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颖 《城市地质》2008,3(1):22-26
以北京野鸭湖涅地为例,利用遥感影像,深入分析涅地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征,借助PCI和ENVI图像处理平台,进行盐渍化土壤专题信息的提取,得出涅地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动态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块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中国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古生代以来板块运动的必然产物。济阳坳陷属于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所以研究其演化特征必须要了解渤海湾盆地的形成。济阳坳陷所处的区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古生代华北板块总体上以升降运动为主,但由于北缘长期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状态,东南缘又经历了多阶段的板块构造演化,其开合作用造成了华北内部地壳较弱的挤压变形;中生代的裂前拱起和初始断陷阶段,济阳坳陷已初具雏形;新生代是济阳坳陷的强烈构造运动阶段,此时板块运动形成了盆地大体框架后,经过地幔波状运动的内部改造便形成了当今四凹六凸“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3.
潮滩沉积环境与岩相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颖  朱大奎  曹桂云 《沉积学报》2003,21(4):539-546
潮滩沉积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形成于海岸坡度平缓、有丰富的细粒泥沙供应,以潮流动力为主的低能海岸环境,尤以河-海作用活跃的边缘海环境最为发育。潮滩沉积以粉砂为主,由于涨落潮流往复循环,潮滩具有动力、沉积、地貌与生物群体的分带现象。因海平面涨落与波浪参与的扰动筛选,导致潮滩沉积中的粗粒沉积物含量及微地貌形态的变化。这些因素反映于潮滩沉积相中具有下列特点:粉砂与粘土质交互叠置的页状层理;原始沉积层自下向上,粒径组成逐渐变细;下部的粉砂质层具有波痕、鱼刺状或丘状的交错层理、透镜体与扰动结构,或潮水沟堆积的镶嵌沙体;上部淤泥质层中具有草根、龟裂、虫管与钙质填充物、泥砾、泥块等。将现代潮滩沉积与南京钟山北麓下三叠统的黄马青组砂页岩,以及海口马村的下更新统湛江组粘土、粉砂岩进行对比,据泥沙粒径、矿物组合与含量,盐度,特别是薄互层理,虫管与钙质填充,泥裂块,波痕与交错层理等多项对比,均具有极好的相似性,表明该两组岩层为古潮滩沉积。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MODIS影像BRDF辐射校正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时二向性造成的辐射失真,在核驱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向性反射分布模型,并通过时MODIS影像的试验,得到了减弱辐射差异的较好效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各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一背景下,气象服务产品引入"互联网+"思维,必将有助于其服务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对气象服务的影响,剖析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气象服务产品发展趋势,并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产品创新中提出了建议和思考,以提升浙江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彭聪  周兴华  王颖 《海洋通报》2020,39(2):223-230
针对基于测高重力异常反演海底地形理论众多、选取标准无法确定的情况,利用中国南海海域内的测高重力异常和船测水深数据研究比较了重力地质法(GGM)和SmithSandwell (SAS)法两种精度高、计算速度相对较快的海底地形反演理论。其中,GGM方法的密度差异常数Δρ由向下延拓技术确定为2.15 g·cm-3,SAS方法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得到反演波段内重力异常和水深数据。结果表明:测线分布条件一定时,水深多在-1 000 m左右或反演区域岛礁、海山等复杂海底地形较多时选取SAS方法,水深主要在-3 000 m以深的区域或海底地形复杂程度不高时选取GGM方法则能获取更好的效果,其效果最优处与船测水深在检核点处的差值最优平均值能达-0.61 m,标准差可达14.67 m。  相似文献   
8.
王颖  段霞  吴康 《地理科学》2020,40(5):786-792
剖析北京“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在针对“新鸟”进笼“老鸟”去哪问题,“老笼”空间结构合理优化问题,“老鸟”涅槃“新鸟”培育问题,“老鸟”和“新笼”承接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完善京津冀产业链协作,“腾笼换鸟”拓展区域联动发展空间;东西城合并成首都特区,“腾笼换鸟”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腾笼换鸟”提升企业内在动力机制;规划建设“微中心”小城镇,“腾笼换鸟”促进北京人口有效疏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格划分是电离层层析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层析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反演算法及模型来提高精度,较少关注格网划分这一手段。本文拟从格网划分这一角度来对电离层层析方法进行优化。先利用若干试验研究了格网分辨率与层像精度的关系,然后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降低非感兴趣区域格网分辨率来提高感兴趣区域层像精度的方法。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开展了两个不同的层析试验。两个试验同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格网划分方法,本文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68%及95%百分位、标准差等多个精度指标上均具有优势。根据本文试验,利用本文方法均方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可望分别减少15%至40%。  相似文献   
10.
GIS与遥感支持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现代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海宇  王颖 《海洋科学》2002,26(9):61-65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其基本演变特征与趋势表现为;沙脊群枢纽地区处于不断的增长,扩张过程;南部区域堆积与侵蚀作用较弱,沿岸潮滩向海淤进;而北部区域变化较强烈,并继续脊槽相间的模式,所取得的结果与该区域动力地貌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