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利用美国Licor-620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冬小麦品种鲁麦23号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分别确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和CO2—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光合作用模式,并进而建立了一个具有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为叶片尺度的冬小麦冠层模式,利用模式分别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变化对冠层光合作用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综合数值分析。单因子分析表明:晴天状况下,冠层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上升,当CO2浓度由330×10-6上升至660×10-6时,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19.7%;冠层光合速率随辐射增加而增大,辐射量增加10.0%,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6.7%;冠层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1℃,冠层光合日总量减少2.9%。多因子综合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量较大的气候背景下,冠层光合日总量对温度和CO2变化响应更加敏感。本文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提供了最基本的可靠模型参数,冠层光合模型为未来改进作物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刘建栋  于强等 《气象科学》2002,22(3):264-272
本文将农田微气象模式与冬小麦冠层光合模式进行耦合,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机理的冬小麦冠层CO2分布廓线模式,冠层光合模式中考虑了气孔对叶片光合的调节作用,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模式可以较准确地模拟拔节期冬小麦冠层CO2分布状况,平均相对误差为6.47%,数值分析表明:当冬小麦冠层风速为1m/s时,CO2廓线弯曲最为明显,随着风速加大,CO2廓线弯曲程度变小,CO2浓度升高后风速对廓线影响的基本规律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冠层中CO2浓度差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3.
李清  于强  徐文龙  万明华  张正  吕陈  王汉军 《岩土力学》2018,39(4):1211-1218
基于扩展裂纹尖端附近应变场分析,采用冲击载荷作用的三点弯曲梁进行试验,开展了应变片法确定Ⅰ型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明确了应变片与裂纹扩展方向之间朝向角为特定锐角和钝角条件下,动态裂纹尖端附近的归一化应变采用与裂纹扩展速度、应变片黏贴位置相关的二项式来表示,给出了二项式的相关系数确定过程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式。结果表明,二项式的理论计算的应变与时间关系变化曲线与试验实测相吻合;选取曲线最大值两侧3/4峰值处的时间差为特征时间?t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的应变与时间关系一致性较高;选用理论计算和试验实测的应变与时间关系变化曲线最大值,结合计算式,确定Ⅰ型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同时,与采用动焦散线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应变片法确定Ⅰ型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为应变片法在岩石断裂力学特征量的测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复杂气藏AVO属性交会含气性检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审召地区沉积相带复杂多变、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AVO响应多变,含气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在精细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明确岩石物理含义且对气层敏感的AVO属性,针对不同AVO分类井进行AVO正演建模和流体替代分析,研究该区AVO气层响应特征及属性交会规律,并确定了以NI和PR属性交会为核心的AVO气层检测方法及流程,为探索解决该区含气性预测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利用这套方法,对该区储层进行了含气性检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对采用RTK测量模式替代水准监测地面沉降进行现场试验。试验中设计各种不同长度的距离和时间,检验测点至基准点的距离和观测的时间段二者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获取RTK监测地面沉降的一些重要技术参数。另外,还将RTK测量误差与规范中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应限差进行对比,这有助于RTK测量尽早应用于实际地面沉降监测及其测量规范的制订。  相似文献   
36.
提出治理地面沉降工作中的减灾防灾向题的危险性总体评估甩圆讥阵上作甲的城x防灾问题。在主要以地面沉降为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提出应该做全市,供政府和规划部门使用,而不是逐个做单项工程的评估。具体提出天津市危险性总体评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天津市塘沽区为研究区域,在收集和整理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地面沉降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地面沉降过程的并行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了回归显著性检验,预测结果对观测值有充分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8.
利用美国Licor-6200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黄淮海地区代表性冬小麦品种鲁麦23号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分别确定了冬小麦叶片光-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和CO2-光合作用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光合作用模式,并进而建立了一个具有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为叶片尺度的冬小麦冠层模式,利用模式分别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温度变化对冠层光合作用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综合数值分析.单因子分析表明晴天状况下,冠层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上升,当CO2浓度由330×10-6上升至660×10-6时,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19.7 %;冠层光合速率随辐射增加而增大,辐射量增加10.0 %,冠层光合日总量可增加6.7 %;冠层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1 ℃,冠层光合日总量减少2.9 %.多因子综合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量较大的气候背景下,冠层光合日总量对温度和CO2变化响应更加敏感.本文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提供了最基本的可靠模型参数,冠层光合模型为未来改进作物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植被光合、冠层导度和蒸散的耦合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非直角双曲线估算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将冠层分为多层,分别计算每层受光叶和遮光叶的光合速率,采用积分法估算冠层群体的光合速率,通过群体净光合速率(An,c)与冠层导度的耦合模式将An,c与潜热通量(λE)耦联起来,通过双层模型估算λE,最后建立了植被群体光合-冠层导度-蒸散的耦合模型(CPCEM).本模型的优点在于计算相对比较简单,便于应用.通过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λE与NEE对CPCEM进行验证,显示CPCEM模拟的生态系统净交换速率(NEE)与实测结果变化非常一致,二者的根均方差仅为2.94μmol·m?2·s?1,CPCEM模拟的潜热通量(λE)与实测结果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模拟结果比实测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40.
于强  郑玉萍 《工程地质学报》2005,13(S1):130-134
本文在总结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历史演变、现状、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天津市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中的若干水资源管理问题,如城市集中供水、基坑开挖中的井点降水工艺、地下储能系统中的地源热泵以及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找出控沉管理工作与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切合点,针对以上控沉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