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呼伦贝尔盟克山病与环境硒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日邦  鞠山见 《地理科学》1993,13(4):368-374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选择长野县有代表性的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内部小气候环境的季节变化,以便搞清松林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林内气候环境的变化与叶子状态的变化有关。在秋季十月下旬,由于叶色浓绿,林冠上部反射率约为18%;在冬季,由于叶子脱落,在开阔地带树冠下入射太阳辐射的最大反射率约为45%。林被覆盖对林区内的热量条件影响很大,在盛夏季节,林地表面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比裸地低30℃和3℃左右,这是由于松林植被减小了土壤温度波动的振幅的缘故。盛夏时节林内空气温度可以比裸地低7.5℃,相对地产生了冷的环境。在生叶和落叶过程中植株接收太阳辐射的主要部位位于不同的高度上,这从林内气温的垂直分布状态可以看出来。能量平衡分析认为,松林植被对其环境的主要影响之一是通过潜热通量来传输热量,即松林改变了鲍文比率,从而向其周围提供了凉爽清新的空气。这种热量交换在裸地上和城市柏油、水泥路面上是几乎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3.
124.
本文在详细介绍澄江镇变形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及对论证,优选出最佳治理部位。通过对抗滑性和挡土墙两种治理方案的对比分析,建议采用抗滑桩方案对澄江镇变形体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5.
针对矿区地表形变同时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情况,结合InSAR监测本身的特点,本文以永城市为例,选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7景Radarsat-2 SAR图像,提出利用D-InSAR联合SBAS技术开展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即利用D-InSAR监测矿区地面塌陷状况,SBAS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永城市矿业开采、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城市建设等资料认为,矿业活动不仅给开采面附近造成严重的地面塌陷,还造成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现象。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利用D-InSAR和SBAS两种技术适合在矿区开展地表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126.
通过饱和渗透性结合土水特性曲线可以预测土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饱和渗透性一般通过渗透性试验得到。岩土工程中需要判断不同土质在非饱和状态下的渗透性,如果都通过试验获得,将会费时费力。与饱和渗透性相比,导气率的测量是简单的,通过导气率预测饱和渗透性显然更有效率。Loll和Moldrup等人对田间土壤进行了试验,发现导气率和饱和渗透性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提出并通过导气率预测了饱和渗透性。由于对数线性关系中的参数受土质影响很大,没有统一的公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试验对粉质黏土进行了研究。粉质黏土的渗水和渗气均存在一个起始压力,超过起始压力后,导气率随入渗气压力呈线性关系;饱和渗透性和导气率呈对数线性关系;干土状态下的导气率比饱和渗透性大2~3个数量级。得到的结论可为在粉质黏土中利用导气率预测饱和渗透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7.
斑鰶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8.
随着9210工程网络的建成及投入业务使用,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并与原网络系统协同运作,解决新旧网络的互连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气象部门省、地两级各业务系统大都建在NOVELL平台上,在短期内还难以全部移植到UNIX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形成多...  相似文献   
129.
海上围隔羟基治理赤潮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化学药剂和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存在的问题,2002年8月在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海上围隔杀灭赤潮生物的试验。采用强电离放电的物理方法,将空气中O2和海水中H2O电离离解成OH等自由基,溶解到一部分海水中形成高浓度的羟基溶液,喷洒在围隔内水面上,其比值浓度为4.2mg/L。当海水中羟基浓度达到0.68mg/L时,赤潮生物叶绿素α含量低于检测的最低值。24h后检测杀死灰甲多甲藻、光甲多甲藻、多纹膝沟藻等33种赤潮生物,其致死率达99.8%,其中藻类孢子的致死率达100%,海水水质亦有明显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羟基溶液是目前治理赤潮可行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光周期和维生素对巴夫藻(Pavlova sp.)生长和物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巴夫藻的培养效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维生素浓度和光周期的双因素实验,培养巴夫藻14 d,测定藻细胞中色素、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并分析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柴油性能的变化。【结果】最适合巴夫藻生长的光周期是16 h∶8 h。在1V 16 h∶8 h的条件下,巴夫藻的生物量干质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501.50和55.54 mg·L-1。在8V 8 h∶16 h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21 mg·g-1和2.60 mg·L-1。在8V 24 h∶0 h和8V 16 h∶8 h条件下,脂肪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30.18%和123.87 mg·L-1。最适合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生产的光周期为8 h∶16 h,在1V 8 h∶16 h的条件下,EPA占比达15.46%。在4V 24 h∶0 h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CN)达到53.98,不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