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在岩体断层加固和溶洞处理中的高压灌浆技术,分析了高压灌浆的作用机理,灌浆压力控制的方法,介绍了高压灌浆在水利枢纽工程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桥梁分段施工建设中,短线匹配法因其占地面积小,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适用节段类型变化多等优点应用得愈发广泛。短线匹配法节段梁预制过程中,在使用前一梁段作为匹配梁段进行后一梁段浇筑时,为消除浇筑误差对整个箱梁结构及线形的影响,避免误差累计,必须进行精确匹配测量。据此,以固定端模中心为基准点进行匹配测量取代多个测量塔共同定向方法,用三角高程法代替传统几何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工程实践表明,这种定向与高程控制方法完全满足生产的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了匹配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3.
IGS的事后精密钟差产品采取以天为单位的数据处理策略,这导致在天与天之间的交界处卫星的钟差基准不连续。对需要进行跨天数据处理的精密单点定位用户,会发生基准跳跃的卫星模糊度在交界历元处不连贯,这无异于产生了一个无法修复的非整周的周跳,使得滤波需要重新收敛。详细分析了30d每颗卫星跳跃的量级以及对精密单点定位用户的影响,在详细阐述IGS钟差解算策略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不连续性的原因,并提出了两种应对策略:1在IGS精密钟差产品中加入钟差基准跳跃信息供用户使用;2将钟差基准在多天连续估计。最后给出了这两种策略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陈昊  冀战波  王琼  苏金波 《中国地震》2020,36(3):442-459
本文从库仑破裂应力与动态应力触发原理、观测事实与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等3个方面介绍了动态应力触发的研究进展。其中,在主震对余震活动、强震对后续远场地震活动、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之间及强震对火山(泥火山)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一次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以及动态应力触发的时间延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认为,动态应力触发理论在解释震后余震分布、远程触发以及对火山触发性喷发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动态应力触发可能会受断层破裂方式和方向的影响;大地震中子事件之间的动态应力触发关系对震源研究有重要意义;动态应力触发现象普遍存在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5.
地球静止轨道微波观测同时具有高频次、大视场和穿透云雨的全天候观测能力,因此中国在规划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系列时已经明确提出对静止轨道微波观测的需求。基于中国候选的50、118、183、380和425 GHz五频段静止轨道微波辐射计载荷方案,开展了地球静止轨道微波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理解其观测时间分辨率、频段选取和观测误差对台风预报的影响。试验基于GRAPES全球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静止轨道微波模拟观测资料,以2018年台风“玛利亚”和“山竹”为例分析了静止轨道微波资料同化对台风预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静止轨道微波资料同化应用,提高观测资料的时间分辨率、增加通道数量和降低噪声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台风数值预报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Zabbix的部署,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ROSE系统的台站级监控。整个监控架构分为省级、ROSE平台、本局服务器3层,通过Zabbix模板(Templates)添加的形式可以方便地完成主机性能、网络连接、服务运行状况等监控项目,而通过构造轮询函数监控项和关联触发器函数可以实现流传输的监控和报警;整个监控平台有着功能丰富的前端界面,直观展示ROSE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测试表明,Zabbix邮件报警模块功能正常,试运行期间监控平台运行稳定,ROSE系统运行状态评估和实际相符,具备应用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轨道结构-路基-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考虑地震-列车移动荷载耦合输入的轨道结构-路基-地基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及轨道在耦合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问题。通过编制DLOAD子程序并与ABAQUS有限元计算程序联立,实现地震荷载与列车移动荷载耦合作用的施加,以高速铁路桩承式路基及自由式路基为研究对象,对地震-列车移动荷载耦合作用下两种路基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并比较两者的振动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耦合荷载对桩承式路基动力响应影响显著,该荷载作用下桩承式路基会发生共振现象,使得桩承式路基中轨道和路基振动位移幅值均大于自由式路基的振动位移幅值;桩承式路基不会影响路基系统的振动频率,但会改变路基系统的振动大小,桩承式路基中轨道X方向加速度、路肩边及路基坡脚处的竖向加速度分别减小6.2%、50%、28.6%。  相似文献   
8.
汪章维  陈昊  袁圣  王志成 《气象科技》2020,48(3):331-336
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气象现代化发展以及预报时效性、精细化度的要求不断提高,S波段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已不能充分满足发展过程迅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预警。气象雷达的时空分辨率对探测强对流过程中小尺度结构有重要作用,提高天气雷达时空分辨率是精细化探测技术的关键,本文着重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体扫方式等方面,通过对天气雷达脉冲重复频率、信号处理方法及扫描方式等进行改进,提高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能力,以获取快速变化的天气过程精细化特征,获得更新更快、分辨率更高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9.
华南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和后撤过程.在岩石圈总体伸展的背景下,接收函数、背景噪声等成像结果揭示华南东部存在“Y”型地壳极薄区域,但其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背景和机制尚存争议.本文利用近年来布设于华南东部的305个宽频带流动密集台站以及周边219个固定台站资料,使用H-κ-c叠加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域内地壳厚度、泊松比分布的高分辨率图像,并结合关键部位两条P波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剖面结果,讨论了“Y”型地壳极薄带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3km,平均泊松比大小为0.24,整体表现为薄地壳、低泊松比特征,推测地壳总体向陆缘减薄与早白垩世华南东部处于俯冲板片后撤诱发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关.“Y”型极薄带内地壳厚度小于30km,较带外薄3~5km,其右支沿南昌-吉安-赣州-韶关展布,其左支沿江汉-湘中盆地沿线展布,二者交汇于南岭地区;推测极薄带右支指示了太平洋俯冲板片断离的位置,形成机制可能与地幔热流通过板片窗上涌以及先存断裂带的张扭作用等深-浅部过程的交互作用有关.本文建议了一个新的古太平洋俯冲-板片断离-后撤及伴随深部流体上涌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战场态势可视化通过对作战对象的几何特征和拓扑关系的展现,使得复杂战场信息数据易于理解,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大量战场信息分析的结果。本文阐述了基于WebGL的二三维融合态势可视化系统架构,提出了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二三维军标一体化表达、基于WebGL的显示引擎技术,实现了多种态势信息综合显示和战场态势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大量真实空间数据的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表现了良好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