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554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首都圈地区现今活动断层上近20年的位移测量资料为依据,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对该区断层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拟合,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977-1986年间该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与华北较一致,约为N45°-80°E;1986-1990年其主压应力方向向北偏转,约为N5°-60°E;1990年至现在其主压应力又向东偏转,角度大于第一阶段,约为N80°-95°E。该区的张家口-延庆一带近期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丰镇-阳高-大同地区和凉城-古营盘地区应力较高,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凌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分别估算了各水资源分区的河道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量、自净需水和输沙需水)及各区的河道生态需水贡献量。提出了使用偏枯年(75%保证率)水文数据估算河道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弥补了Tennant法、枯水季最小流量法等方法计算结果偏大或偏小的不足。结果表明,大凌河的4个河段(建凌站以上、建凌站至朝阳站、朝阳站至义县站、义县站至锦县段)的河道分区需水量分别为0.55×10^8m^3、5.21×10^8m^3、3.9×10^8m^3和1.34×10×10^8m^3。锦县水文站以上河道生态需水总量11×10^8m^3,占地表水总资源量的59.75%,因此.大凌河地表水资源取用率应在40%以下。  相似文献   
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中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中不同深度的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相对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孔压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微观解释。结果表明:(1)处理区外侧,孔压变化主要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受真空影响较小;(2)在处理区内,孔压变化受真空负压、土体渗透性和堆载荷载的影响。真空作用下的渗流是孔压消散的主要方式,土体渗透性的强弱影响着孔压消散的速度,消散的孔压转化成有效应力,促使土颗粒移动,对孔隙水产生挤压,这使孔压消散呈脉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根据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上库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裂隙岩体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分析了水库-岩体系统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各种运行工况下的上库渗漏量和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将模拟计算区地下水流系统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稳定地下水流系统,综合利用压水试验得到的平均渗透系数值和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渗透张量方向,获得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张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运行工况下,整个库区均未进行防渗处理时,上库总渗漏量为5832.92m3/d,防渗后渗漏量减少了3571.27m3/d。  相似文献   
5.
两种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平  卢文喜  龙玉桥  李平 《水文》2008,28(2):49-54
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模拟预测模型,为了对比二者的优缺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建模过程及其模拟精度.选择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在过去10年问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相比ANN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建模过程更为简单,计算效率更高."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但改进ANN具有更高的拟舍精度.同时,两种模型预报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如继续按过去的开发模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还将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定西鲁家沟黄土剖面15 ka以来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鲁家沟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变化和14C测年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定西地区近15 cal.kaBP以来气候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5 cal.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末次冰期晚期(14900~11200 cal.aBP),气候较为寒冷干旱;(2)全新世早期(11200~7560 cal.aBP),气候开始转暖转湿,但整体上较为寒冷;(3)全新世中期(7560~3600 cal.aBP),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强盛;(4)全新世晚期(3600~1200 cal.aBP),气候变得干旱,夏季风强烈减退,风尘堆积旺盛,形成了现代黄土和表土层。该区末次冰期晚期以来的环境变化是不稳定的,气候存在频繁次级波动。1500~1200 cal.aBP的晚全新世期间,有机质含量出现峰值,表明气候总体向干旱化发展的同时,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是海洋化学上比较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了解微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锌在海洋中的存在形态曾有过详细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 1 989/1 990和 1 990 /1 991夏季 ,“极地”号考察船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南大洋的印度洋区 )的拖网样品 ,对大磷虾的性腺发育和生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大磷虾的生殖开始于 1月 ,一直持续到 3月。高峰期出现在 2月中旬 ,比大西洋区相比迟了一个月。生殖群体主要包括两个年龄组 ,即 3 + 龄和 4+ 龄。换句话说 ,绝大部分个体是三年性成熟 ,一生可生殖两次 ,不排除少数个体两年性成熟 ,或第三次性成熟的可能 ,但比例非常小。在 5 91 6尾能区分性别的个体中 ,雄性个体只占 3 4 .1 %。雄性比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体长大于 5 0 mm的个体中雄性仅占 2 2 .9%。  相似文献   
9.
对泉店井田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断层及褶曲的分布,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演化,分析了构造特别是断层对二1煤层的影响,为今后煤矿开发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维地面沉降模型及其求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云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434-437
推导了以垂向有效应力为基本变量的一维地面沉降的普遍模型 ,并用半解析方法予以求解。模型考虑了土体变形过程中渗透系数和压缩性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反映了土体变形的非线性特征。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太沙基方法的计算结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