉积物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识别出的沉积物波域主要位于台东峡谷与陆坡其他峡谷的交汇区,单个波形的波长为0.8~7.2 km,波高为18~75 m左右,呈NE—SW向展布。台东峡谷弯曲段内侧向上坡迁移的沉积物波,其底界发育块体流沉积,内部可细分为下部过渡单元和上部波形单元。弯曲段外侧的沉积物波呈垂向加积的特征,底部无块体流沉积。基于沉积物波的几何形态,估算整个波域的流体厚度在196~356 m之间,流体速度在15~21 cm/s之间。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分布规律以及数值计算表明这些沉积物波为浊流成因。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域的发育与台湾西南部的沉积物波域一样,是台湾造山运动的沉积响应。距今3.5 Ma以来花东海脊的形成以及广燠火山岛—绿岛—兰屿火山岛间闸口的抬升和封闭使得沉积物经由卑南溪及海下水道向南输送到绿岛西侧的台东海槽残留弧前盆地时受阻,转而沿台东峡谷及陆坡冲沟体系向东输送入花东海盆。浊流沉积物沿着峡谷/沟谷体系向下坡方向输送的过程中,在峡谷/冲沟的嘴部等地形限制性降低的位置卸载,或在台东峡谷的高弯曲段漫溢出来,从而形成沉积物波域。  相似文献   
66.
考虑荷载与浸水条件的预崩解炭质泥岩变形与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崩解炭质泥岩作为路堤填料已在我国西南地区路堤工程中广泛应用,为研究荷载与浸水条件下预崩解炭质泥岩变形与强度特性,研发一套可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湿化变形试验装置,并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开展预崩解炭质泥岩湿化变形与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和首次浸水时,预崩解炭质泥岩将产生较大竖向变形,分别为压缩变形和湿化变形,竖向荷载、循环次数、浸水时间、压实度、含水率对预崩解炭质泥岩竖向变形影响程度依次降低;预崩解炭质泥岩湿化变形过程中抗剪强度的变化主要源于黏聚力的变化,各因素对黏聚力的影响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循环次数、浸水时间、竖向荷载、压实度及含水率;抗剪强度随竖向变形的增加先急剧降低后逐渐趋于稳定,拟合得到抗剪强度与竖向变形的函数关系式,可为炭质泥岩变形计算及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决现有静态重力测量在城市地下空洞探测时存在工作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车载重力测量平台的城市地下空洞快速探测方法。采用国产高精度捷联式重力仪SAG搭建车载移动重力测量平台,在长春卫星广场附近进行动态重力测量试验。首先对测得数据进行楼房干扰校正;之后采用基于传统极值点深度估计(depth from extreme points,DEXP)方法改进的比值DEXP方法进行重力异常数据深度成像;最后采用Tilt梯度法对位场数据进行边界识别。选取轻轨站附近两条测线进行研究,得出测线在700~1 300m区域附近存在负值异常,在800和1 000m附近最佳深度分别是24和28m,构造指数分别为0.18和0.06;经分析符合实际地下轻轨站空洞类型和所在范围,验证了车载移动平台重力测量在城市地下空洞探测中展开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刘杰 《海洋世界》2014,(7):66-69
<正>在英国的东北部,有一座古老、美丽的海岛,它不仅秀美安静,还因为发现了比古埃及文化还要早的马利安文字,引发了探古热潮,成为众多旅游者的"朝圣"之地。当地居民也巧妙地把古老的神话故事与岛上的一草一木联系起来,吸引着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游客。这座小岛,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骄傲。随着探古热潮的消退,逐渐平静的小岛却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广播、电视、电报不断受到干扰,正常的供电系统也会不  相似文献   
69.
刘杰 《海洋世界》2014,(4):66-69
<正>杰克·莫尔顿,一个体魄健壮的家伙,正神色慌张地在沙漠上奔走逃命。在沙漠中一堵被遗弃的土墙前,他停了下来,靠在墙上,他看了看身后,追他的人没了踪影,又摸了摸挂在他脖子上放着几块金子的口袋,金子还在。这时,莫尔顿仿佛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突然,一只有力的胳膊穿过土墙,差点儿把他抓住,莫尔顿吓得撒腿就往土墙外的一口古井跑去。追他的是一个身高九英尺的巨人,名叫萨克。恐惧的莫尔顿跑到了古井旁,戴上了早已放在古井边上的氧气瓶,跳进了悬在井中的一只吊桶内。正当莫尔顿抓着绳子坐在吊桶内沿着井壁向下滑动时,  相似文献   
70.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源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机助制图,由于二维系统自身因素的限制,它也可以被称为是三维空间平面化的符号表示系统,所以在表达上不如拥有现实感的三维更加直观。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2D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更直观的视觉需求,而三维系统的建立恰好弥补了二维的不足。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分别研究水井位置、工业设施和地下水体污染轻重的空间关系,景区的三维模型建立,三维场景中表面及矢量要素的立体显示以及DEM、TIN在三维建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