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健克立格及其在1∶5万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面的应用孟宪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1:5万地球化学测量域内不但有多母体地质体分布,而且还有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因而元素的统计分布形式一般都不符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那么用稳健统计方法估计位置和尺度是...  相似文献   

2.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及其在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先川  王世称 《地球科学》1998,23(2):171-174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集稳健统计、协同克立格和因子分析的优点于一体,可同时研究多个变量不同方向的结构差异及变化性,用该方法研究次生晕指示的结构特征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原生晕的特征,揭示其深层次信息.对团结沟金矿区次生晕分析表明:在矿产预测中矿床原生晕组合标志并不适用于次生晕及分散流的研究,本方法对大(中)比例尺次生晕、分散流与原生晕的信息转换和关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王琨  周永章  高乐 《江苏地质》2012,36(1):64-69
庞西垌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南段,是主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基于庞西垌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以Au、Ag元素含量为例,分别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趋势面法和分形方法计算其异常下限值,并圈定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3种方法计算过程及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应用于本研究区的效果,进而揭示了复杂地质背景下,最适用于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1矿区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三江北段义敦岛弧带有色、贵金属矿成矿集中区南部,成矿条件优越。而西南三江又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铜、铅、锌、银、金、锡等优势资源潜力巨大(侯增谦等,2004)。研究区地层构造线呈南北向,德格—乡城大断裂近南北向纵贯全区。区内主要出露玉树—中甸分区稻城小区的上三叠统地层,由曲嘎寺组、图姆沟组、喇嘛垭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区内岩浆岩出露比较广泛,有分布广  相似文献   

5.
能否正确有效地圈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是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对找矿效果起决定作用.传统方法多在单元素异常的基础上圈定综合异常,而忽略了异常可能由地层本身高背景富集引起.笔者引用马氏距离识别地球化学离群点的方法圈定综合异常.由于马氏距离是基于多元正态分布理论,是多变量统计方法的直接推广和应用,其全面考虑了元素均值、方差及元素间协方差3个参数,是直接针对样本的计算过程,同时也是一元方法的直接推广,所以其具有独特的异常识别功能.经各种不同比例尺和不同采样介质化探数据处理应用显示,利用马氏距离方法求得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具边界唯一、界线清楚,减少了人为圈定异常的影响;异常强度突出,指标单一,可作为评价异常的一个重要参数使用;发现矿体(矿化)的概率程度高等优势.该方法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风成砂、黄土硬壳以及下伏的膏岩层与岩屑层共同构成了浅层地表土壤的基本结构.以西北某干旱地区为例,针对剥蚀程度高且元素富集不明显的干旱荒漠区,提出了分区上异点校正法.该方法是一种建立在非常规统计学基础上的数据处理方法,直接通过某种规则将各个分区的上异点调整到统一水平上,使得每个...  相似文献   

7.
黄竞生  侯景儒 《地球科学》1994,19(3):321-328
泛克立格法是一种非平稳随机函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方法,作者将之用于处理区域地球化学探矿数据,给出被测元素的估计值,漂移植和涨落值,后者为评估元素区域北景和异常特性提供了有用信息,作者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指示克立格法对化探元素含量进行异值的分析及大于各级下限值的概率估计。  相似文献   

8.
以小波勒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确定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为Pb-Ag-Zn-Cu-Bi(铅多金属成矿组合)和Mo-W-Sn(钼多金属成矿组合),以线性方法构置组合变量F1(Pb-Ag-Zn-Cu-Bi)、F2(Mo-W-Sn),组合变量中的各元素权重根据该元素对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强度来确定;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圈定研究区两个组合变量的异常图。结果显示,根据组合变量所圈定的综合异常与研究区已知矿化地段重合性很强。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所圈定异常进行评价,确定出具Ⅰ级找矿潜力异常区3个,Ⅱ级、Ⅲ级找矿潜力异常区各2个,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波勒山地区1颐5 万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波勒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对象,利用相关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确定研究区成矿元素组合为Pb-Ag-Zn-Cu-Bi(铅多金属成矿组合)和Mo-W-Sn(钼多金属成矿组合),以线性方法构置组合变量F1(Pb-Ag-Zn-Cu-Bi)、F2(Mo-W-Sn),组合变量中的各元素权重根据该元素对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强度来确定;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圈定研究区两个组合变量的异常图.结果显示,根据组合变量所圈定的综合异常与研究区已知矿化地段重合性很强.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所圈定异常进行评价.确定出具Ⅰ级找矿潜力异常区3个,Ⅱ级、Ⅲ级找矿潜力异常区各2个,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地球化学勘查根据在不同的地质—找矿阶段中的目的、面积和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三类:(1)区域化探(或称战略踏勘性化探):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成矿远景区(带),大、中型矿田和矿床以及某些地层、构造、火成岩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所引起的省的、区域的和局部的地球化学异常.工作面积常常为数千平方公里或更大,常用工作比例尺为1:10万、1:20万或1:50万,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为2点/kM~2、0.25~1点/km~2或0.04~0.08点/km~2.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张应文  杨建辉 《贵州地质》2009,26(3):209-214,217
对1:5万高精度磁异常原始资料数据处理,进行化极、延拓计算7个不同上延高度异常,分析对比所有资料,结合地物化资料,对磁异常平面进行特征分区。又根据已知的白马洞(区内)-杉树林(区外)铅锌矿床成矿带及区内异处的铅锌、铜、锰等矿床(点)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点,圈定了8个异常成矿靶区,19个大型的浅层局部负磁异常,均为有一定找矿意义的磁异常,并推测它们可能为岩体与矿致磁异常(铅锌、铜、锰、铁)等综合引起,在岩体(浅表隐伏的花岗岩珠或岩枝)与围岩接触带、层间破碎带上,应是赋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3.
14.
从改变溶样方式和改进分析方法入手,结合样品特性,对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样品中1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进行了优化;建立健全包括“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系统;开发建设了包含7个模块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使质量管理走向信息化、规范化;通过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检验、异常点、外部监控样等内外部控制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原因查找及改进的监控体系图,建成完善的1:5万区矿调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体系,为西南天山哈拉齐地区地球化学找矿和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常婵  郭艳涛  花卫华 《江苏地质》2018,42(3):452-458
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的空间分布受限于地质背景、矿产空间分布和景观特征等因素,单元素异常图的绘制不应仅依据采样数据由计算机追踪等值线图的方法自动勾绘。传统的手工圈定方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地质约束的单元素异常圈定方法,并加入地质单元分区、地质构造等约束条件。该方法可以高效绘制出单元素异常图,并成功应用于2个实例中。  相似文献   

16.
<正>1区域地质概况拉萨幅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研究区范围:东经:90°00′91°30′,北纬:29°00′91°30′,北纬:29°00′30°00′,面积约15964 km2。地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喜马拉雅陆块,经历了冈瓦纳古陆北缘自泛非运动以来长期的沉积-构造演变,特别是受三叠纪以来特提斯洋盆  相似文献   

17.
卢青  高凤莉  张争京 《西北地质》2013,46(3):229-236
我国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以来,全国地质实验室在样品分析时对质量的控制都相当重视,除了按照相应规范进行了内部和外部质量监控外,还各自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来提高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办法的完善使得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技术水平和质量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高质量的分析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元素成图效果。从新疆哈拉奇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特点出发,针对本实验室实际和各大型仪器检出限的不同,选定了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元素的分析方法配套方案。并且对检测数据的质量监控过程进行总结,对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方式,提出一些认识和意见,为化探样品分析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地球化学元素作为成矿预测一种重要的数据源,其异常分析往往是进行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基础,也是确定找矿靶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作者以青海省大柴旦镇柴达木山南坡一带为研究区,通过开展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分析了Au、Cu、Pb、Zn、As、Sb六种元素,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并与主成分分析进行比较分析,从应用结果可以看出核主成分的降维效果更好。从异常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采用核主成分的异常区域分布更加集中,所圈定的元素组合异常与已知矿床点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利用核主成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能够较好地确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而地球化学数据是成分数据,具有闭合效应,使得数据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需进行变换.笔者采用东昆仑东段水系沉积物中11种常量元素的含量数据,通过ILR数据变换后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区结果,结合EDA法,对样品数据进行分区标准化,以标准化后的值来圈定异常.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ILR变换后的因子分区标准化方法所圈定的异常可以去除地质体中高背景值的影响,与矿床空间位置对应较好,且该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