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941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即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导致湖岸线向盆地方向退缩,产生下降体系域,本次研究采用了体系域的四分法,即一个完整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断陷初期红色地层层序,受气候因素控制明显,既不同于冲积地层层序,也不同于正常湖相地层层序,在层序演化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物补给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发育三种沉积密集段,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在层序中所处位置不同,控制着不同的烃源岩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32.
贵金属多元素分析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贵金属多元素精确分析在科研与工业界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贵金属分析常用的试样分解方法、分离富集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对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利用实测剖面和前人有关钻孔、测井及区域地质研究等资料,在总结盆地新近系空间展布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识别出四种沉积相类型号和九种沉积亚相,阐述了各类型沉积相特征,探讨了各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并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铀成矿地质条件,依照陆相盆地砂岩铀成矿理论,分析了区内铀矿找矿方向,指出柴达木盆地东部清水河地区上新统狮子沟组辫状河三角洲相砂体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34.
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作为一种较新的采煤方法,在我国技术上还不很成熟,因此,首次针对京煤集团木城涧矿大台井的地质条件和赋煤状况,通过简化建立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该矿煤层顶底板在开采前后运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层倾角、推采距离和开采巷道数三者是影响煤层顶底板运动规律的重要因素,得到了表征顶底板运动规律的顶底板法向最大应力和法向最大位移与三影响因素关系曲线,详细阐述了三影响因素下的煤层顶底板运动规律;同时,对现场开采中支撑压力大小,特别是在三影响因素下,超前支撑压力的作用范围与应力峰值位置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总结了其影响规律;最后,指出了该数值分析方法对现场开采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西成矿化集中区泥盆系海底热水沉积型和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中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赋存在海相富有机质沉积层段中的两类矿床,其中的有机质富集作用与泥盆纪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且热流体活动导致菌藻类微生物繁盛,是沉积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36.
37.
在二维坐标系量化图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许多量化图形的新理论及图形设计方法。在图形绘制方面,采用常规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了大量鲜为人知的造型独特的量化图形,大大丰富了图形科学的内容。本文就计算机制图过程中探索设计出的简单消隐方法和图形动态显示方法作以介绍,希望在其它图形设计中能起到借鉴作用。一、简单的消隐方法研究重化图形种类,花样繁多,不仅有基础图形、复式图形,而且还有由不同类型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图形。手工绘制这些图形不仅费时费力,而巨难度也比较大,因此采用计算机制图…  相似文献   
38.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39.
成都平原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都平原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前缘的第四纪压陷盆地,东西两侧分别被龙泉山和龙门山所限。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第四纪断陷作用从大邑-彭县-绵竹隐伏断裂和浦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所夹的北东向断块的为民陷开始,然后向东西两侧扩展。不同断裂在不同时代的逆冲运动对成都平原的形成和演化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0.
利用1983 ̄1988/1989年6年季平均全球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各年相对于6年平均的距平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基于加热异常沿经向表现为正负相间分布和沿纬向有几个加热异常中心的特征,利用定常态初始方程三维谐模式进行了加热异常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对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异常的经向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强了经向环流的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异常与几个孤立热源(汇)作用的结果的线性叠加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