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433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近些年来危害养殖鲫鱼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 CyHV-2)。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脊髓组织为材料,进行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构建对鲤疱疹病毒Ⅱ型敏感的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系(Spinalcordtissuecell lines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CSC)。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异育银鲫脊髓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已传代至第128代次,获得稳定传代的细胞系后,采用低渗法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行鲤疱疹病毒Ⅱ型的敏感性测试与传代。结果表明,以含10%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在24℃恒温条件下,可稳定传代培养异育银鲫脊髓细胞,传代细胞呈成纤维样或纺锤状;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为156±2条,该细胞为三倍体细胞。通过对CyHV-2敏感性的测试,CSC细胞感染CyHV-2后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感染第7天的病变细胞液的TCID50达到109.33/mL,CyHV-2病毒可在CS...  相似文献   
982.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华北地区85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频次、持续时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华北地区年高温日数整体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年均高温日数明显增多;高温多出现在华北地区的南部和西部,华北地区大部分站点的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②就气候平均态而言,高温初日有略提前趋势,高温终日则明显推迟;空间上,绝大多数台站的高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其中京津冀中北部地区尤为明显。③累计高温热浪次数、轻度和中度热浪次数均整体增加,并在1990年左右明显由少变多,重度热浪次数增加趋势更为显著;1987年之后,平均每次高温热浪事件的高温有效积温明显增加,表明高温热浪的平均强度增大。④不同等级高温热浪总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相近,高频次区域均集中在内蒙古西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热浪累计频次的变化趋势在内蒙和山西以增多为主,在京津冀地区以减少为主。除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的个别站点以外,绝大多数站点的热浪平均持续天数和平均高温有效积温的变化呈增多增强趋势。总体来看,华北大部分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温日数及热浪事件明显增强,同时存在明...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对粤北新丰雷公寨地区火山岩成岩时代进行了测定,对其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火山岩中流纹质凝灰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85.7±3.4 Ma,英安斑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84.8±4.6 Ma,流纹斑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90.1±2.3 Ma,均属于早侏罗世.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轻稀土富集、Eu和Ce中等亏损、总体为右倾斜等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具有富集Rb、Th、U、Zr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a、Ce、Nd、Hf、Sm、Lu和Y等元素,亏损Ba、Sr、P、Ti、Nb等元素.显示嵩灵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板内环境,成岩作用处于陆内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84.

与经典的单程波深度偏移方法相比, 全声波方程波场深度偏移方法在成像质量和计算效率方面会面临新的难题, 还有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其中倏逝波的压制问题是全声波方程波场深度延拓及深度偏移方法面对的一项特殊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 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倏逝波压制策略.策略Ⅰ是以经典频率-波数域方法为基础, 提出广义低通滤波器方法; 策略Ⅱ是以能量守恒原理为基础, 来解决波场延拓中倏逝波的振幅爆炸问题.对梯度速度模型的脉冲响应计算表明, 本文提出的两种倏逝波压制策略在横向速度变化剧烈情况下的数值结果都是稳定的, 并且能够实现与有限差分方法相同的波场延拓计算精度.在对盐丘模型成像时, 在相同计算参数下, 本文所提新策略解决了在使用传统低通滤波器压制倏逝波时无法对高角度构造进行准确成像的缺点.相较于压制倏逝波的谱投影方法, 本文所提新策略不仅在成像质量上达到了与之相同的水平, 而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表明: 与传统倏逝波压制策略相比, 本文所提新策略在实现全声波方程波场深度延拓及成像时, 更好地平衡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5.
韩宁  江思宏  白大明  陈春良  刘源 《地质通报》2015,34(06):1086-1099
伊尔岗克拉通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该克拉通内产出的铁矿床均与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可分为2种类型:①深成—表生矿床;②表生—富集矿床,主要分布在尤恩米(Youanmi)地体中。深成—表生型铁矿床具有相似的变形历史、镁铁质火成岩围岩、深成热液蚀变事件和高品位的铁矿石类型。深成热液蚀变包括早期碳酸盐-磁铁矿蚀变、中期形成磁铁矿矿石、晚期碳酸盐-赤铁矿蚀变,但是这些矿床在岩相、变质程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都存在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成因模型。表生—富集型铁矿床可能是通过表生淋滤BIF中的硅质条带形成的,但不含硅质条带的BIF的出现,说明没有对硅质条带的选择性表生溶解也可以形成高品位矿体。  相似文献   
986.
随着三维空间数据获取能力的提高和人们对三维空间信息需求的提升,城市地区的三维重建成为研究及应用的热点。一方面,建筑物立面包含丰富和直观的细节信息,是建筑物三维建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车载移动测量是街景级分辨率上高效采集建筑物立面数据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车载移动测 量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难以与其采集能力相匹配,因此,在建筑物三维建模方面仍有巨大潜力和持续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分析了车载移动测量数据的特点,探讨了利用三维点云和影像序列数 据进行建筑物立面重建及增强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现有方法的主要不足及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987.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对同向流动环境中具有不同喷口高宽比(aspect ratio-AR)、射流比(velocity ratio-VR)的椭圆喷口射流与圆喷口射流的标量物质浓度场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研究。系统研究了同向流动环境中椭圆喷口射流浓度场的各种掺混稀释特性:中心线稀释度,射流扩展宽度,下游不同断面上的时均浓度分布和紊动强度分布。采用紊流理论和量纲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给出同向流动环境中受动量控制的椭圆射流稀释度预报方法,提出该类椭圆射流稀释度预报方法归并到已有圆射流系列预报模型中的实现途径,比较了具有相同出口超值动量Me0的圆射流与椭圆射流的沿程稀释度变化。由于椭圆射流比圆射流具有更高的稀释度增长比率,说明椭圆射流比圆射流具有更好的掺混稀释效果。  相似文献   
988.

气候变化尤其干湿变化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高分辨率地重建过去的干湿变化是研究区域干湿变化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目前针对华北地区小冰期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干湿变化研究更少。本研究在3个AMS-14C测年的基础上,通过99个样品的孢粉、炭屑、粒度等指标高分辨率地重建了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干湿变化特征及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冰期之前(约1340 A.D.)乔木花粉含量多在25%以上,指示流域植被以森林草地景观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粗,沉积环境不稳定,气候较为湿润。小冰期期间(1340~1920 A.D.)乔木花粉多降低至15%以下,喜干的藜科、荨麻属和葎草属花粉含量明显增加,指示气候整体变干,但不同阶段变干程度又存在明显差异:小冰期早期(1340~1580 A.D.)孢粉组合中喜干的藜科花粉含量逐渐增加,湿生植物花粉含量减少,PCA axis 1得分值多在0~1之间,显示气候偏干。该时期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炭屑浓度、农作物(禾本科≥35 μm)花粉和磷(P)含量均最低,说明小冰期早期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小冰期中期(1580~1800 A.D.)喜干的藜科、荨麻属和葎草属花粉含量达到最高值,PCA axis 1得分值较小冰期早期更正偏,指示气候更为干旱。炭屑浓度、伴人植物、磷(P)含量和农作物(禾本科≥35 μm)花粉均达最高值,指示人类活动强度明显增强;小冰期晚期(1800~1920 A.D.)湿生的禾本科和水生植物狐尾藻属等花粉含量达到最高值,PCA axis 1得分值负偏,指示气候变湿润。该阶段农作物(禾本科≥35 μm)花粉、炭屑浓度和磷(P)含量较上一时期均略有降低,表明人类活动强度较小冰期中期略有降低。小冰期以后(1920年至今)喜湿的禾本科和水生植物狐尾藻属花粉含量减少,与小冰期晚期相比,气候向着干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89.
北淮阳构造带东缘广泛出露新元古代变形花岗质岩体,其岩石成因对于认识北淮阳构造带的岩浆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出露于万佛湖北侧的变形花岗质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和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和黑云母等矿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其成岩年龄为778 Ma,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A/CNK=0.98~1.21,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C/MF-A/MF图解显示源岩为泥岩及砂岩.根据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岩体应为新元古代扬子板块与大别地块碰撞产物.  相似文献   
990.
在广东长排铀矿勘查区,通过X荧光仪快速测量土壤样品中的Cu,Pb,Zn,As,Sr等含量.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成果图,并讨论这些元素对隐伏花岗岩铀矿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携带式X荧光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隐伏花岗岩铀矿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