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近区瞬变测深法野外工作中,由于测点离发射源很近,所以发射极距AB和接收回线的非偶极影响存在。通过推导出非偶极状态下的均匀大地解析表达式,分析和计算出了其影响误差范围。发现发射极距AB的非偶极影响特性与理想偶极时不同发收距r的影响特性极其相似。利用该特点找出了在原有理论量板上校正AB非偶极影响的有效方法,并给出了校正系数表。 相似文献
2.
大定源瞬变电磁法矩形发射回线激发的电磁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垂直磁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表达式出发,推导出了矩形发射回线产生的电磁场表达式;然后通过Guptasarma积分和Hankel积分将这些表达式转换为时间域电磁场,求出感应电动势;最后通过模型计算来难验证其正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层状介质模型情况下,矩形发射回线中心区域电磁场的瞬变响应近乎均匀,地表低阻层对电磁场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二)——瞬变电磁场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指出了瞬变电磁场求解的几种方法,重点阐述频率域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已有的频率域的解,通过傅里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求得时间域的瞬态解。 相似文献
7.
8.
阐述了用广义逆矩阵反演瞬变电磁测深资料的方法和实际效果,重点解决大偏移距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资料的反演。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利用P.Raab和F.Frischknecht给出的中心回线装置瞬变衰减电压表达式,采用编程求解的方法来计算适用于全时域的视电阻率ρτ。这种视电阻率曲线克服了以往使用晚期计算视电阻率公式所得到的曲线,对于任何模型的左支曲线都将产生畸变的缺点,它的早期渐近线为趋于第一层电阻率值的水平直线。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磁源TEM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的计算问题。利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叠加来计算磁源TEM中心回线装置的瞬变场,均匀半空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定义了磁源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通过对二、三、四层电性断面的视电阻率的计算,并与TEM晚期视电阻率进行了对比,说明了该定义的优越性。实测磁源TEM资料的计算表明,用电偶极子的瞬变场定义的磁源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全程视电阻率较好地反映了电性断面特征,其对浅层磁源TEM探测及资料解译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对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观测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小线框中心点处激发场(一次场)强度随深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并和大定源回线进行对比;计算了小线框的关断时间,并和大定源进行对比;以实际地层为例,设定模型,计算了理论勘探深度;最后对实验线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线框观测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常规勘探要求,并在缩小浅层盲区范围和方便施工等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坑道电磁波透视中,用磁偶极发射天线代替电偶极发射天线后,测量工作速度快、效率高,经与电天线作对比观测,其效果几乎与电天线一样,同步及反射观测所获异常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6.
偶极子源是电磁法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构成更复杂探测装置与资料解释的前提,也是电磁法勘探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理论基础。从偶极子源的概念出发,导出了均匀大地表面上的主要偶极子源瞬变电磁场公式,并指明正垂直阶跃脉冲与负垂直阶跃脉冲激发的瞬变电磁场公式的异同,以加深认识。举例说明了相应于电性源与磁性源的场分量可根据电磁场的互易定理相互转换,便捷推导公式。重点阐述了由偶极子源的场强公式运用叠加原理可衍生更复杂的电磁场公式,诸如大回线源及其任意一点的瞬变电磁场公式,盘活了瞬变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回线源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瞬变电磁观测方式,它的优点是铺设一次线框,在框内和框外都可以测量,空间采样率高、工作效率高和解释精度高,特别适合高密度、大深度的面积测量。目前针对矩形源计算有两种方式,1通过面积等效法用圆形发射源代替矩形发射源;2利用水平偶极子沿矩形回线做数值积分。这里计算了两种发射装置内二次场值,研究两种发射源内二次场的分布特征,证明对于中心回线装置、大定源装置,在晚期使用面积等效方法用圆型线框代替矩型线框计算视电阻率是有效的,在早期计算会引入较大误差,需要校正。 相似文献
18.
19.
20.
双频偶极激电法在李坝金矿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坝金矿区金矿(化)体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但区内构造复杂,第四系黄土覆盖层厚,必须运用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化)体并解决断裂构造问题。根据矿化岩石与围岩幅频率之间存在明显盖异的特征,选用双频偶极激电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双频偶极激电法在李坝金矿区可直接发现金矿(化)体,并根据Fs异常的平面分布特征可推断隐伏的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