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里散半岛位于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支接处的死海盆地中。该盆地面积大,构造简单且有下沉运动,说明它是一位张型盆地。由重力异常数据发现死海盆地可划分成沿南北延伸各约30km长的几个块体,里散半岛是其一最深的一个。一生代沉积厚度约6km,更新世沉积厚度为9km。死海盆地的拉张距离为20km,表明死海盆地的年龄约3.3Ma。里散半岛下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磁化率较高,这与区内延续的构造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正反演方法的完善,使重、磁这一经典方法在石油勘查中得以广泛应用。利用重、磁方法不仅可以研究与找油有关的基底结构、构造、断裂等地质问题,而且可以直接研究油气藏。高精度重力测量能够通过研究油水之间密度差来找油。密度、磁性界面的反演方法的完善,可使定量解释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最后列举了若干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东南部油气资源勘查区重磁异常初步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重磁异常的初步解释表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松辽盆地外围地区存在诸多中、新生代盆地,发育3条NW向深大断裂和近NEE向的弧形构造.1∶20万重力异常显示,本区中、新生代盆地边界具有较明显的梯度异常特征,1∶5万航磁异常可较为清晰地勾画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重、磁、电剖面联合反演揭示,中生代地层厚度1~4km,古生界规模宏大,厚度可达4~6km,是本区寻找油气的重要层位;古生界含油气盆地基底为志留系及更老地层;大兴安岭NE向展布的花岗岩具有蘑菇状侵入特征.通过重、磁异常联合反演,消除火成岩影响,得出突泉和扎鲁特地区的中生代基底深度1.5~4km,古生代的基底深度为2~6km. 相似文献
5.
区域重磁异常的初步解释表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松辽盆地外围地区存在诸多中、新生代盆地,发育3条NW向深大断裂和近NEE向的弧形构造。1∶20万重力异常显示,本区中、新生代盆地边界具有较明显的梯度异常特征,1∶5万航磁异常可较为清晰地勾画中新生代火成岩的分布。重、磁、电剖面联合反演揭示,中生代地层厚度1~4km,古生界规模宏大,厚度可达4~6km,是本区寻找油气的重要层位;古生界含油气盆地基底为志留系及更老地层;大兴安岭NE向展布的花岗岩具有蘑菇状侵入特征。通过重、磁异常联合反演,消除火成岩影响,得出突泉和扎鲁特地区的中生代基底深度1.5~4km,古生代的基底深度为2~6km。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集区及周边航磁、航放、重力资料的处理与综合解释,总结了钱家店铀矿集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了磁、放、重地球物理场与区域构造背景、砂岩型铀成矿地质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具有控矿意义的断裂构造F2-1、F5、Fg1等的重磁场特征分析,探讨了断裂构造与盆地基底断块升降、砂岩型铀矿化之间的成因关系。此外,应用半定量预测技术和地球物理异常信息叠合研究,指出了成矿有利度高值带突出分布的部位,并探讨了今后研究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方向。结果表明,航磁、航放和重力三者结合,可有效地指导铀矿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8.
9.
10.
勘查数据分析(EDA)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勘查数据分析(EDA)技术是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非常规统计学方法。本利用Boxplot图示,通过对山西和新疆某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以Boxplot对比为基础确定成矿有利地质体、研究异常元素组合和进行异常评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并能抵抗特高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导数计算是位场(重磁)数据处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现今大多采用Fourier变换来进行。Hartley变换是在Fourier变换基础上定义的一种实数域运算,比Fourier变换更加对称,所需的运算量更少。笔者推导出基于Hartley变换的重磁异常导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理论值之间误差小于5%,通过理论模型证明Hartley变换可替代Fourier变换进行位场异常的导数计算,且受噪音干扰较小。将Hartley变换用于位场边界识别滤波器的计算,获得了清晰的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12.
磁性勘查与磁法勘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勘查不同用于磁法勘查,两者不能完全相互取代。首先,两者发展历史不同,磁法勘查具有三百年以上的研究史,而磁性勘查只是近几年提出的找矿新方法,其次是找矿机理不同,磁法勘查是利用磁性体形成的局部磁场的异常,而磁性勘查直接利用介质磁性的差异,追踪磁性差异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实测的重、磁资料和岩石物性资料,并结合矿区地质、钻孔等资料,确定了重高、磁高为吐尔库班套铜镍矿区内识别超基性和基性岩体的标志,重磁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磁异常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利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 NVDR_THDR)技术推断了5条断裂,研究认为北西向断裂形成较早,其与研究区主体构造走向一致,北东向断裂形成较晚并将北西向断裂错断。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垂向二阶导数、化极磁力异常垂向一阶导数以及重磁对应分析结果推断了18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并研究了其规模及平面分布特征,利用重磁联合人机交互反演技术解释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纵向分布特征和规模,结果表明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规模不大。综合研究了断裂分布特征以及岩体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而且主要分布在F1、F4和F5断裂组成的区域,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与北西西向的断裂分布是一致的,推测岩体主要沿着北西西向断裂侵入,北东向断裂对岩体的分布起到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重力、磁法是寻找和圈定磁铁矿床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通过大勐龙地区大中比例尺重、磁物理场测量和异常分析,结合火山喷溢沉积—气液变质改造型磁铁矿床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磁铁矿找矿模型.并以此模型对区内圈定的重、磁物探异常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扩大了已知矿床的规模,而且发现了隐伏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19.
周绵远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2,(4)
一、什么叫导数异常重(磁)场值沿某个方向两点之差与其距离之比称作场值的变化率,当两点的距离很小时这种变化率称为导数。由这些导数值组成的异常称作导数异常。根据求导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作垂直及水平导数两种;此外还有过渡型(如水平导数求垂向导数)。根据求导次数的不同,又可分作一阶、二阶及高阶(三阶以上)导数。 相似文献
20.
<正>5四〇六队1)队伍组建与变迁1957年1月17日,三局在向三机部部长宋任穷、副部长刘杰的报告中提出组织一个东北普查队(等于两个普通的普查分队)。1957年2月16日,在北京成立三机部三局四〇六队,为三局的直属分队,在东北地区开展普查工作。同年4月,队部迁至长春市,1958年4月转迁至沈阳市。1957年2月,四〇六队设8个普查小队和一个矿区检查组。1957年12月,四〇六队扩建为地区性管理机构,高峰任党委书记兼队长,李耕任副队长。1958年4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