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233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290篇
地质学   1082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利用浚县1963-1997年降水资料,分析了浚县35年来年降水量以及春、夏、秋、冬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有增加趋势且降水百分率呈波动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减少、降水百分率呈波动变化且较稳定,秋季降水减少且降水百分率波动较大,冬季降水有增加趋势且降水百分率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152.
洁净煤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大力开发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型煤技术、水煤浆气化技术、煤液化技术、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等洁净煤技术 ,对提高煤炭利用率 ,改善环境状况 ,实现能源工业 (也包括化工及其它相关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 ,有重要意义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分析入手,研究了赣中变质岩带中铀矿化与变质岩带的含铀性、构造岩浆活动带、变质岩带出露的动力学机制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带以及地壳减薄、地幔上隆和在变质核杂岩边缘沿着低角度正断层的地壳伸展构造有着实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水库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对水库生态变化过程及其数学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1995年的水文、气象、水库调度资料、入库河流水质及水库初始水质资料模拟了该年度丹江口水库水体生态逐日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5.
红辉沸石合成P型沸石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广西资源红辉沸石为原料进行合成P型沸石的最佳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研究,提出了工艺流程为红辉沸石(酸处理)→水热反应→晶化→洗涤、过滤→烘干→P型沸石产品,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3-4,碱度4-5mol/L NaOH,晶化温度95-100℃,晶化时间6-8h。  相似文献   
156.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本文在分析现有结构地震破坏模型的基础下,提出了一种改进掇参数地震破坏模型。文中采用三线退化型恢复力模型对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累积耗能,极限变形与极限滞回耗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的破损结果与实际在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相似文献   
157.
东秦岭毛坪变质沉积岩系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源分析、碎屑岩成分特征和区域构造综合对比表明毛坪变质沉积岩系的主体属古生代秦岭古岛弧弧前沉积。该岩系位处秦岭商丹带东部,是南、北秦岭结合时首先发生点接触/碰撞的部位。南、北秦岭的结合由石炭纪早期的点接触/局部碰撞到中三叠世末最终全面碰撞造山的完成,其间经历了晚海西期的长期板缘构造演化。毛坪地区变形序列和构造发展反映出这一独特的演化进程,为研究南、北秦岭以及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时代和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8.
ResearchontheseismotectonicsoftheJan┐uary17,1995HanshinM7.2earthquakeZHU-JUNHAN1)(韩竹君),FU-HUREN2)(任伏虎),YujiroOgawa2)(小川雄二郎)a...  相似文献   
159.
唐少华  赵红 《广西气象》1996,17(3):37-39
“9210工程”,即:“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通过本文介绍了广西9210工程的建设内容、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广西9210工程有一个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160.
依兰—伊通裂谷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沿着衣兰-伊通裂谷发育有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带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带。本文论述了该裂谷及其火山与地震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地震与火山贩关系,认为该裂谷的某些地震发生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