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新丰江水库消涨带岸坡侵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库消涨带是随水库水位涨落不时出没的库岸,坡面裸露,泥沙侵蚀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劣。本研究采用野外点定观测方法,研究了新丰江水另消涨带花岗风化泥沙侵蚀机理,实测各类坡面的侵蚀模数,估算了总侵蚀量,并把塌岸与陆上花岗岩石风化壳的崩岗和滑坡发生机理作比较。  相似文献   

2.
新丰江水库消涨带岸坡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库消涨带是随水库水位涨落不时出没的库岸,坡面裸露,泥沙侵蚀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劣.本研究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方法,研究了新丰江水库消涨带花岗岩风化壳泥沙侵蚀机理,实测各类坡面的侵蚀模数,估算了总侵蚀量,并把塌岸与陆上花岗岩风化壳的崩岗和滑坡发生机理作比较.  相似文献   

3.
滑坡碰撞作用及其岸坡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宏  靳晓光  王兰生 《山地学报》2000,18(5):435-439
研究发现,高速滑坡运动到谷底时,多数会与对岩岩坡发生碰撞,使滑体前部及对岸受撞岩体表部碎裂,形成滑坡碰撞构造。由于强烈的碰撞作用,滑体内部块体之间嵌合紧密。河流下切后,破碎但嵌合紧密的碰撞体卸荷松动,岸坡稳定性随之降低。由此提出滑坡碰撞模式、碰撞构造成分,并对其岸坡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黎识敏 《西部资源》2017,(2):106-107
文章为某古栈道边坡工程治理设计,边坡主要由坡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及风化基岩组成,其中洪积层为主要的物质组成,洪积层为边坡上部岩质边坡发生多期崩塌后经洪水作用沉积形成的。边坡因开挖修复古栈道形成了大量路堑边坡,极端气候下,局部较高陡的洪积层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选用SNS防护网对较高陡路堑边坡和坡面松散碎石进行临时支护是合理、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重庆万州的长江岸坡发育剥蚀基岩平台与陡崖,我们采用三角坡面法估计了陡崖的后退速率。采用该方法的依据是,铺垭口的陡崖下存在形成时代不同的坡面,同时该地点的地层近水平,所以我们假定陡崖的后退过程类似干旱-半干旱环境中的平顶岩屑堆地貌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前一阶段残留坡面的函数拟合,可以估计陡崖的后退距离。如将残留坡面上T3阶地的年龄近似为崩坡积的形成年龄,则计算出的陡崖后退速率大约是0.51 m/ka。这个数据表明,该地区最高的450 m的剥蚀基岩平台大约在2.3 M a前左右被长江切穿,推测2.3 M a可能是三峡贯通年龄的上限。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大型线性工程风险分析的线评价的概念。同时,结合对库区公路岸坡这类大型线性工程的稳定性风险研究,提出了库区公路岸坡稳定性风险分析的基本定义,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理论体系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也补充和完善了目前风险分析理论存在的部分缺陷。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库蓄水过程中库岸边坡的变形特征,以雅砻江某水电站库岸边坡为例,充分利用第一手监测资料进行变形分析,另外再结合Geo-Studio程序(Slope/W和Seep/W耦合)对边坡地下水渗流情况及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初期,库水向坡体由表及里、由前缘向后缘入渗,坡体变形滞后于库水位变化;随着库水位快速上升,库水来不及入渗到坡体内部,故先是库水对坡脚的压重起主要作用,坡体稳定性增大,后期库水入渗到坡体后,库水对岸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弱化起主要作用,稳定性降低;在整个蓄水过程中,坡体变形以蠕变为主。结合数值模拟和变形分析可知,蓄水会导致研究区稳定性降低,但该变化在允许变形范围内,边坡最终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叠溪地震区龙池岸坡中埋藏古沟槽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向宁  王兰生 《山地学报》2003,21(5):589-594
围绕叠溪地震区的龙池岸坡在引水隧洞施工开挖过程中多处出现沟谷相的松散堆积物这一地质现象为线索,在多次现场地质地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甚低频电磁法现场测试和RaA氡气现场测试的验证分析,阐明了龙池岸坡中埋藏古沟槽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岷江河谷近期演化特征,解决引水工程施工中所关心的地质问题;通过本次研究不仅对龙池岸坡的稳定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为类似强震区的岸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气旋的时间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利华  骆高远 《热带地理》1999,19(2):113-116
根据热带气旋的年内活动性,用新提出的等密图分析法来表示其年内出现机会最多的日期(频发期)和强度(频发值);根据热带气旋的年际活动性,用描述自然现象状态转移规律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来分析其活动趋势,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可以为热带气旋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河流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没有水的世界缺少灵动,没有河流的考卷也同样显得枯燥。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作为命题的载体,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理解,尤其是考查河流的凹岸与凸岸问题,成为今年高考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研究集体30多年来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对中国海岸研究的主要反映。他们的研究成果远不止此,但仅仅这本著作,篇幅已达500余页,插图有342幅之多。  相似文献   

12.
曾凡伟  徐刚  李青 《地理科学》2005,25(2):244-247
对重庆市北碚区的21个坡面泥石流的实地调查表明,坡度对坡面泥石流发生具有重要的控制性作用。在对坡面泥石流流域大量原始坡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各坡面泥石流的坡度服从正态分布规律。根据这一分布规律,将本区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阀值确定为三类。文章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坡度阀值与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关系,为生态脆弱区的划分、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华北山区坡地产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mulated rainfall is a valid tool to examine the runoff generation on the slope. 13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and durations are completed in a 5 m ×10 m experimental plot in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 China. Simultaneously, rainfall, surface runoff, soil-layer flow, mantel-layer flow and soil moisture are monitor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hydrographs in all layer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rise and fall. The recessions of surface flow and soil-layer flow are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mantel-layer flow. Surface flow, the main contributor, makes up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runoff in the study area. It even exceeds 90% in the cases of high intensity rainfall events. Runoff coefficient (ratio of total runoff to rainfall amount)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rainfall amount, rainfall intensity and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well ex-pressed by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function a = 0.002P + 0.1821 + 4.88Wa - 0.821.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 lag time of three flows (surface runoff, soil-layer flow and mantel-layer flow) is shown to be exponential. Then,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recession constant is 0.75 for surface runoff, is 0.94 for soil-layer and mantel-layer flow in this area. In this study area, the dominant infiltration excess runoff is simulated by Horton model. About 0.10 mm/min percolation is obser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therefore the value is regarded as the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 of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东岸的风沙堆积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风沙堆积和风成沙丘的发育在分布上服从于两条规律, 一条是地带性规律, 即绝大多数沙漠均分布于干旱地区, 或在副热带高压带及其产生的信风带, 或在温带干旱大陆中心, 另一条是非地带性规律, 即在某些非干旱区域如河流、海岸或湖泊的沙质滨岸地带, 只要有一定的风力条件也可形成风沙堆积。  相似文献   

15.
黑河绿洲坡面分异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勃  程国栋 《地理科学》2003,23(2):193-199
对干旱区绿洲的物质和能量随坡面分异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不同类型绿洲形成和演化的自然背景和农业资源组合的特点,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河流域绿洲为例,在综合分析影响绿洲坡面分异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化学性质、土壤性状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将黑河绿洲划分为高位绿洲、中位绿洲和低位绿洲等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河流域不同类型绿洲主要农作物气候适宜性随坡面的分异,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海岸风沙地貌研究的主要发展,总结了包括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发育模式、风沙运动、沉积特征、发育演变及海岸风沙防治等中国海岸风沙地貌研究的主要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问题提出了包括海岸风蚀地貌调查、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机制、波浪-海滩-沙丘相互作用、风沙地貌发育演化与全球变化以及海岸风沙资源利用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坡面植被对坡面径流和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试验,本文讨论了植被对雨水的截留和分流作用,以及坡面植被对水流入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北岸外条子泥沙洲潮沟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君  冯卫兵  张忍顺 《地理科学》2004,24(1):94-100
以苏北岸外条子泥沙洲潮沟系统为例,分析该区域野外实地测量及历年卫片,分析主要潮沟系统近20年来的动态变化。总结了潮沟系统发育演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各个主干潮沟系统摆动幅度、速率均不相同,单独潮沟系统的各沟段亦有不同的摆动幅度、速率;位于沙洲中部西大港西侧近岸潮沟系统摆动具一定周期性,其东侧潮沟摆动较稳定;潮沟摆动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沙洲潮沟系统在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具备自动调整作用,主要表现为单一潮沟具有平衡倾向性及沙洲潮沟系统整体的综合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坡面径流计算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北京市西南山区房山蒲洼两个坡耕地小区30场降雨径流资料和密云石匣示范区休闲地试验小区13场降雨径流资料,对Chu修正的Mein-Larson-Green-Ampt(GAML)、Phillip、Horton和SCS径流曲线数法4种径流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GAML和Phillip计算结果的模型确定性系数较高,Horton入渗曲线和SCS曲线数的计算结果模型确定性系数偏低。根据模型参数的易获得性,建议在北京山区,在有降雨过程资料时,使用Chu修正的GAML入渗曲线进行径流计算;若无降雨过程资料可用SCS径流曲线数进行径计算。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北京地区径流量预报和水土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20.
拟建黑山峡水库不必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国是个贫水大国, 北方严重缺水。黄河的水资源也同样如此, 一方面开发利用过度, 另一方面上游来水量持续减少, 造成了目前黄河水资源配置中的关键矛盾是水资源总量不足, 拟建大柳树灌区属严重缺水区, 需借"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解决, 而年分配量仅2亿m3, 对开发40.0~66.67万hm2耕地是"杯水车薪"; 此外, 黑山峡水库原规划设计的功能和作用已被上、下游水库替代, 显而易见, 没有理由兴建黑山峡水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