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3.
分布于措勤县城一带的一套地层在1:100万日喀则幅区调中校划属上新统乌郁群,由下部火山岩和上部沉积岩组成。在1:25万措勘县幅区调中,根据获得的同位素年龄值已将下部火山岩地层划归古新统的典中组,而上部的沉积地层中含圆笠虫等有孔虫化石应属下白垩统。在这一地区还新发现一套陆相碎屑地层,根据其岩性组合、ESR年龄值及区域地层对比,本文将其新命名为上新统洁居纳卓组。  相似文献   
4.
柳林泉是吕梁地区最大的岩溶泉,属山西省重点保护泉之一,也是吕梁地区离柳煤电能源区和离石市、中阳县、柳林县三个县市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不断的变化,许多有害元素的检出率从无到有逐渐增加,随着水量减少和环境的变化,水质将进一步恶化。针对柳林泉的污染状况提出治理措施,并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黄骅坳陷基底岩系中印支期推覆构造新发现①邓清禄韦必则杜国银王占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华北地台台褶带(如燕山台褶带)发育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对于华北盆地基底岩系至今未见有这方面的详细报道。最近我们在研究黄骅坳陷中孔西潜...  相似文献   
6.
在二叠系坚扎弄组中新发现Glossopteris sp,Yuania sp.等植物化石,证实所含植物群属华夏-冈瓦纳混生植物群.对达雄群、乌郁群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建新近系布嘎寺组(N1b)、洁居纳卓组(N2Qj).识别出3个构造层序、12个层序和7类沉积体系,建立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的构造沉积序列.查明措勤盆地性质为构造复合盆地.发现新生代碱性正长岩和富钾火山岩,初步认定其为地壳加厚、地幔拆沉的产物.确认麦堆蛇绿混杂岩带属班公湖-怒江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7.
庐山地区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的砾石组构特征表明, 砾石岩性与山体基岩基本一致, 砾石的等体积球径较小, 加权平均砾径较中值砾径大, 分选系数大于1, 分选性差, φ值相对较小, 平均为0.66, F值相对较大, 在2左右, F/φ比值介于2.75~4.75, ρ值集中且较小, 为22.75%~37.75%, 砾石以棱角、次棱角状为主, 磨圆较差; a轴和ab面都倾向沟谷下游, a轴倾角集中且较小, 为7~8°, ab面倾角为7~21°, a轴较ab面具有更为优势的组构倾向; 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在4~5?范围内表现为峰; 石英砂颗粒为次棱角状, 贝壳状断口发育, 具平行擦痕、上翻解理片、V形坑和硅质沉淀。上述沉积学特征表明庐山第四纪泥砾沉积物系冰碛冰水沉积, 而非泥石流或河流堆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烧碳沟地区伟晶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成矿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等成矿地质条件.结果表明:烧碳沟一带伟晶岩的SiO2含量为73.46%~75.96%,全碱含量为4.71%~7.36%,里特曼指数为0.70~1.84,反映了伟晶岩的钙碱性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 为1.54~2.49,全部大于1...  相似文献   
9.
利用某系列船2000~2007年秋冬季(11月~翌年3月)在东海北部海区的气象观测资料,来检验Hsu等(1981)动力计算模式和辛宝恒等(1987)的热力订正方法,并利用某系列船实际观测资料确定出该海区的计算参数。结果表明利用Hsu动力模式作基础再加上热力订正的办法,由陆上资料可以较好地推算海上风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钻孔数据的研究,绘制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特征,得出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总体在0.47~46.4m,大部分在20~40m之间,蒙沙寺附近第四系地层厚度最大,达46.4m。第四系等厚线总体走向呈NW向,相对的沉积中心主要分布于呷衣南西、宋恰呷马北西、西区、德荣马、长沙贡马、格孟、石渠-蒙宜、蒙格寺-新荣、长沙干马等地。这些沉积中心总体上呈现为北西-南东走向,显示为可能受构造控制的线性特征,为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活动构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