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基于DBMS的MAPGIS7.0版本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波  周顺平  陈波  方芳 《地球科学》2006,31(5):600-604
提出了一种“版本化”的地理数据库管理模式和基于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的版本管理模型, 讨论了其设计过程和层次结构, 给出了关键算法及MAPGIS7.0中版本管理的实现技术, 解决了传统GIS软件不能并发处理长事务的难题。该版本管理工具已经在国家“863”项目---地质调查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良好地运行, 能够满足多用户长期并发编辑地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论文首先通过从网上获取AVHRR的2001年海面温度月平均数据和WOA01的海面温度季度平均数据资料,然后利用fortran程序读取数据和初步处理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和surfer作图工具绘制了两组不同数据的等值线图,最后对图像进行了分析,对比两组海面温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73.
海域工程场地是区别于陆地工程场地的特殊场地,目前国内外不没有专门针对海域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规范或理论。以现有的陆地工程场地规范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域场地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应考虑的场地条件及工作方法,并对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74.
李玉森  万波  曲乐  索锐  李伟 《华南地震》2021,41(1):16-25
《辽宁省1∶100万数字地震构造图》以ArcGIS为平台,以《1∶400万中国地震构造图》和《辽宁省1∶50万地质图》为底图,结合近年来1∶25万、1∶20万、1∶5万地质调查新成果和城市活断层探测等有关资料,采用新方法、新规范(GB/T36072-2018、DB/T73-2018、GB/T 985-2015)[1-3...  相似文献   
75.
1975年海城MS7.3地震是中国第1次成功预报的7级以上破坏型地震,避免了大量人员和财产损失。但在地震后的调查中并没有发现较为连续的地表破裂带,只在零星地点发现了一些地表裂缝和喷砂冒水现象。该地震的等震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共轭特征,因此研究者对于海城地震的发震断层一直存在一定争议。文中对与海城河断裂共轭相交的金州断裂盖州北—鞍山段进行了遥感影像解译、微地貌测量和古地震探槽开挖等工作,发现金州断裂自大石桥市沿NE向至鞍山市南,在盆山过渡带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地貌面上存在较为明显的沿NE向展布的断层陡坎。由于人类活动,断层陡坎展布不连续。断层陡坎的高度多为1~2m,最大可达3m;在海城市南葫芦峪村开挖的古地震探槽揭露出盖州北—鞍山段具有宽约20m的基岩破碎带,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以来(距今(37.6±2.2) ka)至少发生过2次古地震事件。较新的一次地震发生于全新世(距今(11.7±0.8) ka以后,很可能为距今400~500a)。由于全新世地层太薄所限,无法识别出更多全新世古地震,但可以判断金州断裂盖州北—鞍山段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76.
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芳  徐世武  万波 《测绘科学》2010,35(6):137-138,163
本文分析总结国内外空间分析建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紧密结合各行各业应用的专业特色,建立能支持深层次应用的空间分析模型,提供方便的建模工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将工作流、形式语言、空间算子重载等技术相结合建立空间分析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78.
GIS中长事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波  周顺平  万波  叶亚琴 《地球科学》2006,31(5):605-608
为了解决传统的使用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RDBMS) 存储数据的GIS软件平台在需要长事务并发的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从GIS对长事务需求和一般对事务的处理方式遇到的问题入手, 将GIS数据的编辑过程归结为数据库状态的不断演变, 通过增加存储表格的手段, 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长事务解决方案, 并给出了相关问题的算法说明.传统的并发是在编辑之前对要素加锁, 在这个编辑过程中, 其他用户都不能编辑这个要素, 直到第一个用户完成编辑, 释放锁, 其他用户才能对这个要素进行修改.这样存在2个问题: 多个用户不能同时编辑一个要素; 后面的用户对数据的修改会覆盖掉前面用户的编辑结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本方案用状态标识数据的改变, 通过对状态的控制较好地解决了长事务的并发问题, 使多个用户不仅可以同时访问相同的要素, 而且不同的用户的编辑结果可以分别保存, 互不影响.该方案已应用到实践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辽宁省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海城地震区、下辽河—辽东湾、鸭绿江口和辽东半岛西侧的金州断裂沿线,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明显受到了NE—NNE向和NW向两组构造的制约,构造交会部位亦即地震活动条带的结点是破坏性地震的多发区。研究表明,金州断裂盖州北—鞍山段、海城河断裂、鸭绿江断裂西支东港以南段等6条地震构造(段)是区内危险性最高的地震构造,按照4级划分原则,可将其确定为高危险等级;金州断裂金州—普兰店段、郯庐断裂带渤中北—辽东湾段、依兰—伊通断裂铁岭—开原北段等10条地震构造(段)确定为较高危险等级;郯庐断裂带下辽河段、医巫闾山西侧断裂等4条地震构造(段)危险等级一般,其它地震构造(段)的危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80.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方法用于城市活断层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介绍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波勘探方法原理、现场数据采集和室内资料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福州和沈阳2个城市的活断层探测实例,探讨了采用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方法进行活断层探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对地下构造的重现性好、探测结果可实时分析解释等特点,在第四纪覆盖层较薄、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对被测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