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于涛 《中国沙漠》2010,30(3):686-690
利用2004年开展的“金塔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JTEX)”所取得的资料和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西北地区金塔绿洲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绿洲-沙漠系统的气象场和辐射场。模拟结果显示,绿洲、沙漠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而长波辐射的日变化则不很明显;绿洲、沙漠的向下短波辐射相似,峰值在1 050 W·m-2左右;绿洲向上短波辐射峰值略小,约166 W·m-2,沙漠向上短波辐射峰值约261 W·m-2;绿洲、沙漠的长波辐射相差不大,全天基本上分布在300 W·m-2左右;绿洲净辐射峰值约914 W·m-2,大于800 W·m-2左右的沙漠地区。净辐射在沙漠或绿洲同种地表类型上基本与区域一致,分布均匀,下垫面上数值相差不超过10 W·m-2。白天不同下垫面上的净辐射有较大的差别,最大差异可达100 W·m-2。  相似文献   
72.
藏南康马地区石炭系及其下伏变质构造地层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康马地区位于拉轨岗日构造带南缘中部。前人对该地区的康马穹窿及周围地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长期以来对该区石炭系及以下变质构造地层的层序及时代认识不清,致使拉轨岗日构造带前石炭纪的地质演化史成为空白。根据1∶25万江孜县幅、亚东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地层学资料及古生物、岩石组合特征,对康马附近石炭系及其以下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厘定后的地层单元分别为前奥陶系郎巴群(POl)、奥陶系则果群(Oz)、下石炭统雇孜组(C1g)。下石炭统雇孜组(C1g)与上覆早二叠世破林浦组(P1p)之间为伸展不整合接触,与奥陶系则果群(Oz)之间为伸展拆离断层接触,前奥陶系郎巴组(POl)与奥陶系则果群(Oz)之间为伸展不整合接触,与下伏康马岩体为伸展拆离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73.
从科学合作活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论文合作入手,研究城市间知识网络结构,借助社会网络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区域16个核心城市间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内容特征,剖析长三角区域城市间论文合作的空间数量与结构特征以及在内容上的学科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江苏省的跨界论文合作数量和强度明显高于浙江省;论文合作网络不同于经济发展网络的省会城市主导模式,而是呈现更加明显的网络结构,驱动力也由大城市主导变为中小城市驱动,但不可否认论文合作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仍然存在;论文合作学科特征存在"马太效应",学科分布不均衡,致使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74.
万晓樵  王曦  于涛  李国彪 《地学前缘》2006,13(6):218-226
随着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开展,在古海洋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古近纪古新世与始新世(P/E)界线间的地质事件的发现便是其重要成果之一。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对生物群、碳、氧、锶稳定同位素以及磁化率的研究显示,全球界线事件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具有明显的影响。古新统宗浦组顶部底栖有孔虫动物群阶段性绝灭,总灭绝率为69%。始新统遮普惹组底部有孔虫逐渐复苏,除12种为古新世的残存类型外,始新世生物组合全为新的属种,并呈现三个复苏阶段。碳稳定同位素表现为三期负向偏移,在界线处出现-4‰的异常。这一异常与全球碳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锶同位素在界线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明显的峰值出现在界线之上,并与全球53Ma出现的锶同位素变化相对应。磁化率在界线之上2m处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波动,与第3期碳同位素异常吻合。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低纬度浅海环境)在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时期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说明全球深海温度增高在浅海环境具有相同表现,只是影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5.
医学CT图像中,肺实质区域的准确分割乃是肺结节检测的基础,其对于临床肺部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基于医学CT图像的肺实质分割算法,然后详细阐明肺实质分割的主要步骤,探讨几种典型算法的分割效果,包括肺实质与肺气管的比较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综合几种常用的分割算法与改进,提出一种实用性强、鲁棒性较好的肺实质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76.
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嫩江组下部生物地层及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后金沟剖面进行化石的系统采样、鉴定和分析,识别出了介形类Cypridea gunsu-linensis-Cypridea ardua和Ilyocyprimorpha netchaevae-Periacanthella portentosa-Cypridea ordinata组合,孢粉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teles和Lythraites-Aquil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根据介形类、孢粉化石组合,结合叶肢介化石和岩性等资料,厘定了该剖面的层位,认为后金沟剖面属于嫩江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时期的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根据介形类化石的保存特征及丰度、分异度,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在嫩江组一段-二段沉积过渡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伴随着湖侵,介形类经历了一个衰退、消亡、复苏的过程。根据对孢粉的分析,认为该沉积期总体属于湿润到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其中在嫩江组二段底部黑色页岩的沉积期显得气候更加湿热,向上开始逐渐变干凉。  相似文献   
77.
于涛  陈昭  朱鹏宇 《地理科学》2012,(9):1041-1046
国际理论与实践表明高铁的建设能够推动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现阶段中国高铁大规模建设,与快速城市化同步推进,使得这一影响更为深刻和复杂。在高铁新城形成的过程中,高铁站点发挥了一个"放大器"的功能,推动了以高铁新城为主体的城市郊区化进程。以京沪高铁为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以高铁新城为代表的郊区化模式特征:①大城市相对主动的郊区化;②规划建设的规模与定位偏高;③迅速改变城市原有空间格局等。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角度,利用城市政体理论分析了高铁驱动城市郊区化的内在机制。最后指出高铁对于城市郊区化的带动效应存在着选择性和不确定性,应从区域层面对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的定位及关系进行协调,将高铁新城的选址、规划、开发和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空间发展的脉络之中,同时应加强高铁新城规划的公众参与,从而更好的利用高铁驱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8.
固相吸附-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初步了解和评价了某市自来水中有机物污染状况.采用XAD-2树脂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测定部分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但UPVC型水管中水头水有机物含量略微高于铸铁型水管,中断水中有机物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9.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总被引:50,自引:9,他引:41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 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 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 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 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80.
位场垂向二次导数是基于拉氏方程求得的。1969年B.K.Bhattacharyya实现了二元三次样条函数计算位场导数的方法。本文采用了非等距结点B样条函数求导的方法,它具有灵活统一的优点。取作为二次微商计算式。由于用曲线插值求导取代曲面插值求导,程序更便于编写。在计算机上分别用三种模型作了试算,效果很好,精度比其它方法(包括上述二元三次样条函数法)提高了一个级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