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 pipe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problems for the entire mining system.A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is proposed for the analysis of a deep-ocean mining pipe system,including the lift pipe,pump,buffer and flexible hose.By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the pipe is divided into some rigid elements that are linked by flexible connectors.First,two examples representing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respectively are given to show that the DEM model is feasible.Then the three-dimensional DEM model is used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mining pipe system.The dynamic motions of the entire mining pip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work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deep-ocean mi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42.
基于Geodatabase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eodatabase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且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实现了生态质量评价中数据库的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的无缝集成,便于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43.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以四库一体模式实现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的思路,即以模型为主导,调用方法,提取相关数据计算,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ES对系统判识进行匹配、分析,辅助专家进行决策;将专家决策结果作为知识源提取而存入知识库中.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事务管理层,决策支持系统则是系统应用处理层,两者互为依托.信息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源,决策支持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进入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管理,当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方法、知识运作成熟,数据结构化后,又将进入信息系统中,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4.
水汽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大范围的反演水汽的分布,为了定量估算区域的水汽含量,提出了利用GIS正方形网格分区(10km×10km),并统计每个正方形网格范围内遥感图像中水汽的平均值,进而快速估算区域内水汽含量。海南岛水汽估算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快速估算区域内水汽含量,有利于水资源的潜力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45.
利用RCP4.5和RCP8.5情景下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单向嵌套BCC_CSM1.1全球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中海南岛区域的格点进行站点插值后的预估数据,分析了海南本岛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21世纪海南岛总体呈变暖、变湿趋势.在RCP4.5情景下,年增暖倾向率为1.4℃/100a,在RCP8.5情景下,年增暖倾向率为3.4℃/100a.RCP4.5情景下,增温幅度最大的是冬季;RCP8.5情景下,前期增温幅度最大的是冬季,中期增温幅度最大的是夏季,后期增温幅度最大的在秋季.21世纪年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RCP4.5情景下前、后期降水增多不明显,中期增多明显;RCP8.5情景下前、后期的降水增加幅度比中期更明显.21世纪冷季降水可能减少,秋季可能更明显,冬季次之;暖季降水可能增加,夏季可能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基于2000-2015年MODISNPP遥感数据,利用橡胶产胶潜力模型得到了中国橡胶主产区年橡胶产胶潜力;利用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橡胶主产区橡胶气候适宜区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气候适宜区橡胶产胶潜力的差异及不同高程上橡胶产胶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橡胶主产区中,云南橡胶产胶潜力最高...  相似文献   
47.
基于Geodatabase的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Geodatabase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且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实现了生态质量评价中数据库的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的无缝集成,便于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48.
为掌握我国不同地区降水与蒸散平衡状况,深入理解干旱发生特征,使用MODIS反演的地表实际蒸散量与气象站点降水观测数据,对我国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蒸散量为530 mm,从华南的1 000 mm左右向西北、东北200~400 mm的区域递减。潜在蒸散南北、东西的空间分布差异程度小于实际蒸散。降水蒸散差与降水充沛月比例的时空分布相似,夏季,我国降水资源最为充沛,大部分地区降水蒸散差100 mm,降水充沛月比例普遍在80%以上;其他季节易发区域性干旱。春季,华北大部分、东北地区东南部降水蒸散差也为正值,但降水充沛月比例不足40%。秋季华南地区降水蒸散差-100 mm,比例40%。冬季,除东南部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蒸散差普遍为负值,降水充沛月比例20%。1961—1989年与1990—2018年降水充沛月比例对比发现,我国中部和西南部部分区域降水充沛月比例存在下降趋势,而北疆、东北和东南部局部地区存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