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测绘学   267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688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视频序列影像自动镶嵌是UAV视频影像处理应用中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序列影像镶嵌过程中,由于配准精度不高、误差累积所导致的拼接错位严重,镶嵌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从提高特征匹配的精度和准确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UAV视频序列影像自动镶嵌方法.通过对特征匹配结果的精细化处理,保证了影像配准的正确性,取得了较好的镶嵌结果.  相似文献   
952.
东秦岭-北大别山构造-岩浆演化是热点研究问题,关于该带火山岩喷发时限存在较大的争议,其岩石成因和成岩构造环境尚不清楚。对北大别山西段仙桥膨润土矿床英安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仙桥酸性火山岩具有高钾(3.96%~5.01%)、富碱(K2O+Na2O介于7.97%~8.96%之间)、弱过铝质(A/CNK为1.0~1.15)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不明显,Nb、Ta亏损明显,且具有高Nb/Ta、(La/Yb)N、Sr/Y值,表现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得,仙桥成矿岩石英安岩喷发年龄为133±1 Ma,与邻区双桥膨润土、皇城山银矿床陈棚组火山岩的年龄一致。研究认为,仙桥火山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由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产生于中生代后碰撞构造环境,在133 Ma左右,北大别山仙桥地区还未发生大规模的拆沉减薄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53.
采用Z-σ坐标系中的两维纬向平均模式,作了大尺度地形作用的敏感性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在太阳辐射加热作用下,大尺度地形将影响副高脊的季节活动,例如地形作用使得副高脊北移的季节时间提早,以及使得高压脊在地形峰附近停留时间较长。这与南亚高压季节活动的实况,以及有关地形的动力分析等均颇为相近。   相似文献   
954.
造礁珊瑚δ^18O记录的过去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克服 《海洋通报》1998,17(3):72-78
  相似文献   
955.
海冰热力模式及北极海冰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的海冰热力模式,主要通过海面和冰面的温度变化及热量收支,用来计算海冰面积和厚度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956.
下嘎来奥伊铅锌矿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地构造位于额尔古纳地块额木尔山隆起带南缘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北缘接合部位的西段。研究区广泛分布大面积不同期次侵入岩,矿体产于中酸性浅成侵入岩及其与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带中。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68.9±2.1)、(165.9±2.1) Ma,认为其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Si、K、碱和贫Al质量分数的特征;A/CNK值为0.97~1.02;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60~851℃之间,平均温度为811℃,具A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Th、U、Zr、Hf),亏损高场强元素(P、Ti、Nb、Ta),具Eu负异常(δEu值为0.01~0.27)。下嘎来奥伊钾长花岗岩w(Sr)=(13.20~62.80)×10-6,平均值为38.95×10-6,w(Yb)=(2.44~7.81)×10-6,平均值为4.50×10-6,属于低Sr高Yb质量分数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相关研究认为,矿区钾长花岗岩的形成与中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所形成的伸展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开发井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数据如岩心分析化验、测井曲线等也急剧增加。为了实现对成熟油田开发井资料的有效管理,以码头庄油田为例,采用VB作为开发语言,在Supermap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开发井资料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快速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井的相关资料,并且可以根据查询条件来对井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958.
栅格索引的结点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扑空间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也是GIS区别于传统制图系统的主要因素.对于拓扑空间关系自动构建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其速度及效率一直是瓶颈.在分析拓扑空间关系自动构建算法的基础上,指出结点匹配算法是拓扑空闻关系构建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索引的结点匹配算法.实践表明:新算法对于拓扑空间关系自动构建的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9.
王立安  赵建昌  余云燕 《岩土力学》2020,41(6):1983-1990
考虑地基横观各向同性和非均匀性,建立孔隙率、密度、剪切模量及渗透系数同时随深度变化的非均匀饱和地基模型,模型中考虑参数间的耦连影响,并引入非均匀因子表征地基的不均匀程度。基于Biot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以土骨架位移和孔隙水压力为基本未知量的控制方程,采用微分算子法对控制方程进行解耦求解,推导出非均匀饱和地基中瑞利波的频散方程。将推导结果分别退化到均匀饱和地基和单一弹性地基,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通过数值算例,对非均匀饱和地基中瑞利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系数及位移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频区,饱和地基的非均匀性对瑞利波传播速度、衰减和位移都有显著影响,质点运动轨迹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频率的升高,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当频率趋于无穷大时,瑞利波速度收敛于弹性地基中的波速;地基非均匀性增大了瑞利波的传播阻抗性,瑞利波位移加速衰减,传播深度小于均匀饱和地基。随着非均匀性增大,质点竖向位移的衰减快于水平位移,这种差异造成质点椭圆运动轨迹的扁率减小。此外,地基中非均匀土层厚度越小,则地基非均匀程度越高,对瑞利波的传播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96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breakage and shear strength of soil-rock aggregate with six rock contents under six normal pressures were studied from macro and mecro perspectives by large-scale direct shear test, particle observation test and particle sieving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scopic shear strength properties and mecroscopic particle breakage characteristics was established, thus further reveal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rock content and particle breakage on the sh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oil-rock aggreg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le breakage mainly occurred near the shear plane. The breakage morphology can be divided into surface grinding, local fracture, complete fracture and complete breakage, resulting from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uneven contact forces between particles. Due to particle breakage, the content of fine particles increased, coarse grains decreased, and intermediate grains fluctuated. The relative particle breakage B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ormal pressure ?n or rock content P5, which accorded with the function of two variabl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ormal pressure ?n, the shear strength τ increased nonlinearly and met the modified M-C strength criterion. When the rock content P5 increased, the cohesive force c0 of soil-rock aggregate decreased,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0 of soil-rock aggregate increased, and the non-linear parameter Δ? increased. Particle breakage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non-lin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oil-rock aggreg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