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东海海洋地质调查以来,在海底经常能发现河流、河口沉积物以及与水道相似的负地形,称为古河道、古三角洲或古河口等(李全兴,1990;金翔龙,1992;石斯器等,1989;秦蕴珊等,1987)。第四纪气候频繁波动,造成陆架上尤其是外陆架上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频繁交替,因此有不同时期的古三角洲和古河道保留,沉溺的古河道在我国陆架海底的不少地区均有发现。由于海底沉积作用的不均衡性,埋藏较浅的沉溺河谷从地形特征上依稀可辨,埋藏较深的在海底表面则渺无踪迹,只有借助于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测量,才能发现其踪迹。晚更新世末期,长江…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东海海洋地质调査以来,在海底经常能发现河流、河口沉积物以及与水道相似的负地形、称为古河道、古三角洲或古河口等(李全兴,1990;金翔龙,1992;石斯器等,1989;秦蕴珊等、1987)第四纪气候频繁波动,造成陆架上尤其是外陆架上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频繁交替,因此有不同时期的古三角洲和古河道保留,沉溺的古河道在我国陆架海底的不少地区均有发现。由于海底沉积作用的不均衡性,埋藏较浅的沉溺河谷从地形特征上依稀可辨,埋藏较深的在海底表面则渺无踪迹,只有借助于高分辦率的地球物理测量,才能发现其踪迹。 晚更新世末期,长江、黄河是否流经东海陆架区进入冲绳海槽,虽有不少作者论述,但终因缺少系统的实测资料而未取得共识。长江、黄河在历史上每年向大海输入巨量泥沙,加快了海淤积和推进速度,但古长江三角洲也应该是体积大、构造特征明显的大型堆积体,然而至今尚未有这方面的报道。 作者对冲绳海槽北部进行大面积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分析中,发现在陆架外缘坡折线附近,近海底表面处存在大面积斜层理三角洲沉积结构,这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自我国的大河(黄河/长江)从冲绳海槽入海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将“竞争择优机”制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国家基金的申请、竞争日趋激烈。本文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4.
从1989年4月~1990年10月,我科在69例病人中使用CHIMEHERB人工皮,覆盖治疗了供皮区,Ⅱ°烧伤创面、脱痂创面的残余肉芽创面.临床应用表明:CHIMEHERB人工皮能加快创面的愈合,是目前较好的一种创面覆盖物,用人工皮覆盖创面2~3天后,人工皮干燥,不需再换药,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西安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系统建设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内涵及开展原由、空气质量预报的历史及现状、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意义和作用及其预报技术方法及业务化进程进行综述,并提出西安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新测量的高精度深水多波束资料,对冲绳海槽中部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后发现,研究区地形情况相当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总体上呈沿SW—NE向延伸的裂谷地势,裂谷水深范围约在1 500~1 800m,大量呈SW—NE向的线性海山链和裂谷、洼地地貌交错出现,分析认为其形成可能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另外,通过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上获得的影像,结合浅表层沉积物和岩石样品分析发现,2处喷口地形地貌情况明显不同,Iheya North喷口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具有较多烟囱体、丘体,周围沉积物以硫化物砂为主;Iheya Ridge则以裂隙式溢流为主,分布范围广,地形倾斜平整,少见烟囱体、丘体,底质较硬,热液沉积物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7.
台湾岛西南海域福尔摩沙海脊冷泉区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深数据和ROV近海底影像资料,对福尔摩沙海脊冷泉区的海底地形地貌和冷泉系统的海底表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船载多波束数据而言,近海底多波束测深系统所获得的数据能更高精度地反映冷泉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是研究冷泉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基于ROV近海底观测影像资料,福尔摩沙海脊冷泉系统整体表现为局部被化能自养生物群落覆盖并有流体喷口零星分布的巨大自生碳酸盐岩岩丘,海底表征主要包括形态各异的自生碳酸盐岩结壳或岩体、化能自养生物群落、流体喷口、还原性沉积物等几种形式。研究表明,福尔摩沙海脊冷泉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冷泉系统海底表征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并且该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控于出露于海底的自生碳酸盐岩的形态特征及规模。首次揭示了福尔摩沙海脊冷泉区地形地貌特征与其海底表征之间的响应关系,以期为后续的冷泉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8.
合肥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8-1999年气象资料,选取肥西站作为对比站,分析了合肥市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区热岛效应使近30年城乡年平均气温差值升高到0.5℃,年平均最低气温差值升高到0.8-1.0℃,但白天受下垫面和云量影响,城市最高度增幅不明显。同时,热凫效应还使城区霜期缩短,30年来霜期缩短20-40天,城区干岛效应也使年降水量逐年相对减少(主要减少在汛期时段)。30年来年降水量相对减少60-200mm;城区空气日益干燥,每年的雾日数相对急剧减少,30年来减少10-20天。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8~1999午气象资料,选取肥西站作为对比站,分析了合肥市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区热岛效应使近30年城乡年平均气温差值升高到0.5℃,年平均最低气温差值升高到0.8~1.0℃;但白天受下垫面和云量影响,城市最高温度增幅不明显.同时,热岛效应还使城区霜期缩短,30年来霜期缩短20~40天.城区干岛效应也使年降水量逐年相对减少(主要减少在汛期时段),30年来年降水量相对减少60~200 mm;城区空气日益干燥,每年的雾日数相对急剧减少,30年来减少10~20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HYPACK导航软件记录的导航数据用于地理制图,探讨了基于HYPACK原始导航数据的矢量航迹线几种生成方法,并给出了每种方法的具体思路。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按照Global Mapper中矢量文件的文本格式生成矢量航迹线文件最为简单,效率较高;直接编码生成法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实现效率较低,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在.Net环境下编制了统一框架下生成几种格式的文本文件的小工具,经过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