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费斯肯纳色特地区位于格陵兰西南沿海地带,主要地层为太古宙变质片麻岩,辉长-斜长基性岩体呈岩枝状侵入,其来
源可能为遭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该地区以产红宝石知名,Cu-Ni-PGE矿化是在红宝石的勘探过程中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
发现的。PGE(Pt+Pd)的品位多在0.5~2g/t之间,局部可达2.52~6.7g/t,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资源前景。主要矿物组合为:
黄铜矿、黄铁矿、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等。该地区的阿帕鲁套克和辛纳苏克矿区具有Cu-Ni-V的地球化学异
常,并具有明显的磁异常。在寻找Cu-Ni-PGE矿床中,地球化学异常和磁法可能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2.
山西断陷带是我国最大的新生代大陆裂谷,其强烈的断陷作用和断陷的不均衡发展、深部构造与深部动力学特征及周围构造环境的巨大影响使汾谓裂谷既具有世界上典型大陆裂谷的一般共有的地质构造特征,又具有自身的地质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33.
对比分析了博贺海洋气象观测站2008年7月11日-10月8日期间X波段雷达WaMoSII和浮标观测的三个台风过程的波浪资料,结果表明:在台风登陆前后的高海况下,两种资料的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向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均吻合较好,并且有效波高的相对差异小于平均波向,而在台风来临的前期和后期消退阶段,有效波高和平均波向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变化趋势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4.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取得川山海区共计30多个无居民海岛调查数据,初步获取该海区主要海岛开发利用现状,选取部分典型海岛进行资源评价,针对海岛面积、交通(建港)条件、旅游资源以及淡水资源等进行评价,结合海岛所处位置及外部需求,给出各无居民海岛开发价值相对大小,将该海区海岛主要分为保护、保留及可开发3类,其中开发类型主要为旅游开发及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135.
冯希杰  董星宏  刘春  李晋 《地震地质》2005,27(1):155-163
1879年甘肃武都南 8级地震发震断裂的确认是一个未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史料记载分析,认为沿文县东北水坑山北麓NEE向的范家坝 -临江断裂可能分布有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因而,这一条断裂可能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断裂。由此,可在发震断裂的产状变化、活动方式、地表破裂带长度、水平位错量大小及沿断裂的分布、断裂的区域归属、宏观震中位置、可能震级大小、震害分布等诸多方面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36.
利用Bedmap2数据与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冰雷达数据,在中山站至Dome A断面的Gamburtsev山脉地区首次构建11.3 km×11.5 km南极局部冰盖三维模型。着重介绍三维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其中冰雷达数据采集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冰雷达系统。详细阐述了冰雷达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常规图像修正技术以及冰下地形获取,得到冰下基岩埋深和冰盖内部等时层埋深,插值得到100 m分辨率的冰下基岩DEM(海拔1 729 m~2 718 m)和等时层DEM(海拔2 601 m~2 950 m),利用南极Bedmap2冰表面栅格影像得到100 m分辨率的冰盖表面DEM(海拔3 679 m~3 745 m)。结合冰盖内外部数据处理结果,构建包含冰盖表面、冰盖内部等时层和冰下基岩地形特征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对冰盖内外部地形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7.
冬季中国东部与北极之间近地面温度变化的年际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425站气温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1956~2015年冬季北极及中高纬度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东部气温直接和间接的年际联系。为此定义了3个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即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指数(SHCI)、西伯利亚高压面积指数(SHA)和西伯利亚高压东边界指数(SHEB)。结果表明:从1998年开始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迅速增温,并在年际尺度上与中国东部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北极近地面温度与中国东部气温的直接联系。同时,西伯利亚高压的3个指数也与北极地区近地面温度和中国东部气温有较好的年际关系,体现了西伯利亚高压是联系北极和东亚气候的桥梁,当北极近地面温度升高(降低)时,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增强(减弱),面积扩大(缩小),东边界东伸(西退),中国东部气温降低(升高),即北极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与中国东部气温的间接(直接)联系。最后,讨论了北极近地面温度变化影响中国东部气温的可能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8.
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前期工作中耦合试验和未耦合试验对台风Krovanh(2003年)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海-气相互作用对台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台风引起的海面降温大大降低了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潜热通量,同时使得感热通量向下传递到海洋。另一方面,台风引起的海表面温度(SST)降低,反馈到台风使其结构轴不对称性加强,且在中高层尤为显著。分析了台风对称结构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9.
用GRAPES模式输出变量因子作广东沿海海雾预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5年(2004—2008年)NCEP的1°×1°再分析气象资料,结合2004—2008年的台站观测资料和2006—2008年海雾野外试验的观测资料建立预报变量因子,利用GRAPES模式得到并输出变量因子。结合NCEP资料分析海雾出现的各种判据和条件,选取湛江、珠海、汕头3站为代表,建立了广东沿海自西向东各地区的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实现了24h的海雾判别预报。对2008年3月湛江和汕头、4月珠海的预报检验表明,该海雾MOS判别预报方法对广东沿海海雾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准确率为84%~90%,Ts评分为0.40~0.53,Hss评分为0.52~0.56。  相似文献   
140.
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及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平滑滤波和柱形滤波技术,从背景场中分离出初始涡旋环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然后把分离出的涡旋环流进行平移和再植入到观测位置,最终得到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针对2006—2007年7个热带气旋共23个时次,采用背景场直接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和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2种方案,分别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的方案模拟的24和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平均误差都相对较小,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可以减小热带气旋模式因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偏差而引起的误差,有助于提高热带气旋模式的路径预报水平,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