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盆地沉积体系研究入手,以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划分了盆地含矿主岩的沉积体系和成因相带,明确了找矿目标层及其分布范围。腾格尔组上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中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赛汉塔拉组为河流沉积体系,可按沉积微相及古气候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辫状河沉积,发育良好的砂体、富含有机质,它是本区重要的找矿目标层,产底河道型砂岩铀矿化。通过对后生蚀变和矿化特征的分析,认为早期为潜水氧化蚀变成矿;晚期为潜水—层间氧化蚀变成矿,同时还有来自天窗补给的含铀、含氧地下水被沿断裂上升的含H2S的油气还原叠加改造成矿。  相似文献   
42.
本运用沉积体系理论,对东胜地区直罗组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归属进行系统分析,指出直罗组为河流相沉积,其河流演化经历了早期辫状河、中期低弯度曲流河和晚期高弯度曲流河3个阶段。根据气候演变特点将直罗组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下段为温湿条件下的辫状河沉积和低弯度曲流河沉积,形成灰色沉积建造;上段为干旱炎热条件下的曲流河沉积,形成以红色为主的杂色沉积建造。本区铀矿化属河道砂岩型,矿化受辫状河道控制,主要赋存于辫状河沉积砂体中。同时,对河道砂岩型铀矿化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地质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地质科学已由矿产型转变为社会型,其目标和任务,专业结构与组织形式,工作部署与科学发展战略,教育政策与人才培养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地质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建立新一代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时期,要想认识地质科学的前沿及前景,首先必须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的两大支柱和地质科学沿两条轨迹发展的历史,然后才能洞悉现代地质科学沿两大主题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江西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西变质基底地层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多组元古代变质基底年龄使华南地壳演化有了年代学的限定,使变质基底古构造系统骨架认识多元化.花岗岩研究转入从构造和地球化学方法入手,以壳-幔相互作用为突破口,探索花岗岩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新阶段。加强了基性岩的工作,江西印支期—燕山期存在二次大的双峰式火山活动、四次基性岩的活动。存在二套大的陆相火山岩系,即赣东北—浙西新元古代陆相火山岩系和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存在多种来源岩浆岩系列与多种形式“多位一体”成矿模式。对上述岩浆岩体系深入工作,将带来找矿的新思路和新线索。  相似文献   
45.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富集成矿在垂向分布上受一定标高控制,形成具上限和下限的空间层带(俗称成矿壳层)。这个层带的出现受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双重控制,下限面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面,铲状断裂系的下铲面,以剥离断层为界面,是岩石温度变化的突变面、构造环境(压、张)反差明显的变化面,也是酸、碱分离及氧化一还原交替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转换面,构成铀“成矿壳层”的底面;上限面为古大地水准面,是地壳表面重力向量的势能等值面,它控制了区域侵蚀基准面、潜水面、渗入水的氧化一还原渗透面、上升的深部溶液与下降水的混合面,是铀成矿壳层的上界面。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沉积相的分析人手,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白垩统下部宜君组、洛河组、环河组(或伊金霍洛组)和上部罗汉洞组、泾川组(或东胜组)之间存在着沉积相的突变关系,认为该区早白垩世盆地动力学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时期动力学性质的转变恰与区内铀的主要成矿期相吻合,据此探讨了盆地动力学转变与铀矿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48.
赣东北地区燕山晚期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Rb-Sr,K-Ar及锆石U-Pb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燕山晚期火山岩的形成时限为91.7-128.3Ma,属早白垩世;基火山夺可分为2个岩浆活动旋回-石溪旋回与周家店旋回,其年龄分别为91.7-110.8Ma与119.2-128.3Ma,与赣杭构造-火山岩带2次主要的铀矿化年龄吻合,表明铀成矿与该时期岩浆活动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9.
相山铀矿田钾玄质岩石与铀成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的英安斑岩属于板内型钾玄质岩类,为钾玄质英安斑岩。其主要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含量变化小(66.73%~69.88%),高碱(K2O+Na2O=6.06%~8.41%),高K2O/Na2O比值(1.53~3.49),高Al2O3(13.24%~15.96%),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P、Sr、Ti显著负异常,无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Th/Yb>5,U和Th异常偏高。相山钾玄质英安斑岩的形成是源于地幔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其中较基性的包体应为地幔岩浆残留产物。相山铀矿化在时空上与钾玄质英安斑岩关系密切,其形成应该与钾玄质岩有关,幔源流体在铀成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0.
浙江天姆尖盆地存在Ⅰ ,Ⅱ两类流纹岩 ,这两类流纹岩可能是由同一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的 ,但是它们的各种性质及空间分布却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