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太原盆地地下水资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太原盆地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引发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GMS建立地下水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模型预测了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措施,为地下水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0年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急需加强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耦合模拟研究是实现流域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当前3种不同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方式,基于现有数据条件和应用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将成熟的流域地表水SWAT与地下水MODFLOW模型进行松散耦合的技术框架,并构建了海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在流域地表空间上,根据流域特性和管理需求,划分了283个子流域和2100个水文响应单元(HRU);在平原区地下空间上,基于15个大的岩性分区剖分出若干个4km×4km网格。通过GIS平台,建立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计算单元的转换关系。并利用1995.2004年水文气象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取得较好模拟精度。该耦合模型不仅能够支撑流域现状管理,而且可用于气候变化与南水北调工程对流域水资源影响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限差分方法,采用不规则多边形剖分,对昌马冲洪积扇区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的补给,将由现状以河水入渗补给为主变为以农灌水入渗补给为主,主要补给区由南部洪积扇区移至北部细土平原区;天然排泄量减少,人工排泄占有重要地位,地下水排泄的重心也和补给一样向北迁移;地下水均衡状况将由现状的基本均衡变为负均衡,年均收支逆差2.288亿m^3;地下水位总体持续下降,局部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4.
夏河县第二水厂水源地,位于大夏河上游河流南岸,大地构造位置上隶属于昆仑-秦岭褶皱系西秦岭褶皱带,地层较为简单,含水层为河谷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1.43m~3.44m,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卵石,厚7.58m~14.7m.勘探抽水降深0.43m~0.83m,涌水量为1229.8m3/d~2444m3/d,地下水静...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模型MODFLOW和GIS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MODFLOW源程序的角度出发,根据地下水模型计算需要的输入输出数据格式和我国GIS类数据以MAPGIS为主的特点,建立了二者之间的集成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根据华北平原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模型,结合2003年12月的实际流场以及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观测资料对模型的渗透系数、给水度和释水系数等参数进行了校正。同时进行了水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在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总补给量为493.74×108m3,总排泄量为565.30×108m3,均衡差为-71.56×108m3,为负均衡。集成了该地下水模型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更新源汇项数据库资料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实时评价,为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矿山尾矿库渗漏造成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大环境问题。本文以甘肃陇南某矿山尾矿库加高扩容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区地下水渗流模型,耦合污染物运移方程,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尾矿坝发生泄漏情况下特征污染物污染情景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对帮助企业和当地环保部门从源头上防治和管理潜在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