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厘清当前海洋垃圾研究现状和热点,本文以1987—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884篇海洋垃圾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海洋垃圾发展阶段、科研力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全球海洋垃圾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欧美等发达国家科研力量较强,但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愈加重视海洋垃圾研究;(3)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海洋垃圾来源、分布及治理研究;海洋微塑料分布特征研究和生物效应研究。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勾勒出我国海洋垃圾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海洋环境为依托,同时受到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对比研究,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视角具体分析了辽宁海洋旅游产业的区位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沿海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产品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辽宁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几年专业气象服务实践和对部分林业生产单位的走访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木材运输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供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2000年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和造成这种天气气候的主要成因作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为:大兴安岭地区多数台站夏季的平均气温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30 ℃高温日数偏多,初日早、终日晚;极端最高气温未突破历史极值. 造成今年夏季高温酷热天气的主要成因是夏季气温正处于短期气候的变暖趋势里,并处于周期变化中偏高的位相里;极涡偏弱偏向极地和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是造成今年夏季气温异常偏高的最直接的气象因素;强烈的太阳活动和赤道东太平洋上弱的负海温距平也是造成今年夏季气温偏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分析了国格达奇不同低温指标下霜冻的初、终日和无霜期的气候概况,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并预测了各保证率下初、终霜日出现的日期和日数,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阐述产生秋季连阴雨天气北高南低形势的环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对这种秋季连阴雨天气中的中期预报思路的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Fieher判别原理,选取适当因子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对我区7月上旬出现≥30℃高温日数进行判别.历史判别拟合率达22/25,近三年试报正确,可在当地预报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农业气候相似原理以及相似程度判别方法,为农作物合理引种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徽南部桃冲地区铁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桃冲地区典型铁矿床的赋存环境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红花山背斜两翼的铁矿体产于背斜的层间断裂带中的次级褶曲内,受"碳酸盐岩地层+次级褶曲+层间断裂带"三个控矿因素的制约,环滨江岩体的铁矿床受厚层状矽卡岩接触带的制约。综合桃冲地区控矿因素的特点,提出了找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会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信号产生相位延迟,进而影响生成DEM的精度,特别是对L和P等长波段信号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针对不同TEC分布模式的电离层开展研究,构建了电离层对星载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表明对于特定波长的In SAR信号,不同TEC分布模式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不同:TEC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测高精度的影响较小,并可通过相位解缠、基线估计等环节进行很好的补偿;而TEC不均匀分布的电离层模型对In SAR精度的影响较大,仅靠相位解缠等过程不能较好地消除,必须通过向干涉图中加入电离层影响模型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