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我国于1997~1999年编制的土地规划,在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遏制违法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学方法,对湖北徐家山锑矿床成矿期的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些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纯液体包裹体和液体包裹体(气相 液相)2类,其液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H2O±CO2±N2;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34~258℃、154~259℃和145~230℃,主要集中于150~200℃;流体的盐度w(NaCleq)和密度分别集中于3%~6%和0.90~0.96g/cm3。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出该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热液锑矿床,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热液。结合H、O、Sr、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进一步推断该成矿热液主要是经深部循环演化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3.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构造控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对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中生代到新生代沉积建造的发育,形成与矿化密切相关的三色建筑,同时控制了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基底断和同生断层控制区内矿带的分布,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  相似文献   
4.
西藏得几蛇绿岩体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是我国发育最好的蛇绿岩之一,目前有关日喀则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作者在研究得几蛇绿岩剖面时发现存在玻安岩,从而为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弧前背景提供了直接证据。得几蛇绿岩中玻安岩类样品具有高硅、高镁、低铁的特征,岩石中Zr、Yb和Y的含量也较低,具有明显的玻安岩特征。根据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认为岩石是由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的残余在含水条件下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得几蛇绿杂岩体部分形成于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地区的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显示系统地时、空变化,其乃是祁连山构造演化的火山响应。随着祁连山构造演化从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经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洋壳俯冲和弧后伸展,直至洋盆闭合、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火山作用也逐渐从裂谷和大陆溢流玄武质喷发,经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火山活动,转变为碰撞后裂谷式喷发。850~604 Ma的大陆裂谷和大陆溢流熔岩主要分布于祁连和柴达木陆块。从大约550 Ma至446 Ma,在北祁连和南祁连洋-沟-弧-盆系中广泛发育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型熔岩。与此同时,在祁连陆块中部,发育约522~442 Ma的陆内裂谷火山作用。早古生代洋盆于奥陶纪末(约446 Ma)闭合。随后,从约445 Ma至约428 Ma,于祁连陆块北缘发育碰撞后火山活动。此种时-空变异对形成祁连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过程包括:(1)地幔柱或超级地幔柱上涌,导致Rodinia超大陆发生裂谷化、裂解、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俯冲,并伴随岛弧形成;(2)俯冲的大洋板片回转,致使弧后伸展,进而形成弧后盆地;(3)洋盆闭合、板片断离,继而发生软流圈上涌,诱发碰撞后火山活动。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420~400 Ma),先期俯冲的地壳物质折返,发生强烈的造山活动。400 Ma后,山体垮塌、岩石圈伸展,相应发生碰撞后花岗质侵入活动。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是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最重要时段,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根据矿床产出构造位置,将祁连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为4类:大陆裂谷型铁(铜)矿床、岛弧-岛弧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扩张脊型铜矿床。镜铁山铁(铜)型矿床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作用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东沟铜矿为晚寒武世大洋扩张脊火山作用的产物;白银矿田铜多属矿床是奥陶纪与岛弧-岛弧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石居里铜矿是晚奥陶纪弧后扩张脊有关火山作用的产物;红沟铜矿则是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对徐州贾汪地区暗色岩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结合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华北板块金伯利岩岩浆活动期次特征,探讨暗色岩中的金刚石成因及成矿前景。研究表明:该区暗色岩分布时代跨度较大,从新元古代至中生代甚至新生代,几乎每个重要的岩浆活动期均有暗色岩。北许阳辉绿岩中的金刚石应来源于幔源岩浆结晶,但不具备金刚石找矿前景; 西村金伯利岩具有一定的金刚石找矿前景,但其含矿性比山东金伯利岩差; 从物质成分上看,燕山晚期—喜山期玄武玢岩具有一定的金刚石找矿前景。结合该区深部地质条件,认为该区具有基性岩上升过程中携带金刚石矿层的条件及新生代金伯利岩产出的可能性,但较高的大地热流值对金刚石保存不利。  相似文献   
8.
马鬃山地体是北山造山带的主要构造单元之一,其广泛出露的花岗岩对于认识和完善北山古生代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对野马大泉一带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早-中志留世(441±4 Ma和425±2 Ma)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它们均富钠、钙碱性和镁质花岗岩的特征,小于A型花岗岩的Ga/Al×104值和Zr+Nb+Ce+Y值,且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出现标志性矿物角闪石,属于I型花岗岩.它们具有正的εHf(t)值(-0.1~+7.6),两阶段Hf模式年龄集中于1.42~0.94 Ga,反映花岗质岩浆可能起源于中元古代(~1.4 Ga)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伴有幔源岩浆的参与.马鬃山地体志留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显示形成于大陆弧的构造环境,且结合区域古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指示相关的俯冲带在早石炭世发生北向后撤.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实例分析比较了在降水概率预报中微量降水时预报量取不同数值的不同预报效果,得出了“最佳”数值,并与公式推导计算的结论相一致。如在样本中剔除微量降水个例,可提高方程对晴、雨天气的判别能力。在降水概率预报(以下称 POP)中,如何处理微量降水,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果当降水量 RR=0时,取 y=0,当 RR≥0.1时,取 y=1,而当 RR=0.0时,(记 y 为 y_(0.0))y 取作0或1似均欠妥。如下节图1所示,问题可归结为 y_(0.0)取何值,才能使回归方程(?)=b_0+b_1x 对整个样本配合得更好。李法然等指出微量降水时的环流特征介于晴、雨之间,就多数因子的状况看,它们更接近于晴天的情况,因而把 y_(0.0)取为0.4,即略偏于晴天一侧。这种处理从预报实践经验出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国强 《气象科学》1993,13(3):311-319
本文从权函数估计的思想出发,针对天气预报中回归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不对称的核,推导了权函数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进而提出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双曲线回归模型。在处理事先并不知道具体函数形式的各种非线性相关关系的气象变量回归问题上,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较好的回归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