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桂西地区重力场小波多重分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力场包含了各种密度不均匀体的叠加效应.为了更好地划分重力异常,尝试利用具有多尺度分析功能的小波分析进行重力场的分离.通过对桂西地区重力场进行小波多重分解,分离出埋藏较浅、尺度较小的源体和埋藏较深、尺度较大的源体,反映了不同深度和尺度地质体密度的不均匀性,较好地圈定了构造盆地、深部隐伏岩体,并直观地显示了其产状变化特征.因此,利用小波分析进行重力场分解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工作中,采集到的数据往往会受到场源效应的影响,因此对于供电场源的选取是CSAMT野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简要阐述了造成场源效应的原因及相关理论,通过在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区实践生产中开展的对比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供电场源对电磁场、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的影响特征,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及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中,地震法一直是无可取代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对于类似广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条件恶劣的地区难以采集到高质量的地震资料,重磁电等非震方法技术则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多年以来,在桂中坳陷针对页岩气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程度很低,笔者以来宾地区较系统的重磁电工作为基础,通过联合反演与综合研究,有效减小了物探多解性、提高了推断解释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系统查明了研究区中富有机质泥页岩目标层系的分布、埋深及厚度等特征,利用"厚深比"参数对研究区页岩气有利目标区带进行了圈定预测,为桂中坳陷地区下一步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和优选靶区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以下简称广西物勘院)上下一心,积极营造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同,储备了众多优秀的人才,更新换代设备仪器,变革提高重、磁、电、工程物探等技术手段,尤其在项目的管理和运作、质量监控和突出物探找矿成果方面有质的飞跃,成功打造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技术精湛的物探队伍,让广两物勘院这块金字招牌在岁月流逝中永不褪色。至2013年.广西物勘院已经走过55年的风雨历程。55年的时光荏苒,55年的沧桑巨变,该院紧跟时代步伐,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不断开拓创新,正朝着打造广两乃至全国一流综合性勘查队伍的目标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5.
桂北元宝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之一,该地区广泛出露基性—超基性岩体,而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铜、镍、钴、铬等多金属矿产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开展1∶1万高精度重磁测量和岩(矿)石物性参数统计,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确定了磁力高、重力高为该铜镍多金属矿区识别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关键标志,重磁综合研究成果表明两者异常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和异常分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厘清了断裂构造展布格架;深入分析了局部重磁异常特征,并对重点异常25号岩体进行了2.5D人机交互反演拟合计算,获取了岩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利用界面反演计算获得了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埋深分布与走向展布规律,提出了研究区内的有利找矿地段。该研究成果对今后利用重磁方法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的铜镍等多金属矿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桂西地区油气资源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广西重要的油气资源成藏有利地区。本研究利用桂西崇左地区的区域重磁数据处理、结合油气地质等其他地质成果资料,对研究区内的盆地构造和隐伏岩体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对断裂构造进行了有效厘定,深入研究了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油气地质构造的密切关系,查明了与油气相关的地质结构与构造,重点探讨了宁明、上思和海渊等3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前景,为桂西地区油气资源勘探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为今后广西其他地区的油气资源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7.
李端  陈超  梁青  黎海龙  胡正旺 《地球科学》2018,43(3):873-886
离散重力测量数据的重构是重力数据分析和处理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等效源方法作为一种有效且稳定的重构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位场理论,提出了三层变尺度等效源方法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恢复测量数据中长波长范围的信息,实现对离散重力数据的高精度重构,进而保障了在重力场重构基础上的重力梯度计算.详细地讨论了三层变尺度等效源的设置以及优化反演计算的过程,通过二维和三维理论模型试验,展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及相对单层等效源方法的优势,并通过广西某地区实际重力测量数据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抗噪能力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广西一直以来面临着"缺煤、少油、无气"的窘境.本次研究工作是在"南方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广西桂中坳陷鹿寨地区开展高精度重力、磁法以及大地电磁法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结合地质、物性和钻探等成果资料,对获取的重、磁、电资料进行联合正反演综合研究,定性-定量解释推断了该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有利目标层系——下石炭统鹿寨组泥页岩层的分布、埋深和厚度等特征;并进一步了解了该地区的断裂构造展布特征,最终对该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带进行了圈定预测,为该地区下一步的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探依据.同时,也证实了该套物探技术方法组合能够在南方地区页岩气地质勘探工作中取得较为理想的勘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重力基点网是我国开展地质调查、地震监测、测绘等测量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面对原有基点网覆盖面不足且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这一现状,目前已不能满足开展大比例尺重力调查以及高频率重复监测等工作的需求.本文以广西重力基点网重建为契机,利用A10-022绝对重力仪对全区42个重力基点与2个相对重力仪标定场的绝对重力值进行了测定.整个实施周期涵盖了计量参数校准、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室内同点重复性以及全网部分基点独立安装检查等较为完整的测量流程,并通过连续运输与观测期间环境因素的记录与对比分析,总结了适合于该类型仪器室外条件下工作的技术手段与应对措施.观测结果表明:利用A10绝对重力仪能够高效率与高精度的完成广西重力基点网室外设计点位测定工作,国际比对及重复性验证确保了本次重建基点结果的可信度;A10采用双模式的氦氖激光频率存在漂移并受温度及气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短期内中心频率未出现较大波动,建议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各基点观测误差主要受到台站质量、人文活动及突发事件等环境扰动的影响,并与仪器内外温差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本文给出的A10绝对重力仪的参数设计、技术手段与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能够为今后同类型仪器的观测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室外绝对重力观测的全国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处华南地块、印支地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的汇合部位,因特殊的构造部位,广西区内大地构造单元归属、构造单元边界等许多基础地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自新生代以来的板块构造运动对岩石圈的改造,广西地壳与上地幔在地震波速度及温度结构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应用卫星重、磁异常数据以及区域重力和航磁资料对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和磁化率结构及其与上地壳构造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地区地壳密度和上地壳磁性结构与现今地表构造较为契合,但下地壳密度结构与上地幔存在不连续现象;此外,岩石圈磁化率结构指示中下地壳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解耦.对广西岩石圈密度与磁性结构的解读认为,在中生代以来岩石圈被大规模改造的背景下,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不对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