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233篇
大气科学   335篇
地球物理   290篇
地质学   1082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基于三维地震、测井、岩矿测试等资料,分析了镇泾地区中生界断裂体系特征与成因,结合源岩热演化与储层物性反演结果,恢复了长8段油气成藏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了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长8段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镇泾构造转折区构造变形受盆地边缘影响明显,发育复杂断裂体系,构造特征及演化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中生界北西向、北东东向、近东西向3组断裂发育,平面上呈雁列式带状展布,剖面上为高陡产状且小断距错动。印支期北西向主断裂走滑明显,中、晚燕山期北东向断裂活动加强,喜山期北东东向次级断裂密度增大,并派生大量剪切裂隙。(2)长8段油藏经历了晚三叠世储集层、烃源岩层初始沉积形成,早白垩世初期少量低熟油近源充注形成岩性油藏,早白垩世末成熟油快速输导形成受断层及裂缝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晚白垩世以来早期油藏调整等4个阶段。(3)印支运动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展布范围,I类北西向走滑断裂控制了镇泾地区中生界构造格局;中、晚燕山运动加速烃源岩热演化进程,并改善储层物性,II类断裂活动,为烃类输导提供垂向通道;喜山运动使先存中生界断裂活动,控制油气调整范围及油藏差异富集;其中北东东向II类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导流性能好,是最为有效的富油断层。  相似文献   
192.
自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以来,人类开始不断发现太阳系其他行星周围的卫星。木星的4颗大卫星(木卫一至四),其亮度在51~63星等之间,是太阳系内除月亮以外最亮的四颗卫星,用伽利略时代的小望远镜就能清晰地看到,因此是首批确认的卫星,称为...  相似文献   
193.
蔡少华  朱涛 《测绘工程》1998,7(1):60-63
在矿图绘制过程中,AUTOCAD和数据库系统(DBMS)之间的来回切换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本文以ASE为基础,介绍一种新型的矿图属性数据数据管理方法,为CAD与DBMS的合理集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4.
内蒙古达拉特旗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及找水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量的植物孢粉、C14、水土样等样品的取样测试,分析了黄河断陷盆地的形成与发展,重点研究了达拉特旗平原区主要供水目的层—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环境,结合其它勘察手段取得的成果,指出找水方向应为罕台川以西山前地带承压水及罕台川冲、洪积扇与黄河近岸潜水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5.
196.
塔里木盆地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指出震旦-三叠纪和侏罗-第四纪是两个构造巨旋回.在这类旋回中,盆地经历了由伸展到聚敛的完整发育过程塔里木盆地的演化总体上表现为强伸展-聚敛-微伸展-强聚敛的特点盆地动力学旋回决定了油气的生运聚散过程.提出含油气系统旋口的概念.在分析寒武-奥陶系含油气系统旋回、石炭系-下二叠统含油气系统旋回和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旋回的基础上,指出对含油气系统旋回的形成期与调整再分配期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7.
山东济宁下第三系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济宁地层小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广大地区均被第四系所覆盖。历年来在钻孔中获得不少地层资料,但对下第三系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还缺乏详细的划分和对比,也缺少相应的命名。宋之琛(1 964)关于山东第三系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研究,对本区第三纪孢粉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笔者于1977—1979年,对鲁西南一带的成武、鱼台、黄口等凹陷钻孔中的下第三系,进行了孢粉分析工作,将下第三系划分为三个组、六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表1)。  相似文献   
198.
甘肃省铁矿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及秦岭区,其中以沉积变质型及沉积型铁矿最重要,占总储量的极大部分,沉积变质型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区;而沉积型主要分布于秦岭区。接触交代型与热液型以及火山岩型铁矿则主要分布于北山区,次为西秦岭与祁连山区,为富矿的主要对象。此外尚有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点,但规模均较小。本文主要据甘肃省1972年1∶50万编图资料加以整理,其中利用了省地质局文蜀屏及区测二队梁鼎新、刘晓祥等同志整理的资料。由于我们政治与业务水平所限,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9.
李坪  任金卫 《地震地质》2000,22(4):337-343
位于辽宁瓦房店温坨子的东岗断裂是一条隐伏断层,靠近该地区原曾选定的核电站场址,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查明了该断裂的地理位置、几何形态,发现断裂带东延至尉屯就转向北去,并确定它没有与金州断裂相接。经系列探槽的开挖,断层构造岩及有关地层样吕作绝对年龄测定,证明东岗断层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但约5万年以来断层的上覆地层没有被错断,因此认为东岗断层不是能动断层。  相似文献   
200.
崔庆洲  任英 《岩矿测试》1990,9(1):39-42
为解决以重稀土为主的稀土矿中少量镧铈合量的测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以Zn-EDTA和EDTA联合掩蔽La、Ce以外的大量轻、重稀土并以对乙酰基偶氮胂为显色剂测定了龙南混合稀土氧化物中少量La和Ce合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