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此次民主战争内原子弹之成功,以及最大能源之获得,唯铀是赖。虽将来是否有其代用品,未能断言,惟就目前而论。铀之原料,?诸铀矿莫属。 相似文献
3.
右江流域\"2001.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01年7月2~9日,右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了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为历史所罕见。对右江流域本次暴雨的成因、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形成及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六方锑钯矿产于我国西南Y蛇纹岩体底部接触带的贯入型硫化镍矿矿脉和岩体下部浸染状硫化铜镍矿石中,此外还见于该岩体内的大理岩夹层的矽卡岩化部位,形成矽卡岩型矿石。六方锑钯矿主要产于磁黄铁矿粒间,或包含于黄铜矿、磁黄铁矿内,少数产于磁黄铁矿与紫硫镍矿间。该矿物还产于我国东北、华北一些硫化铜镍矿床中,分布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5.
旬阳锑汞矿田成矿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大明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8,7(5):289-293
旬阳锑汞矿田位于陕南旬阳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汞矿基地之一。该矿田以公馆及青铜沟矿为主,还有香竹沟,大槽,大寨子,砂铜沟,竹筒沟,马鞍寨、马家沟、回龙、洛河、高花沟等矿床(点),矿区面积达280km^2。本研究区锑汞的成矿受宁陕-旬阳-山阳大型帚状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中、下泥盆腔白云岩,灰岩中,锑汞矿化受构造带制约,成矿类型属沉积再积型,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6.
2021—2022年,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北矿的接续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在北矿的老矿山矿床和童家院矿床发现了Ⅳ号锑矿体,均为层间破碎带中的锑矿体。经分析,在老矿山矿床实施的钻孔ZK3001见2层Ⅳ号锑矿体,第1层平均品位4.23%,真厚度3.30 m;第2层平均品位1.30%,真厚度2.00 m。在童家院矿床实施的钻孔KZK01401见1层Ⅳ号锑矿体,品位3.96%,真厚度1.03 m。研究表明,Ⅳ号锑矿体受断裂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矿体产于NE向F72和F3断裂下盘的棋梓桥组硅化灰岩和层间破碎带中,单个矿体以透镜状、侧羽状、扁豆状产出,具有尖灭再现的特征。断裂下盘矿体走向NE-SW,倾向NW,倾角60°左右;层间破碎带中的矿体走向NE-SW,倾向SE,倾角20°左右。龙口冲砂、页岩段及棋梓桥组中的薄层页岩是Ⅳ号矿体富集的有利屏障,具有“断裂构造+有利岩性+屏蔽层”的控矿特征。在锡矿山北矿首次发现的Ⅳ号锑矿体能够直接开发利用,既能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又对研究锡矿山深部构造与矿体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将棋梓桥组划为锡矿山的第二成矿空间,为该区下一步接续资源勘查找矿明确了方向,有望扩大锡矿山北矿(锑矿)矿产资源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右江盆地裂陷期和坳陷早期的沉积物提供研究区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与流体.成矿物质与烃类在盆地流体中沿以二叠纪生物礁为核心的断层、浊积岩及不整合面组成的三维输导体系向盆地边缘及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运移.由于烃类物质与盐水体系密度的差异,使烃类物质与成矿物质差异聚集于不同的圈闭中形成流体藏.流体矿藏的破坏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的直接原因.构造活动、风化剥蚀及流体压裂均可导致流体矿藏破坏,其中燕山构造运动是该区流体藏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亦是该区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本文从盆地流体运移、演化的角度证明,该区古油藏是盆地裂陷与坳陷阶段流体聚集的产物,而矿床则是盆地挤压抬升阶段流体藏破坏、流体散失的结果.研究成果表明,金矿与油气是同一盆地流体在其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这对在盆地中寻找相同类型的金属矿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9.
10.
位于\"滇-黔-桂\"接壤处的右江盆地中发育大量的金、锑矿床,金、锑相互伴生,具共生分异特征.然而,金、锑之间的成矿联系和成矿过程异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萤石作为热液矿床中广泛出现的脉石矿物,前人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用于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右江盆地中的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时代以及围岩蚀变特征,是研究金、锑共生分异的理想对象.因此,本文选择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展开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旨在揭示金、锑矿床成矿过程的差异.萤石矿物化学及阴极发光(CL)研究显示,晴隆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稀土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特征,第二阶段呈\"中稀土(MREE)\"富集,第三阶段沉淀的萤石基本继承了第二阶段的稀土元素的配分特征,但∑REE更低.整体上,随着成矿过程进行,三个阶段萤石∑REE随着成矿过程逐渐下降,且均伴随Ce的负异常.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萤石稀土元素也呈右倾特征,第二阶段萤石呈MREE富集特征,整体上与晴隆萤石大致相似.不同阶段萤石Y/Ho、La/Ho、Tb/Ca和Tb/La图解显示,锑、金矿床中成矿早阶段和晚阶段萤石具有不同成因特征.其中,成矿早阶段萤石主要为热液充填成因,成矿晚阶段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随着水/岩反应加剧,大量围岩组分进入流体形成晚阶段萤石.同时,这一过程导致成矿流体pH的逐渐升高和稀土元素总量的逐渐降低.综合分析认为,锑成矿流体为酸性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促使碳酸盐岩围岩溶解形成大量的萤石;同时成矿环境pH的增高和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辉锑矿大量沉淀的原因之一;而金成矿流体呈弱酸-中性特征,去碳酸岩化作用不彻底,形成少量萤石并伴生大量白云石,有利于大量含金黄铁矿的形成.通过对已有的锑矿床中辉锑矿及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研究数据统计发现,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呈MREE富集特征可能是大量辉锑矿对轻稀土元素(La)的富集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文中研究了金矿带中盖层、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金的丰度,阐明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控制作用,并深入讨论了热液成矿阶段中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温度、pH、Eh、压力、矿化度、含盐度、硫氧逸度及稳定同位素)。最后得出其成矿作用为“双混”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湘中金、锑矿床区域控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是湖南省重要的金、锑矿产地之一。断裂构造及岩浆热事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断裂构造及岩浆热事件对金、锑矿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构造体系分维值大的地区,金、锑矿产出较多,矿床规模也较大。岩体之岩凸或岩凹等热力集中场所,是金矿产出的有利部位;锑矿床皆分布于高古地温区。区域地层岩石中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前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是主要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4.
15.
副硫锑钴矿是硫锑钴矿(CoSbS)的一个同质多象变体。1970年由卡布里(L. J. Cabri)等人发现于加拿大安大略州,他们对该矿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及X射线粉晶分析等研究。测得该矿物属斜方晶系,a=5.764,b=5.952,c=11.635,空间群为Pbca,Z=8。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茶山矿开采状况及历年存留极薄锑钨矿脉的资源情况,以及采用坑木假底顺路天井削壁充填采矿法对存留下来的平均厚度在10cm的极薄锑钨矿脉进行回收的实践经验,对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资源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