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渤海海域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频率高,在同一区块多次插桩作业情况多,为自升式平台插桩作业带来严重的滑移风险。通过建立常用的两种类型桩靴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在“老脚印”不同距离位置插桩时,桩基土体的塑性破坏特性、运移规律及桩靴所受侧向滑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在不同土质条件下,桩基土和桩靴的受力特性及规律,分析了不同位置的“老脚印“对自升式平台插桩滑移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安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建构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宪洋  白凯  花菲菲  王利尖 《地理学报》2020,75(8):1773-1789
处于变革时代的移民群体正经历着“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的挑战,构建地方意义以促进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迁入地,成为流动性视角下地方研究的基础性与迫切性课题。本文引介地方意义的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西安曲江新区为案例地,借由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逻辑思路,对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展开实证探讨。研究发现:移民群体地方意义的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自我认同、人地互动、人际互动和综合互动4个维度,互动过程发生在由自然、社会关系与价值构成的关系性地理架构之上;本文开发的移民群体地方意义测量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计20个问项,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所建构模型的稳定性和适切性。此外,本文还对地方意义的实质、识别与形成的特点展开了讨论。本研究充实并完善了“地方”及“地方意义”的概念体系结构,部分回应了移民与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延伸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有效刻画有利于国土资源空间优化,提升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水平。由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范畴尚不明晰,目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形状、斑块分布和结构等方面关注较少,缺乏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同时,格局指标繁多且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如何建立指标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对应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深刻理解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内涵的基础上,将面积、形状和斑块分布总结为土地利用几何特征,将结构和多样性总结为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建立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指标体系,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明确了指标与空间格局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利用几何特征可以划分为简单大斑块型、复杂大斑块型、复杂小斑块型、简单小斑块型和散布型五种,不同的几何特征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形状和斑块分布的特点,体现了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关系。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共存在61种不同的结构,但主要的结构类型仅有14种,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体现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异性。中国土地利用多样性以3~5类为主,占比达66.69%,其特征总体上呈现“东北、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该研究丰富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国土地利用整体空间格局刻画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载LiDAR数据获取森林地区DTM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渡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的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的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通过将提出的滤波方法应用于实际采集数据,并与Terrascan的滤波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而河口近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元素微区测试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法测试取自长江口外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壳体元素/钙比值的技术,研究了氦气载气流量、能量密度、束斑大小、激光剥蚀频率等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活体有孔虫原位分析方法。应用确定的测试条件对2016年7月取自长江口外的底栖有孔虫优美花朵虫样品(Florilus decors)进行测试,发现Mg、Sr等元素/钙比值在壳体不同位置上无显著差异,而Mn的数据较为离散,可能与有孔虫生长过程中经历的水环境及其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C洼深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涠西南凹陷C洼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流沙港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史。研究结果表明,在涠西南凹陷发展的裂陷阶段初始期热流值较高,最大值约为77mW/m2,其后热流值逐渐减小,现今热流值约为54mW/m2;涠西南凹陷C洼流沙港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时间为51MaBP,达到生烃高峰(Ro=1%)时间为42MaBP,达到高成熟演化阶段(Ro=1.3%)时间为17MaBP;对比涠1井流沙港组烃源岩演化特征,处于C洼深水勘探区的流沙港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生烃能力较强,拥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By using a low-order,two-layer baroclinic quasi-geostrophic model,a nonlinear system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thermal forced wave,a transient wave and zonal flow is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near-resonance and weak baroclinic instability,the features of solution in phase space are discussed with 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multiple scale and discontinuous oscil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forced wave and transient wav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non-uniform index cycle of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9.
河南干旱年地面雨滴谱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MS公司生产的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对河南省唐河地区17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其中层状云降水14次,积云降水3次。17次降水量都很小,5次有降水而无量,8、9月总降水量分别为8.3mm和31.3mm,占常年降水量的15.6%,属特别干旱的季节,该文利用观测获得的13928个样本,分析了干旱年降水的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A total of 142 specimens of Ceramiales(Rhodophyta) were collected each month from October 2011 to November 2012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the northwestern Yellow Sea. These specimens covered 21 species,14 genera,and four families. Clust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pecimens had a high diversity for the three DNA markers,namely,partial large subunit r RNA gene(LSU),universal plastid amplicon(UPA),and partial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COI). No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was found in our collection for these markers,except for a 1–3 bp divergence in the COI of Ceramium kondoi,Symphyocladia latiuscula,and Neosiphonia japonica. Because short DNA markers were used,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higher taxonomic levels were hard to evaluate with poor branch support. More than half species of our collection failed to find their matched sequences owing to shortage information of DNA barcodes for macroalgae in Gen Bank or BOLD(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s. Three specimens were presumed as H eterosiphonia crispella by cluster analyses on DNA barcodes assisted by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which was the first record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implying that it might be a cryptic or invasive speci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northwestern Yellow Sea. In the neighbor-joining trees of all three DNA markers,H eterosiphonia japonica converged with D asya spp. and was distant from the other Heterosiphonia spp.,implying that H. japonica had affinities to the genus Dasya. The LSU and UPA markers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easier than the COI marker across the Ceramiales species,but the COI had a higher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