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1983年,美日科学家Harrison和Sato发展的一种静电反馈技术成功地用于拉科斯特流动重力仪,使这一技术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将讨论具有VRL 8350静电反馈装置的拉科斯特重力仪的线性问题,研究拉科斯特重力仪在非反馈和反馈条件下,仪器纵水泡对重力仪的灵敏度、固有周期和阻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昆仑东段首次发现前寒武纪麻粒岩相变质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出露了大面积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前人将其时代划归于古元古代(新疆地质矿产局,1991)。我们对这一地区前寒武系研究表明,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变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以布琼一带出露最完  相似文献   
4.
“中央造山带”早古生代缝合带及构造分区概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中央造山带”是夹持于中国塔里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之间的近东西向延展的(局部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显生宙造山系统。该造山带中包括了库地-喀拉塔什、红柳沟-肃北-北祁连、南阿尔金-滩间山、昆中、朱阳关-夏馆和商州-丹凤6条早古生代缝合带。被缝合带所围限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单元包括中阿尔金-祁连-金吉地块、柴达木地块、北秦岭地块和东、西昆仑2个变质地体。南秦岭原为扬子克拉通的北部边缘,但卷入了显生宙造山带,成为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对上述6条早古生代缝合带和6个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单元的特点进行了概略总结,并阐述了各地质构造单元中的构造地层系统和热-构造事件的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5.
甘肃西和——成县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西汉水群的详细解体,划分,首次在西和-成县地区发现元古代地层单元。在多尺度,多层次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6.
张传林  周刚  王洪燕 《地质通报》2010,29(5):779-794
对塔里木和中亚造山带西段二叠纪玄武质岩石地质、年龄、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总结表明,二叠纪火成岩在分布面积、岩石类型(以玄武岩占绝对优势)、活动时间(以275Ma左右为峰期)等方面均与世界典型的大火成岩省一致,将其命名为巴楚大火成岩省(Bachu LIP)。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塔里木玄武岩来自长期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来源深度为60~80km。塔里木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的原始岩浆可能来自软流圈地幔(OIB)部分熔融。中亚造山带西段的玄武岩、基性岩墙和超镁铁-镁铁杂岩主要来自被俯冲带熔体交代的强烈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中部分地区可能有软流圈物质的加入,如东天山和阿勒泰南缘高Ti系列的玄武质岩石。根据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将巴楚大火成岩省分为2个地幔省(mantle domain),即塔里木省和中亚省。这2个不同地幔省的成矿系列也有显著的差异,塔里木省为钒-钛磁铁矿矿床,而中亚则以铜-镍-(铂族金属)硫化物矿床为主,成矿作用的差异和岩浆地幔源区的差异是完全对应的。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认为巴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和二叠纪地幔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In 1992 and 2004,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surficial sediments from Todos Santos Bay, located in Ensenada, Baja California, Mexico. The aim was to search for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al enrichment factors and a biological adverse effects index. Unlike Ni, the elements Cd, Cu and Zn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p<0.05) between enrichment factors and the biological adverse effects index. Cu showed a 0.74:1 relationship, which means that any enrichment above 0.74 could represent biological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Cd and Zn enrichments must be >5.5 and >1.5, respectively, in order for the sediments to be considered toxic. In general, data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odos Santos Bay sediments could not cause adverse effects to biota. Only Ensenada's harbor and the zone next to a dredging dumping site showed metal enrichments that could be toxic.  相似文献   
8.
With many environments worldwide experiencing at least some degree of anthropogenic modification, there is great urgency to identify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ecosystem stress. Estuarine organism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s. This study presents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contaminant stress.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sites within inner and outer zones of three heavily modified and three relatively unmodified estuaries.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censused using 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 Spacer Analysis and analysed for a suite of metal and PAH contaminants. Shifts in both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showed strong associations with sediment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particularly with metals. Importantly, these changes are discernable from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herent to highly complex estuarine environments. Moreover, variation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within sites was limited. This allowed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sites, zones and estuaries to be explained by variables of interest such as contaminants that vary between, but not within individual sites.  相似文献   
9.
分布于西秦岭北带的上泥盆统大草滩群 (D3dc) ,被众多研究秦岭的地质学家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后的磨拉石建造 ,并将这套地层作为北秦岭加里东运动最直接、重要的证据之一。我们的工作发现 ,大草滩群是由两套不同时代、不同沉积建造的地层体经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形成的地层叠置系统。因此 ,原大草滩群予以解体 ,建议取消。这一认识对探讨北秦岭加里东运动的性质以及整个北秦岭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介于塔里木板块与西昆仑造山带之间 ,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变质火山岩系 ,前人将其厘定为早元古代卡拉喀什群[1] 。研究表明 ,这些变质火山岩由两部分组成 ,下部是以变酸性火山岩 (主要为变流纹岩及变晶屑凝灰岩 )为主的构造岩片 ,夹有少量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及大理岩。岩石主要由石英 (30 %~ 4 0 %)、长石 (40 %~ 5 0 %)、黑云母 (2 %~ 5 %)、石榴子石 (2 %~ 15 %)组成 ,副矿物有榍石、磁铁矿、磷灰石、锆石 (微量 )等。几乎均为变质重结晶矿物。上部以玄武岩为主 ,已变质为斜长角闪岩或斜长角闪片岩 ,夹少量条带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