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0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A three-dimensional coupled physical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Jiaozhou Bay to study water quality involving nutrient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dissolved oxygen, and phytoplankton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utrophication process. The physical model is a modified ECOM-si version with inclusion of flooding/draining processes over the intertidal zone. The water quality model is based on WASP5 which quantifies processes governing internal nutrients cycling, dissolved oxygen balance and phytoplankton growth.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Jiaozhou Bay for the period of May 2005 to May 2006.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reduction of riverine nutrients load was simulated and evaluated.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utrients discharged from ri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and phytoplankton were higher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of the bay, and decreased from the inner bay to the outer. Affected by strong tidal mix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state variables were vertically homogeneous except in the deeper regions where a small gradient was found.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was found, which exhibited two peaks in March and July, respectively. The variation of riverine waste loads had remarkable impact on nutrients concentration in coastal areas, but slightly altered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center of the bay.  相似文献   
12.
为在露天矿山恢复治理过程监督管理中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文献阅读,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露天矿山恢复治理综合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矿山遥感样本特征以及其他专题数据,识别矿山损毁土地范围;利用中分辨率遥感影像(Landsat数据、高分数据)对植被光谱的响应特征,构建植被指数进行矿山恢复治理植被动态监测;利用星载雷达数据(哨兵数据)通过干涉分析,对矿山范围内地表形变动态监测。此外,还可结合无人机采集数据,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倾斜摄影数据查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陆相沟鞭藻的起源和演化及其生油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茅绍智  余静贤 《地球科学》1990,15(3):283-290,T001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非海相晚中生代介形虫、孢粉生物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生代晚期的陆相地层分布广泛,发育良好,沉积厚度巨大,层序全,含有极其丰富的介形虫及孢粉生物群,其类型多样,属种繁多,垂直变化明显,演化迅速,对于研究其赋存岩层的沉积环境,时代划分及对比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及侏罗—白垩系的分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中国的白垩系除西藏、东喀喇昆仑、昆仑南缘、塔里木西缘、黑龙江东部及台湾等地区有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之外,其余广大地域均为非海相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内陆盆地沉积型、火山及火山碎屑沉积型。内陆盆地沉积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其以东至松花江两岸和陕甘宁盆地、新疆北部以及川滇等地区,岩性以暗色或红色夹杂色砂泥岩为主;火山和火山碎屑沉积主要分布在濒临太平洋的东部沿海地区及雅鲁藏布江两侧,岩性以火山碎屑沉积为主。非海相自垩系厚度巨大,层序齐全,其中含有极其丰富的陆生生物群,其赋存之多、分布之广、属种之繁盛程度是世界各大陆无可比拟的(表1),而且其中又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纸质线划地形图是GIS数字地图的主要信息和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对扫描后的影像图中信息的自动识别一直是地形图自动读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对线划地形图扫描后影像中的数字字符的自动检测技术,通过对连通成分和字符轮廓的判别和实验,对线划图中的数字字符进行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17.
在已建立潮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温排水的输移扩散,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例,对各温排水设计方案(包括排水口位置、排水量和温升等)进行预测分析.最佳推荐方案是一、二期工程温排水由排水口B合排.本文结果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国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交通部最新一次的农村公路专项调查项目在重庆地区开展的数据采集、分析、建库工作,进行了基础地理信息与公路专项信息的集成应用,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基础地理信息研究思路。本次研究形成了重庆市的国、省、县、乡、村多个级别的公路专题库,把传统测绘形成的基础地理成果与公路普查信息进行了空间集成,为基础地理信息的专题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对企业的发展、壮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常用激励机制的模式、内容、现状、存在问题,及由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和弊病,并就如何建立和实施企业有效激励机制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目前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的主要方法,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指标,以重庆市中梁山片区为研究区,利用哨兵1号、Landsat-8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其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了露天矿山恢复治理过程中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分析,通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分规则,对中梁山片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后续矿山恢复治理过程监督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