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构建理论模型进行三分量地震偏振分析试算,获得较准确的检波器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倾角,然后对地震响应进行坐标旋转,从而校正检波器方向。将该方法应用于跨孔井间弹性波波速测试,对实测资料进行偏振分析可知,初至P波与初至S波分别在HP分量和R分量中得到加强,不仅有利于初至起跳的拾取,还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波速资料,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更精确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天顶仪,研究一种解算CCD坐标系x轴与北向之间夹角以实现定向的方法。通过对称位置两幅星图解算得到的天顶仪旋转轴的天文坐标,与已知测站点位置真值进行运算,得到相应的切平面坐标系倾斜量。结合双轴倾角仪测量的倾角计算倾角仪X敏感轴的方位角,并运用最小二乘算法解算出倾角仪的定向角,最终解算出CCD坐标系x轴方位角而实现定向。对数字天顶仪的一个工作循环采集的数据进行解算,得到的方位角标准差σ=3.06′,CCD坐标系x轴方位角满足3σ要求,可以实现定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北京城区2001-2007年间的MODIS气溶胶产品及辅助气象数据,分析了北京气溶胶类型特性及其变化趋势,以及风速、降水与气温等气候条件对其的影响。根据AOT550-FM关系模型,将北京气溶胶分成城市/工业型(UI),沙尘型(DD),干净海洋型(CM)和混合型(MT)4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辅助气象数据,分析了气候对总体气溶胶和各类型气溶胶的影响。研究表明,受风向、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影响,北京气溶胶在5月取得最大值,北京气溶胶的主要类型为沙尘型气溶胶(DD)和混合型气溶胶(UI),而主要影响气溶胶为沙尘型气溶胶(DD)和城市/工业型气溶胶(UI)。在2001-2007年间,城市/工业型气溶胶(UI)有较明显的增长,沙尘型气溶胶(DD)则呈现为与地面统计数据相符的下降趋势,总体气溶胶和其他类型气溶胶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北京大气环境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商业综合体建设过剩,形成商业综合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本文基于微信易出行插件里面的城市热力图数据,以杭州市5个商业综合体为例,获取可以量化的热力值数据,对不同类型的商业综合体活力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发现:① 城市商业综合体布局密度、周边用地用途、销售模式、内部功能布局以及内部空间活力5个要素对商业综合体活力的影响最明显;② 商业综合体的高密度布局对其活力存在抑制作用,通过对比各个服务半径内的商业综合体的活力变化,发现商业综合体合理的服务半径应该大于1.0 km。商业综合体周边的居住用地、广场和公园用地对其活力具有增强作用,办公用地对商业综合体活力的影响较弱;③ 针对不同消费对象制定的不同销售模式,也会对商业综合体活力变化产生显著影响;④ 在公共活动空间相对缺乏的区域内,以零售为主且兼具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商业综合体比以主力店为主的商业综合体的活力更高,空间利用率越高的商业综合体活力也越高,商业综合体承担部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职能对商业综合体的活力起到了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6.
FHD地磁仪器的观测数据质量主要取决于观测数据的精度以及连续率,数据噪声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对钟祥台地磁观测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地磁观测数据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导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步骤。基于互联网爬取的企业数据,探究了江苏省1990—2020年化工类企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引入区域生长法模拟化工企业的潜在影响区,即考虑企业周边地形梯度差异所模拟的影响范围,最后分析了企业对周边水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结果表明:① 1990—2020年,江苏省化工类企业数量呈现出先快速增加而后缓慢增加再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南多北少,亲水型”的分布特征;② 企业对周边水域和水源地保护区均产生一定威胁,在2020年,江苏省超过20%的水域位于化工企业3 km范围内,接近6%的水域位于企业潜在影响区域内。此外,超过200个(5%)化工类企业位于116个水源地保护区内;③ 通过梳理文献及报道资料,发现水污染事件分布与本文所识别的重点河流(孟津河、大浦港、灌河及夹江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了识别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从化工企业的互联网数据挖掘出发,结合企业潜在影响区的模拟,能够有效识别水域影响重点区域/河段,相关研究方法可为全国化工类企业的水域影响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群特点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流行通常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目前在疾病空间聚集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中,缺少两者关联关系的探讨,以及空间尺度多集中于省、市和县域,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疾病空间聚集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以武汉市的历史肺结核数据为例,进行基于乡镇尺度的肺结核发病率数据及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11年、2013年和2015年肺结核空间聚集情况;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测肺结核发病率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探究肺结核空间聚集的成因。结果表明:肺结核热点聚集乡镇主要分布在新洲区、江夏区和蔡甸区,冷点聚集乡镇主要分布在洪山区;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人均GDP及五类兴趣点密度(医疗保健类、生活服务类、餐饮类、住宅类和农林牧渔类)为肺结核发病率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对肺结核发病率影响显著增强。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肺结核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对人群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深入理解人群对气温变化的感知特征有助于提高应对极端气温事件的预警、适应和管理水平。针对传统调查数据在样本量和覆盖度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使用基于微博的社交媒体数据来研究人群对气温感知的定量特征。研究通过建立气温关注度、敏感性和耐受性等指标,调查了中国2017年31个城市的人群对气温感知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局部变异性,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群体对气温感知的差异性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群对气温的感知表现出显著的纬度梯度规律性,纬度每下降1°,人群平均的热耐受性增强0.42oC,冷耐受性降低0.31oC,冷敏感性增强0.51;人群对气温的感知在不同季节、不同群体之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反季的异常气温更易引起人群对于气温变化的关注,青少年与女性群体对冷更为敏感;气温感知特征的区域差异性与气候分区紧密相关,温带地区的人群比热带显示出更强的热耐受性,而热带地区的人群具有更显著的气温敏感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理解大尺度上人群对气温变化感知的基本特征和分异规律提供新的规律发现与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积累了大量来源多样、结构各异的海事大数据,为了解港口城市的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综合介绍了作者近期关于如何利用海事大数据进行港口感知计算的工作,给出了一个基于海事大数据的港口感知计算框架,利用船舶GPS轨迹、船舶属性、港口地理信息和港口设施参数等多源异构海事大数据,估算出一系列反映港口生产力的指标,从而对港口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首先,利用船舶轨迹和港口地理信息数据,自动检测船舶在港口码头中的靠泊装卸事件;然后,利用船舶属性和港口设施数据,自动估计出每次靠泊装卸事件的货物吞吐量;最后,对各个港口码头的靠泊船数和货物吞吐量进行统计,从而计算出一系列港口生产力指标,包括到港船数、货物吞吐量、码头作业效率和泊位利用率等。在2011年的海事大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框架能准确地估算出上述港口生产力指标。同时,以香港为例对上述港口的生产力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基于海事大数据的港口感知计算框架在提高港口生产效率、优化海运航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博斯腾湖的面积变化趋势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迁密不可分.本文结合GIS与RS技术,利用Landsat影像和MODIS数据共2289景及JRC GSW水体掩膜产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采用指数法得出2000-2019年博斯腾湖面积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并采用... 相似文献
13.
空间数据作为一种地理现象的离散度量广泛应用于各类地理空间分析。然而,空间数据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数据的缺失,存在不完备的特性,需要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估计。现有国内外对于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空间插值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空间插值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进而探讨不同采样密度、采样分布和采样粒度对于空间插值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空间插值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采样数据的不同采样密度和采样分布,对空间数据的可插值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插值粒度,即插值网格分辨率对于空间数据可插值性的影响。最后,采用一组实际数据验证了使用信息熵对空间数据进行可插值性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4种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分析不同高度角时方位角对斜路径对流层延迟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对流层延迟水平梯度的精化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更真实地反映对流层延迟在水平方向的非对称性,有效提高VLBI解算精度,基线可重复度提高约4%,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精度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15.
游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37(4):397-402
基于球谐分析的解析积分公式,导出5种适合于大气去混频模型计算的球谐分析公式。采用无误差和加入误差的模拟大气压数据,通过“闭环”过程分析了5种球谐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基于ERA-Interim表面大气压数据,采用5种球谐分析方法计算了5组大气去混频模型。通过星间距离变率残差和累计大地水准面误差比较可知,不同球谐分析方法可导致星间距离变率残差的差距最大达0.6 nm/s。第一类Neumann方法精度最高,证明5种球谐分析方法对现有GRACE卫星重力恢复的影响可忽略;但对于未来采用激光测距的卫星重力任务,建议大气去混频模型计算采用第一类Neumann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强震仪提取P波到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导致地震到时观测信息不准确,造成Geiger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采用STA/LTA+AIC方法,提取地震P波到时;其次,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估计进行震中位置解算,抵抗P波到时信息可能存在的粗差影响.利用6次地震事件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eiger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22.48 km、均方根误差RMSE为19.44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4.1 s、RMSE为4 s;基于选权迭代法的震中估计新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12.59 km、RMSE为11.00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2.3 s、RMSE为2 s.相较于传统Geiger方法,新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提高43%,发震时刻获取精度提高50%,可有效减弱P波到时粗差对震中估计结果的影响,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刘亚静;冯郑文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23,(2):37-48
城市商业服务业合理的空间分布格局利于城市内部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对发展城市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获取便利且蕴含着空间地理信息关系。利用POI数据,通过单变量局部Moran’s I、Ripley’s K函数以及核密度估计研究分析商业服务业及其各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集聚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受影响因素。以唐山市商业服务业POI数据为例,结果表明:(1)唐山市商业服务业整体分布呈现空间正相关;(2)城市商业服务业多尺度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具有统计显著性(;3)总体空间布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心城区密集、其余区县稀疏”的特征,且不同要素的空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4)城市商业服务业总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分布的影响,不同要素受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成果有利于优化调整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提高地理信息服务价值,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品房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促使房价变动的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日益变成社会热点。以惠州市商品房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结合各种可获得的数据,通过对商品房平均售价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对影响房价分布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①惠州市房价总体上呈现出多中心分布的特点,商品房价格从这些峰值中心向周围递减;②惠州市的房价呈现空间上集聚分布的模式,商品房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是地理区位、城市规划、环境景观与房屋属性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影响惠州市商品房价的因素主要是商圈距离、公园或广场距离、物业费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计算固体潮潮汐参数的非数字滤波调和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九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9,19(1):49-55
介绍了计算固体潮潮汐参数(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的非数字滤波调和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公式和程序。选用中纬度点两年重力固体潮理论值和兰州水管倾斜仪EW分量1987~1997年期间的观测数据作试验计算,将其计算结果与维尼迪柯夫调和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数字滤波调和分析方法所得周日频段内主要波群的潮汐参数与维尼迪柯夫调和分析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别,且非数字滤波调和分析方法还有利于用时值直接研究固体潮观测结果中的长周期波信息和求解非潮汐变化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以2017年新疆精河6.6级地震为例,通过收集震中周围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地磁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帕金森矢量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计算每个台站在不同频段的帕金森矢量方位角异常,并分别将同一频段多个台站的异常结果叠加,提取和分析地震前震中周围台站地磁的短周期变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震前震中周围地磁异常时、空特征明显,均显示短临异常,通过异常综合叠加分析可以较好地估计震中方位。该研究结果对短临地震预报及防震减灾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