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六十年代初期,对吉南地区硼矿成因曾有不同认识,当时流行着内生硼镁石矽卡岩及混合岩化等成因观点。吉林局则认为是沉积变质成矿,并依此观点指导找矿,取得成效。一九六四年及一九六六年编制的“吉林省集安县高台沟硼矿地质勘探报告”中指出:硼矿的成因是沉积变质,后经混合岩化作用及其热液迭加改造而成矿。地层中硼元素的来源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一九七一年《吉林地质》第3期(当时系内部刊物)上撰文发表,文中列举了大量实际资料,论证了沉积变质成矿的特点。为向广大读者提供硼矿成因材料,现把一九七一年发表的文章重新刊出。  相似文献   

2.
高台沟硼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台沟硼矿位于吉南集安地区,含硼岩系普遍经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区域上含矿镁质岩石类型划分为镁橄榄岩大理岩混合型和大理岩型两种矿化类型,高台沟硼矿属于镁橄榄岩大理岩混合型硼矿。含矿层岩石为灰绿色和黄绿色蛇纹岩,顶部岩石为金云母、透辉、滑石岩或金云透辉大理岩,向下为金云蛇纹岩或金云白云石大理岩,与蛇纹岩成渐变关系。蛇纹岩原岩为菱镁矿大理岩和镁橄榄岩,蛇纹石化镁橄榄岩中以产出硼镁铁矿为主,蛇纹石化大理岩中主要产出硼镁石。矿石化学成分反映,B_2O_3品位变化与MgO含量正相关,高品位硼矿石MgO含量均在40%以上。硼矿石稀土总量较低,小于22.03×10~(-6),轻重稀土略有分异,不同的负铕异常,明显的铈正异常。矿石中除B外,F也明显富集,其次是Cl、Rb、Sn、Th、U高于地幔岩石,而Ti、V、Cr、Co、Ni、Ga、Ba等则亏损,而硼镁铁矿的Co、Sn、U热液元素明显高于硼镁石矿石。矿床成因属于变质热液交代富镁质岩石形成的矿床,硼酸热液交代富镁岩石及磁铁矿形成硼镁石和硼镁铁矿,也可以是硼酸热液与铁镁溶液混合形成硼镁石和硼镁铁矿。  相似文献   

3.
后仙峪硼矿区硼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GoldenSoftware公司最近出品的Surfer8三维软件包将后仙峪硼矿区钻孔及坑道资料编成含矿层B2O3含量等值线图、含矿层厚度等值线图以及底板等高线图等图件,并相互比较,综合研究,得出该硼矿区硼矿含矿层具有分带性与分段性,厚度受方向控制,矿体受构造上的转折端控制等地质特征.结合分析该硼矿区的地质成因,将该硼矿区划分为3个带,又将第3带划分出3个段作为预测区(A、B、C).基于此,将B预测区作为重点远景区,于2002年钻探验证中,在数百米的角闪质混合岩盖层下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的隐伏硼矿,即二道沟硼矿,取得了寻找隐伏矿体的重大突破,且为在该区进一步寻找隐伏硼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扩大了该区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砬子沟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小砬子沟硼矿区硼矿床的成因为层控火山沉积变质再造式矿床,严格受辽河群里尔峪岩组一段含硼蛇纹岩的控制,并受褶皱构造的影响.野外地质和物化探工作表明,该矿区具有成矿的层控性和再造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郑关春  金素芳 《矿床地质》1991,10(2):187-192
和平硼矿床属中低温热液交代型。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中型硅硼钙石矿床,可直接利用于玻璃工业。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劳村组底部砾岩中,并受其砾岩成分和构造的控制。硼质来源于隐伏花岗闪长岩体,在温度为306~120℃、pH为6.7、Eh为58.63mV的弱酸氧化环境、封闭条件下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陕西铧厂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忠 《西北地质》1996,17(1):16-23
通过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铧厂沟金矿床属于热液蚀变细碧岩型金矿床(该类型金矿床在国内外很少见),其成矿物质和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而矿床本身受断裂和岩性的双重控制。本文还简述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胜利沟-红灯沟金矿床处于南祁连岛弧带西段的团鱼山—滩间山岛弧带反"S"型构造西侧的加里东、华力西期金、铅、锌成矿带(区)之赛什腾山—布赫特山金、铅、锌、铜成矿带上,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安山熔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含钙质凝灰岩、石灰岩等。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很厚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岩,  相似文献   

8.
张艳飞 《地质与勘探》2009,45(5):549-557
辽东硼矿区层状混合岩为含硼岩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种变粒岩和浅粒岩呈整合接触而呈层状展布,在岩性上有过度现象。岩石中交代结构发育;与变质围岩相比,混合岩的SiO2、K2O、Na2O等组分均明显增加,而Fe2O3+FeO、CaO、MgO、MnO等组分明显减少,K2O/Na2O变化较复杂,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与交代作用有关;微量元素具有与围岩相似的特征,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围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变粒岩一致,具有典型的重熔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层状混合岩是变质围岩经选择重熔交代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10.
惠家沟地区金矿化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家沟金矿化区位于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东南端公馆—回龙汞锑矿带边缘。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的浅变质细碎屑岩中。受层位、有利岩性和顺层韧~脆性剪切破裂带控制。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超显微自然金包含于毒砂黄铁矿中。矿化区中除 Au 外,尚伴有 As、Sb、Hg 等元素,并形成 Au—As—Sb—Hg 组合异常。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与变顾热水的混合热液。成矿温度偏低、压力小。在矿化地质特征上,经初步研究认为类似卡林型金矿。由于该矿床多属地表工程控制,所获样品结果品位偏低,矿石中砷含量较高,且经初步选矿试验,金回收率较低,因此,矿石是否能被工业利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湖南大义山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大义山岩体为湘南地区重要的成矿岩体,不仅发现了一大批锡多金属矿床,也是湘南地区最重要的硼矿区。大义山硼矿床受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等控制。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为硼矿主要赋矿层位。富镁的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富含硼、氟的大义山花岗岩体是成矿母岩,广泛发育的节理裂隙是容矿构造。该矿床成因为典型的七里坪式矽卡岩型硼矿床。  相似文献   

12.
13.
金厂沟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叙述了金厂沟梁金矿围岩和岩浆岩的含金性、构造控矿条件、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指出该矿为岩浆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辽东硼矿床赋存于辽东古元古代的镁质火山-沉积地层中.矿石与含矿岩系具密切的交代继承关系:(1)矿石与含矿镁质岩石具交代继承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2)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主要受含矿岩系岩石的控制,在混合岩化弱的含矿岩系中,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含矿镁质岩石相似,而在混合岩化强的含矿岩系中的矿石与混合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相近;(3)辽东的硼矿床的形成是在混合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含硼成矿流体交代镁质岩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对辽宁省宽甸县花园沟硼矿床的研究中,发现了硼铝镁石,它与遂安石、袁复礼石、硬石膏等并生,产于硼矿体中.硼铝镁石是一种比较稀少的硼酸盐矿物,为此,对其进行了矿物特征的研究.硼铝镁石为黄色,粒状;晶体形态呈短柱状和权状,类似于橄榄石的晶体形态,弱多色性、Ng-淡黄、Np-近于无色;折射率Ng=1.7076,Np=1.6708,Nm=1.6962;-2V=54°,H=6-7,VHN100=1215kg/mm2;D测=3.50.化学成分除Al和Mg外,其次是Fe2+和Fe3+,且Fe2+>Fe3+晶体化学式为: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nma,a=9.893(6)A,b=5.076(4)A,c=4.335(3)A,Z=4.成因分析表明,硼铝镁石富Al、Mg、B,经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湖北省郧县青木沟钒矿床矿区地质背景,通过对该矿床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矿石类型、矿石成分等进行分析总结,较具体地讨论了钒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从本区古地理环境、矿物共生组合和元素赋存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生物化学沉积变质改造型钒矿床。  相似文献   

17.
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百胜 《矿产与地质》2001,15(5):311-314
通过矿物包裹体、硫同位素组成氢、氧、碳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红花沟金矿床为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型黄铁矿-石英脉型矿床,矿床具有多期改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慢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石岭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论述了石岭沟金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石岭沟金矿属沉积—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03-107
桦树沟铜矿是镜铁山矿区与铁矿共生的铁铜矿床,其产出受后期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动带共同控制。主要矿石类型有含铁碧玉岩型和蚀变千枚岩型。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矿床形成于近陆地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来自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矿床成因属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